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中国画都书画网_简谈中国画中的书画结合
 

中国画都书画网_简谈中国画中的书画结合

发布时间:2019-01-18 03:48:39 影响了:

   [摘要] 中国画和书法就像两株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连理树,枝干相通,环抱相生,生生不息。书法用笔的融入使得“笔迹”在中国画中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味,可以生动体现出作画人在绘画作品时的心境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以书入画 书画同源 骨法用笔 笔墨
  
  古人说:“笔以立其形质。”中国画的形象构成,线条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而线条的变化基本上是由于笔法上的不同。以书入画,将书法的审美精神和笔法原则渗于绘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独一无二的特色,也是与西方绘画最大的不同。中国画和书法就像两株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连理树,枝干相通,环抱相生,生生不息,在现代书画中联系会更加密切。
  由于书法用笔的融入,使得“笔迹”在中国画中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味。以书法用笔入画指的是“书法意味”的用笔,书家的画从笔墨着力,作画似作书,在线条中追求形式之美而不在意造型的准确和结构的完整,注重的是个性的发挥,行气与顿挫的交集。以书入画,是取线的形式美和表现力,用线表现立体,不是真实的视觉效果,是线的穿插、转折、前后关系的交待所表现出来的线条透视,给以线与线、形与形的联想。
  李苦禅曾说“画至为书为高度,书至为画为极则”。书法的至高境界,同样出现“画意”。书与画皆为“心画”,即由心观―心灵的表现,性情的流露。
  一、以书入画的历史
  以“书法入画”在六朝时即为人注意,直到了唐代以后,水墨画的出现才使得书与画之间更进了一步。“书盛于晋,画盛于唐、宋,书与画一耳。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文人画诞生后,“书画同源”说强化了中国画线条的独特性与独立审美价值,并且一直延续直今,这样中国画的线条和西方古今绘画的线条才有本质上和形态上的明显差异。
  唐代的张彦远最早提出了“书画用笔同法”,他总结的陆探微作一笔画,精利润媚,新奇妙绝,是借鉴了王子敬的一笔书;吴道子曾“授笔法于张旭”。因而,他得出结论:绘画的好坏“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宋元以后,文人画家由于对于笔墨的重视,水墨写意画已很盛行,又从新的角度强调了书画同源的观点,其用意在于强调绘画用笔本身独立的形式趣味和审美意义。这个时期,文人画家进一步提出把书法与绘画联系起来,其中以赵孟�实践的最为彻底。其《秀石疏林图》卷后自书一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历史上还有一些画家表达了自己对书画关系的看法。柯九思画竹子时曾经曰:“画杆同篆法,画枝同行草,写叶同八分,鲁公笔法也。”清朝的戴熙在其《习苦斋画絮》中指出“作书如作画者得墨法,作画如作书者得笔法,顾未可与胶柱鼓瑟者论长短耳。落笔如作草隶而适肖物象曰画。故作字曰写,而画亦曰写也。”这些都充分道出了书法和绘画的关系。
  二、“骨法用笔”与书法的联系
  “以书入画”被认为是绘画用笔的基本功。书体中的提按、顿挫、疾徐、裹散,讲求骨法、粗细、浓淡、干湿、刚柔、滑涩、中锋为主的审美特征,成为中国水墨画用笔的基本规范要求。
  谢赫对“骨法用笔”作出了详细论述。“骨法用笔”中的“骨”字强调用笔在传统中国画表现形式中的重要性。这为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画提供了界定的形式原则。中国画的线条用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绘画中线条,也不是简单的转折、顿、挫、浓、淡、干、湿,而是具有文化情感的中国书法的用笔法度在中国画中的体现,是有“笔性”可言的,是中国画艺术家把握作品气韵生动的关键,讲究笔墨法度和笔性就成为中国画历来审美的要求。
  “笔性”是中国画艺术家在创作中,笔墨表现呈现出的内在血肉和情感的文化属性。如雄浑、劲健、豪放、高古、冲淡、疏野、清奇、飘逸、旷达、沉着、典雅、绮丽、空灵、腴润、遒劲、隽秀等是中国画艺术家文化气息的反映,直接关系到中国画艺术家的学养和思想问题。“笔性”问题是体现中国画中“气韵生动”最具体的表现形式,是最有生命力的。所以,中国画家在艺术实践中研究“骨法用笔”问题,是对中国画本质性问题的研究,而用笔的问题与书法的用笔一脉相承,故书法与中国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对“书画同源”说的不同观点
  中国绘画与书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于“书画同源”说近现代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以潘天寿等艺术家的书与画一定同源说(多数美术教材都支持这种观点,这里就不在多说了),还有台湾著名的艺术家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提出的“书与画并非同源”的观点。
  当代艺术家徐复观先生则认为,谈到绘画,应该首先打破传统的“书画同源”,或书出于画的似是而非之说。彩陶文化期的花纹,多彩多姿;青铜器的花纹,威重神密;但两者皆系图案的、抽象的性质,反不如原始象形文字之追求物象。一直到战国时期,才有一部分铜器上的狩猎、动物的花纹,带有活泼的写实意味。有这种古代食物的考查,可以说明我国的书与画完全属于两种不同的系统。由最早的彩陶花纹来看,这完全是属于装饰意味的系统;它的演变,是随被装饰物的目的。由甲骨文的文字来看,也完全是属于帮助并代替记忆的实用系统,所以一开始便不能不追求人们所要记忆的事物之形。等到约定俗成之后,便慢慢从事物之形中解放出来,以追求实用时的便利。文字的演变,由便于使用的这一要求所决定。所以,文字与绘画的发展,都是在两种精神状态及两种目的中进行。
  书画是指事象性的,旨在追摹物象,因而事发比绘画更具有写实性。书法内容是文学性的,形象是抽象性的,功能是抒情性的,没有任何能像绘画那样表现物质形象与属性的能力,所以它是纯精神性的。所以说,书法并非同源,而是书画结合,在工具和技法的关系上,也可以说书画相通,而书画同源的含义属于另一范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有所含混。
  我们不妨认为,“书画同源”与“同源同体”说日渐为学者所质疑。中国书画均是中国文化历史的产物,其生成和发展始终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思维,也必然受到民族地域性工具材料的给定。
  四、继承与发展
  中国画的基本功是书法,只有掌握好书法用笔用墨这两关,才能谈得上以书入画。“书境同于画境。”“研究书法的空间表现力,可以了解中国画的空间意识。”“在书法里,点线既是造字材料,又是抒情手段。是形式、又是内容。”中国画特别是写意画便直接借鉴了书法这种表现手段。
  中国画的“笔墨”亦即是书法的“笔墨”。“笔墨”是中国书画的根本,放弃了数千年累积演进的“笔墨”传统,亦即放弃了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在不同文化多元价值共同展现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今天,具有民族性的艺术无疑是独特而珍贵的。中国画画家和书法家对“书画同源”作进一步的认识,将会对继承传统的“笔墨”以及创造性地运用“笔墨”大有裨益。任何无视这个事实的所谓“创新”都背离了中国画和书法的本质。把书法入画、画入书法这件事做好、做活才是中国画和书法由传统迈向现代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传席.山水画史画[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95.
  [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565.
  [3]梅墨生.现代书画家批评[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498.
  [4]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8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