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现代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育探讨] 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育探讨] 现代艺术

发布时间:2019-01-24 04:05:50 影响了:

  时代的车轮已经驶入2l世纪,由于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革新,艺术愈发变得新鲜和多样,“现代艺术”这一概念也渐为我们所熟识。简言之,“现代艺术”就是某种特定的前卫艺术,它的主要特征是:1.突破了传统审美的范畴,弥合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2.具有轻技巧性,其创作不完全依赖于特定的媒材或艺术家熟练的技法:3.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之中,诸如美术展览、杂志、网络、社区等。可以说,现代艺术在表达内容生活化、材料技法简单化、存在环境多样化等诸多方面自有其贴近生活的平易特质。我们没有理由也不可能忽视它们的存在。
  美术教育对当今艺术发展的新形态――现代艺术应持何种态度呢?方法大多逃不出这二者:被动地规避和主动地理解。前一观点认为,现代艺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存在一些负面的、消极的东西,中学美术教育对应该学习的经典性内容尚且无法完全涵盖,又怎么能够把这些不确定的,甚至是有碍学生身心成长的内容纳入到美术课程之中?无可否认,现代艺术中存在靠标新立异而哗众取宠的“艺术家”,诸如一些低劣、媚俗、暴力、附庸风雅,甚至反道德、反人性等的恶意之作。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其引起的负面效应可想而知。鉴于此,索性将现代艺术拒之美术教育门外,这确实不失为快刀斩乱麻的果断之举,但是,仅仅这样就够了么?
  传统中学美术教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偏重于美术史中的一些经典性内容,有关新鲜艺术形式的内容较少。诚如尹少淳所言:“往往能进入美术课程中的美术内容,也基本上是有一定‘历史’的。比如,我们对美术作品的介绍常常是那些所谓盖棺论定的内容,连西方现代美术也大多局限于20世纪上半叶的作品。”[1]依笔者观之,20世纪下半叶至今,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可谓异彩纷呈,其中诸如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一些新鲜的艺术形式,由于其自身造型语言的新颖性与独特性,相信也会更为中学生所好奇甚至质疑。所以,尽管现代艺术发展历程短,质量也良莠不齐,但我们有必要将其中一部分合适的现代艺术资源纳入到中学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选择范围之内,让我们的学生借此来审视当今艺术的纷繁现状并由此认识到思想和生活的多样性。
  鉴于以上考虑,笔者以为,就中学美术教育对现代艺术的态度而言,主动的理解胜于消极的规避。但是,如若考虑将其作为课程内容引入美术课堂,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它满足了学生的什么需要?抑或说它能够达到一种怎样的教育功效?以下,笔者结合现代艺术的一些具体特征来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一词在心理学中是这样解释的: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对此,笔者以为,兴趣的产生首先是源于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并非像我们常说的只是局限于一种功利性目的的需要,而是一种积极的、渴望了解的心理倾向。
  这种“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表现为一种求知欲,即一种对所要学习内容特殊的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所要学习对象认识的过程中去。那么,好奇心又缘何而来?心理学家波尔林指出,人有一种“认识的好奇心”(即Epistemic Curiosity),这种好奇心源于遇到新信息与原有知识之间的不一致所导致的观念冲突。[2]波尔林的言论对于我们探讨课堂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富有理论意义的。可以说,只有学习对象具有某种程度的新鲜感或陌生感,才会引起学习者的注意。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赖于教师给学生呈现一种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景。
  可以说,新异性正是现代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和传统绘画艺术的区分度显而易见:从表现内容看,现代艺术关注的是我们现实的生活,其展示、传达、传播的生活事件或价值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抑或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从造型语言来看,它讲求的不再只是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而可以重复与扩大、拼贴与挪用、置换与重组,从艺术创作使用的材质方面来看,它们不再是传统的颜料、纸张、画布、石块,而可以是一张老旧的照片、一件破旧的衣服、一匹马,甚至是我们的行为本身……
  由于现代艺术这些新异的特性,相信它更容易给学生呈现一种问题的情景,从而使之形成一连串的疑问或者是渴望了解的冲动。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短暂的直接兴趣可以进一步转换变为持久的学习动机,从而引领着学生展开对当代艺术造型语言、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的深层认知。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现代文化心态
  “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是美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课改认同于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可以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形成一定的人文精神,进而涵养一定的人文情感。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毋庸置疑,美术课程中的经典美术作品由于经过了历史的筛选,更有助于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感、坚定的信念、积极的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但是,作为文化学习的美术课程仅仅囿于传统文化、传统美术的学习够么?为什么不可以关注多样的现代艺术以及由此而展现的丰富的现代文化呢?
