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加快推进历史学科素质教育转型浅探]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是
 

[加快推进历史学科素质教育转型浅探]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是

发布时间:2019-01-24 03:46:13 影响了:

  历史记载了过去发生的事实,是对人类发展过程的转述,而作为一门学科,历史学科则是通过阐述这一过程,引导受教育者认识过去,认识世界,认识人生,以发挥历史的借鉴和教化功能。历史学科的这一本质要求决定了历史学科在知识体系、结构功能和教育功能等方面的独特性。因此,单纯的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不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内容是通过历史教学活动,开阔学生的历史人文视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品质。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由传授应试型教学向素质创新型教学转变,突破原有的考试评价模式,加快建立适应当前要求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转变,首要问题就是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历史教学观念,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其次,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而改革历史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改革学科考试评价体系是推进、实施创新教育的有力杠杆。在此,笔者就如何深化中学历史素质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历史教学观
  
  实现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转变,首先要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的价值观念,树立科学的历史教学观。历史学科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在于通过向学生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体现历史认识过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价值意义。历史教学活动是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和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尤其是掌握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即能够全面地、辩证地、客观地、历史地、发展地认识社会事物,认识他人和自我。树立起正确的历史教学观,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前提。只有充分转变教师的历史教育理念,更新历史教育观念,深刻领会素质教育对中学历史教育活动的要求和精神,努力用现代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历史教学观,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对此,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历史教师要以科学历史教学观为指导,努力挖掘历史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用现代教育理念服务历史教学活动。一方面要加快更新历史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历史教学观,加强素质教育理论学习,摆脱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努力按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要积极把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师生双方的交流互动,着重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树立科学的学生观,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由于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科能力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必然的。针对这一现实,教学活动中就要求教师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和评价学生。学生差别的产生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但是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学好历史的基础和潜能。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能通过学习历史,学到观察事物的方式、方法,增强认识事物、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学好历史。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对一名教师来讲,教不教得好关键的一点要克服所谓优生、差生的错误观念。教学活动中既要求重视优等生的培养,也关注“差生”的教育,根据学生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的不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评价都应分层次区别对待,使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智能都得到充分开发。对待“差生”,教师要更耐心、更体贴,通过自己生动的讲述、细致的分析、耐心的引导和热情的鼓励,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学好历史的信心。教学方式上讲求灵活多变,课堂上有意识启发他们回答一些较为浅显的问题,多给他们表扬和鼓励。同时课后多与他们谈心,征求他们对历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做他们学习上的朋友。
  
  三、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过程不是预先规定好的教育目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教学过程。应试背景下强调教学内容,而素质教育则强调教学过程的转变,重视开展哪些方法和让学生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
  笔者认为,优化课堂教学策略首先是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精讲精练。精讲精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一种有效教学思想。“精讲”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师生双边活动和学生双向活动,且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教材的重点,用精练的语言,准确地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认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精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精选适量的、有层次的例题、习题,指导各层次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积极、主动的训练活动,使之深入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其次,教学课堂策略上要从突出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向突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转变。只有当学生对获得知识本身产生兴趣时,才能引发其认知、求知的愿望。因此。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和谐的历史教学场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从学生受众心理出发。突出学生心理需要,克服以往教学中以教师讲述为主和让学生当配角的弊端,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要围绕“学”做文章。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安排,把学生的学习真正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
  
  四、改革历史教学方法,创新历史教学形式
  
  要适应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要求,在加强观念转变的同时要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使之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
  首先,充分应用现代技术,深化历史多媒体教学体验
  多媒体教学引入中学历史教学是对历史教学方法的一大创新。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于一体,创造了一种很好的课堂氛围。教学实践证明,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课堂印象,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进多媒体教学一方面有效地增强教学直观性,突出教材重点,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另一方面,各种媒体合理组合应用,促进了学生的感官感受,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而要将多媒体教学运用好,这就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知识更新,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其次,注重史料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笔者认为史实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学历史教学中,由于历史教育的特殊性,学生对历史事实、历史规律的理解掌握存在着一个间接的再认识过程,对学生来讲。历史是通过教师间接性转述而获得 的。由于认识上的偏颇,历史教学过程当中往往过分强调了学生对某种历史性结论、权威性解释的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对这些结论、解释得出过程的考察,这就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制约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拓展,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背离。作为一种历史思维方式,历史学科教学是以史料教学为基础和前提的,教材中一系列史事和说明这些史事的史料,构成了历史思维的源头,离开了具体的史事、史料,历史教学就成为无源之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历史教育的直观性,加强史料教学是最为有效的手段。通过史料教学可以有效地增强教学的真实感、历史感,使历史教学富有时代气息。
  
  五、淡化成绩考评,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传统的中学历史学科评价体系往往只注重学生某一方面的考评,而忽视了对学生整体性、综合性评价,其评价的缺点和不足非常的明显。一方面过分地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把对学生的整体性考评简单地等同于考核分数,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评价方法的单一性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地强调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把考试与测验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形式,影响对学生的全面认识。在这种考评背景下,无法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简单地追求分数,以分数高低论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笔者认为,素质教育背景下,历史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法,在淡化对学生学习成绩考评的同时注重对其学习过程评价,进一步完善对学生考核的整体性、综合性,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考核方式。一是淡化学生分数与评比,把考试分数与学生考核成绩相脱离,学习评价上采取等级制度,设立A、B、C、D几个等级,考试分数只作为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测试参考,降低考试分数在学生年终考评中的分值,还原考试的诊断性、发展性功能。二是突出学生在考核中主体性地位。学生是考评工作的对象与目标,原有的考评体系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影响,这是不科学的。学生是考评体系中的核心和主体。因此,在考核上,应当改变原有的教师学生二维评价模式,在教学评价活动中开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引入家长评价,从而建立起对学生综合性考评,促进各方沟通与交流。三是注重考评的激励性,从学生的教育心理分析,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激励性考评体系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在考评过程当中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其自信心,同时通过考评引导学生认识其进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促使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从多方面积极进行历史教学改革,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进而提高其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作为历史学科教育的直接施行者,深化历史学科素质教育也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的责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