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谈谈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处理策略】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与策略
 

【谈谈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处理策略】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与策略

发布时间:2019-01-19 03:45:24 影响了:

  这几天,闲来无事,翻翻报纸,读到《文汇报》上题为《江阴有个“不开发区”》,顷刻眼前一亮,身为初中数学教师的我感慨颇多,经常与同事闲聊,总埋怨现在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这也不懂,那也不懂,又不自觉,与前几届学生没法比,在数学教学上要讲的东西太多,恨不得上课提前几分钟,下课延迟几分钟,老师教得太辛苦,回头看看学生,学得也太痛苦。一种无奈,一种心酸……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们再来看看:江阴的“不开发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设立的目的一方面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在不改变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子孙后代留下未来和长远的发展空间。再想想我们初中数学老师是不是也该采取一些“不作为”,真正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呢?我认为这完全有必要。
  我们应做到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讲或少讲:学生能够通过自学或探讨的知识不讲或少讲;大量重复的练习不做或少做:这就好像“不开发区”一样,“不开发”不等于真的不开发,同样初中数学教师的“不作为”不等于真的不作为,它应该是另一种作为,另一种开发方式。那末,初中数学老师应该有哪些作为呢?我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应该做好课堂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是导演,而不是主演。本人依托课堂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感受:
  一、进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思维开始于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置问题,把数学知识蕴藏于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生活、社会问题中,进行情境教学。如在讲抛物线的应用时,引入《水浒》英雄驾小船过桥孔的动画片,提出问题,在短时间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并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及其他一些教学手段,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对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发掘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去发展和应用数学,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的真实体验。
  二、加强互相督促,培养自主习惯。并不是每位学生学习都是非常自觉的,同学、老师、家长的及时提醒,有时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的形象、家庭的文化背景、班级的学习氛围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以自己的良好形象对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起督促作用,其次要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如果家长重视教育。孩子就会对社会上的正确舆论产生积极的响应,对不良的现象进行抵制,这就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另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督促,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而言,也应该刻意去培养,这往往能起到学生间的互相制约、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传帮带作用。
  三、适当放纵课堂。促进交流合作。一堂课堂纪律很好的课,不一定是一堂好课,那有可能是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作为数学教师应该适当放纵课堂,让学生敢发言,有机会提出对数学问题的不同见解,让学生说出心中的疑问,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才会持久而深刻。但是,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要把握一个度,切不可让学生讨论问题时偏离太远,做到能放能收。只有在课堂上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师生间的对话与沟通,让学生多说多做,学生才能喜欢你的课,才能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曾经带了两个班,一个班课堂纪律很好,但学生很少发言;另一个班,课堂纪律似乎不好,但学生却踊跃发言。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最终的教学效果却是后者远远好于前者。也只有这样,你才能从学生的回答和讨论中,发现学生智慧的光芒。
  四、及时加以肯定,合理考评学生。初中学生有许多天性,如模仿、好奇、善于思考,但有时也会做事冲动,不计后果,这时教师切不可一昧地去指责而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应当肯定学生成功的一面,给学生以成就感。如课堂上,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可能每一位同学都回答得很好,这时应及时肯定回答中好的一方面,同时指出欠妥之处,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学生的天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要好好地加以保护和利用。在教学时,合理考评学生,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是大有裨益的。及时赏识学生的闪光行为,对于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培养学生正直健康的人格,也是大有帮助的。在操作时,可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已取得的成绩具体化,通过作业或试卷上的微型评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我们初中数学老师要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光有愿望和责任是好事,但也要讲方法、讲艺术。只有真正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多去思考一下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把数学课上好、上活;只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做好学生的引领者和引路人,数学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开心菜园”,才能像“不开发区”一样,为孩子保留一片“原生态”。才能为孩子的未来,留下长远的发展空间。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