  毫无疑问,我们的生活已不同以往。如果说文化即人的生存方式,而文化模式是一个包括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的综合体[3]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正在接受着新文化的沐浴:数字电影、卫星电视、网络传媒等一系列新鲜的名词正在像魔方一般组合着我们每日的生活,它们涉及人类思想、意识、物质、制度、风俗等一系列的文化方面的深度变革……
  转而观之,现代艺术的价值也就在于其“当代性”,它植根于我们时代的文化,反映了我们时代的经验。范迪安就认为:“‘现代艺术’所体现的不仅只有‘现代性’,还有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艺术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4]照此说来,学生对现代艺术的理解,必须从整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来加以认识,而现代艺术内容融入中学美术教育也必将有助于学生借此窥探现代文化之整体风貌。同时,现代艺术的创作时间距离我们较近,所以,尽管比起经典艺术它缺乏时间的检验,但也正因为此,现代艺术所展示、传播的生活事件、价值观念才与我们的生活更为贴近。反观传统美术教学中的内容,由于其“经典性”,人们可以很熟悉其外在所呈现的题材、表现风格或形式以及有关艺术家的奇闻逸事,但由于其创作年代的久远,这些经典性艺术品早已脱离了其所赖以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艺术家个人真切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这很容易使教师流于相关背景知识的讲述,而漠视学生基于时代经验和个人体验的独特的、丰富的认识和感受,经典艺术也可以因此而很陌生。
  这里有一点需要申明,笔者并非凭借以上原因攻讦艺术教育中关于“经典性内容”的教学,毕竟,因为它们经过了历史的沉淀与积累,往往更能唤醒学生崇高的审美体验。然而,万物既有其长,亦必有其短。单就艺术内容所反映的生活经验来看,现代艺术内容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研究并不是排斥传统艺术的“非经验性”,而只是因为传统艺术内容尽管熟悉,但这些艺术内容较现代艺术更难于被理解,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现代艺术的实践相比,似乎不是那么的显而易见。可是,学生和现代的艺术家们却共同分享着同一种经验,没有一点差别。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赞成将现代艺术内容引入中学美术教育并不意味着必须否认、排挤传统美术教育中“经典艺术内容”的教学,二者只是各专其擅而已。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0世纪末,由科技的发展所导致信息革命的进一步深化,正在急剧地改变着人类信息获取的方式,文字已不再是文化传播的唯一载体,以网络、电视、电影为主的可视化影像媒体已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有数据表明,网络已成为青少年获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途径)。然而,人们在感受着图像科技所带来的真实与便捷的同时,图像反过来也在影响着人们对文化的选择。譬如,“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举凡艺术、电影、电视、摄影、纪录片、广告、漫画等,以及其他各种视觉文化产物,诸如日常生活物件、服装时尚、都市景观等,都在以各种视觉影像向社会大众进行价值观的传输。”[5]其中不乏一些负面的影响,“图像恶搞”便是其一。在这里,没有思考、没有批判,有的只是粗俗消遣或“娱乐至死”的可笑宣言。对此,艺术教育除了在使学生增加涵养、陶冶情操、传承文化、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发挥其作用之外,兴许还应该做些什么。
  美国艺术教育家艾斯纳谈到了在艺术教育中教会学生思维的必要性:“我们要求孩子不仅要知道事实,而且要了解事实。或许还不够,还要能用形象的、综合的、批判的方式思考问题……我们知道,学生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将生活在校外的现实世界中,在这个世界里,不可预见的、偶然性的因素与使人困顿的未知事物交织在一起,充塞于其间。这样,曾经在学校适用的那些生活程式很难再得以奏效,甚至根本用不着了。”[6]艾斯纳提出的“知道事实”“了解事实”“思考问题”三个关键词显然有别于我们传统艺术教育中“教会学生认识XXX”“指导学生XXX的方法”“欣赏XXX的作品增长XXX的知识”类似的教学目标表述方式。艾斯纳强调的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而是要对其进行主动获取。笔者以为,这是一种需要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过程,它包括了对信息的调查、选择、评判及反思等一系列的心智过程。
