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让习作之花绽放在教材的原野上
 

让习作之花绽放在教材的原野上

发布时间:2019-01-28 03:43:40 影响了:

  内容摘要:教材不仅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宝库,更是一方肥沃的原野。我们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个宝库,扶好我们手中这根赖以支撑的拐杖,让学生的习作之花绽放在教材的原野上。   关键词:模仿 借鉴 运用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教材实质上是一部作文宝典,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本教材,扶好我们手中这根赖以支撑的拐杖,让学生的习作之花绽放在教材的原野上。
  
  一.让习作之花在模仿中发芽。
  
  小孩说话是从模仿开始,歌手学艺是从模仿开始的,练曲唱戏也是从模仿开始的。那么,学写作文为什么就不能从模仿开始呢?我国文学大师写作就曾在模仿中获得新的启迪:鲁迅先生正是模仿了俄国果戈理的《狂人日记》而写下了我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并开创了日记体小说的先河;郁达夫受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影响写下了巨作《沉沦》;此外郭沫若、王蒙等大作家,都有模仿别人的写作经历。
  新教材是从成千上万篇的优秀作品中挑选出的精品,并且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深受学生喜爱。更重要的新教材是提升学生写作技巧的不朽典范。如语文版初中教材中的《小巷深处》、《回忆我的母亲》、《春》、《海燕》、《鲁迅自传》、《乡愁》、《陋室铭》、《天净沙・秋思》、《背影》、《永久的悔》等课文在写作方面都能给我们的学生提供有力的帮助。让学生在模仿中起步,学生下笔写作就不难了。学生通过模仿都能很好地提升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只要让其品尝到写作带来的喜悦,学生的习作之花自然会在教材的原野上生根发芽。
  
  二.让习作之花在借鉴中的孕育。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由此看来,借鉴对我们生活有着重要作用。选入教材的课文就是学生写作最好的铜镜,有着巨大的借鉴作用。而新课程的教材在编排过程中已有意识的将同类课文编成一个单元。这除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同类文体阅读方法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借鉴该类文体的写作方法,从而让学生的习作之花在借鉴中的孕育。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要先确定每篇课文让学生借鉴的写作技巧,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贯穿,并明确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借鉴应用,还要把此借鉴点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分点,贯彻到学生的习作中。
  例如在《背影》这一名篇中,我让学生掌握叙事性散文的特点后,便要求学生学习朱自清先生在叙事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和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有学生写下《一声叮嘱一份幸福》优秀习作,其中的语句:“这时,我愣住了,那时我大概才上四年级,或许只惦记着自己,竟丝毫未能顾及父母的感受。现在想来,我可真该打呀!”这不正是借鉴教材得来的精华所在吗?
  又如余光中的《乡愁》让学生领略到新诗的魅力的同时,还使学生尝到写诗的甜头。“小时候,母爱是一颗小小的糖果。含在嘴里,甜在心里。长大后,母爱是一声轻轻的叮咛,听在耳里,暖在心里……”这些不正是在教材的原野上含苞待放的花蕾吗?
  
  三.让习作之花在运用中绽放。
  
  语文教材为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学生从教材中学到了宝贵的写作技巧。但值得注意的是模仿、借鉴不能等同于抄袭。以教材为例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灵活运用,自主创新。然而学生习作离开了自身生活就失去了灵魂。我们要把模仿中学到的技巧,从借鉴中得到的启示加上自身生活积累,全部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并持之以恒地练习,让理论联系实际,最终让习作之花美丽绽放!
  作家茅盾曾经指出:“我们身边应该时时有一支笔、一本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一样地敏锐,把你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因此教师要坚持鼓励学生“有感而发”,随时把感性见闻上升为理性认识。我们要求写随笔就是要求他们把生活中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既可让学生抒发情感,调适心情,又可积累题材,让考场作文能写真事抒真情。而写随笔就是一个运用从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酝酿新思想的过程。并在这过程中,将生活引入作文,作文才会显示生命的灵动,作文教学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心甘情愿地发自内心地写,才会体会到写作文的乐趣。因此语文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感知到的材料,融化于从教材中名家的语言风格和各类文体的写作特色的理论中,启迪他们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挖掘,善于运用,就能让习作之花在运用中绽放。
  总之,教材是不仅一座资源丰富的宝库,更是一方肥沃的原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耕耘虽艰苦,但没有含泪的耕耘就不可能有含笑的收获。只要我们在这一方原野上不断模仿、借鉴和运用,定能让习作之花绽放在教材的原野上。
  
  练凯,广东省高州市沙田中学教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