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感动:触摸言语生命的体温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 感动:触摸言语生命的体温

发布时间:2019-01-25 04:44:25 影响了:

  语文教学不能没有感动。优秀的作品都是活的生命体,让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中学习,才能真正触摸到这一“言语生命”的体温,唤醒、诱导和激发学生的言语潜能、个性、情感和心灵,上出语文课的“精气神儿”,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一、激发“感动”,让学生敞开心扉。
  
  感动,打开了一扇外部世界信息进入心灵的门扉。在教学中,这种打开是在教师巧妙地把学生引入文本世界对作品进行感悟鉴赏时开始的。此时,学生会暂时卸下原有的“自我”,用自己的心灵“接近”作品的生命世界。教师的使命就在于驱除各种影响学生鉴赏的干扰,努力营造“感动”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敞开心扉与作品进行“对话”创造条件。
  如学习《特殊的葬礼》,一部分学生对“一位总统给一条瀑布举行葬礼”疑惑不解,认为没有必要,小题大做。这种认识显然与文本格格不入。此时,我将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塞特凯达瀑布往日的旺盛和当今枯竭的图片和资料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在今昔对比中边读边看,并联系实际说说身边破坏环境的行为。这时,学生与作品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与作品的感情迅速交融了。感动,这是比落实课文知识点更为重要的情感熏陶,可以给学生打下受用终生的“精神的底子”。假如学生不能与作品进行情感交流,不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接近那些伟大的情感和心灵,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那么,学的那些肤浅的文字符号和技巧又有什么用?
  
  二、激化“感动”,让学生加快吸收。
  
  感动,就是对“言语生命”产生一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撼。感动,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是被作品具体的感性形象如人物、情节、情景等所吸引,从而沉浸在作品的意蕴之中。其实,这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入乎其内”――沉浸在作品的感性描写之中。感动所产生的“热”,会使学生对作品更加喜爱;感动所形成的“力”,会促使学生对文本的吸收更加迅速;感动,会使感觉更加细腻敏锐,思维更加灵活深刻,想象更加丰富多彩,创造更加积极主动。这种进入,对学生来说就是“吸收”。实际这不是单纯的吸收,而是主客体之间双向甚至多向的交融渗透。
  如学习《我的油布伞》一文,文章情真意切,字字含情,歌颂了母爱子、子敬母的世间真情。一位教师是这样导人的:“同学们,人世间最真最美的爱就是母爱,母亲虽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平时在一件件朴素而又平凡的小事中无时不折射出母亲的伟大和高尚,令我们感动不已……这篇文章讲的是怎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呢?”接着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边思考:“这里哪个情节让你感动,你有过类似经历吗?从中你还学到了什么?”因为文章浅显易懂,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学生都能找到“母亲熬夜织布聚钱”的情节最让人感动,又能联系一些自己的事例。另外,在一遍又一遍有感情地朗读中,文章的语言、情节等很快被吸收,同时本文倒叙的叙述方法,以及人物饱含深情的对话等都在感动之余深深地印在学生头脑中。
  
  三、激活“感动”,让学生精神成长。
  
  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像阳光照耀着心灵一样,使人感到十分舒服;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像雨露滋润心田一样,使人感到十分润泽;每一次深深的感动,都像拨动心头的迷雾一样,开辟一条通向智慧的坦途。这是因为教学中的每一次鉴赏,都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鉴赏的技巧;每一次鉴赏中的感动,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心灵震撼一下。每一次感动,都将在作品内化的过程中,不断超过原有的自我,铸造一个新的自我,实现新的生长。所以,没有“旧我”的融化,也就没有“新我”的出现。
  如学习《海伦・凯勒》一文,不只是要学生接受“学习海伦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种口号式的结论,而是让学生在自然而然地感动之中不断地掀起情感的波涛,把学生“置入作者的视界中去”。学习时,我先是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海伦的生平资料,以了解她的不幸遭遇,然后抓住两个典型事例:“海伦学盲文”与“海伦学说话”,引导学生品析重点词语,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体验,并将自己在“挫折和失败面前的表现”与“海伦在困难面前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行对比,体会海伦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又带领学生观看《海伦・凯勒》电影,看后引导写观后感。这时,海伦的生命形象便鲜活地跃然纸上,学生在感动过程中不断倾吐、吸收、内化、整合、充实自己的生命内涵,成为其生命新的生长点。
  
  (作者单位: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