  思维止于答案而起于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懂得问问题。这有赖于我们对以往以确定性内容为主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松绑”,赋予其一定的弹性空间,少一些“定论”、多一些“问题”。教师应让学生有机会、有空间考虑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认同所谓的权威定论。然而,我们的传统美术教科书中则充满了太多确定性的内容,尹少淳就曾这样谈到:“从现实上看,我们的课程内容的确是确定性太强,没有多少思维的空间,学生似乎只需要记住确定的知识,而无须进行更多的思考。举例说,在我们美术鉴赏课程中,就有许多结论是给定的,如‘维纳斯一直是西方女性美的典范’‘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等等。”
  笔者以为,现代艺术的不确定性因素恰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载体。在这里,艺术的形式规范、价值意义不一定等同于美术馆中的精致艺术。譬如对“什么是艺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中的材料”“艺术与观众的关系”“艺术的价值”等涉及艺术本质的话题,学生在观看现代艺术作品时,自然可以进行个性化、多角度的个人诠释,而不是限于约定俗成的观点或知识。在这里,没有教科书的既定认识、没有教师的权威介绍。基于这种开放的讨论空间,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轻信、不盲从,而更容易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去鉴别、去批判。
  
  结语
  现代艺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现代性。比起经典艺术,它缺乏时间的检验,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现代艺术展示、传播以及所传达的生活事件、价值观念才和学生的生活有着近距离的接触,甚或就是他们的生活本身。同时,现代艺术还具有不确定性的特质,艺术不再遵循着一种既定的风格化特征,艺术创作的方法与途径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艺术与观众的关系在发生深刻的改变,艺术家所扮演的角色也在产生转变,“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尽管现代艺术创作如万花筒般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在艺术反映生活、艺术植根于文化方面它们却殊途同归。
  凡此种种,我们似乎可以窥探到美术教育一片崭新的天地――由于现代艺术比较新鲜,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它的不确定性,学生可以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甄别、自己判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由于现代艺术反映了时代的文化,美术课程中的文化才真正得以鲜活而富有生气,学生也可借此滋养一种现代文化心态。笔者始终坚持着这样的教育理想:在这样的课堂中,现代艺术可以是手段,为的是让学生了解艺术发展的最新形态,从而能够正确评价纷繁复杂的艺术现状;现代艺术更可以是载体,鉴于此,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以极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人格得以彻底呈现。
  参考文献:
  [1]尹少淳.走进文化的美术课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59.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427.
  [3]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4.
  [4]范迪安.中国当代艺术亮相巴黎[J].中外文化交流,2003(4):26.
  [5]郭祯祥,赵惠玲.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黄壬来主编.艺术与人文教育[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326.
  [6]埃略特,W・艾斯纳.艺术教育的内容草案[J].何旭鑫,唐斌,译.中国美术教育,2000(5):42.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教育学院艺术系
  (责任编辑:王敏)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