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重识一颗枣等】一颗枣
 

【重识一颗枣等】一颗枣

发布时间:2019-04-17 04:33:14 影响了:

  重识一颗枣 韩胜  7月14日上午,在农十四师四十七团六连职_T胡如付的枣园里,塔里木大学植科院院长郑德明和他的助手正指导该团农业技术员和承包户喷洒石硫合剂,为提早防治红枣黑斑病作准备。
  近年来,农十四师和塔里木大学实行产学研合作,为农十四师种植红枣的团场职工进行红枣种植、病虫害防治、红枣储藏保鲜加工等方面的指导,精心打造农业产业化科技平台。
  胡如付告诉笔者:“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去年我的58亩红枣收入30多万元,还在团部买了房子和小汽车……”目前,在四十七团,像胡如付这样靠科技种枣致富的职工已有1000多人。
  “2002年,团场号召大家种红枣,我也抢着报了名。前四年,由于自己没有经验,种植和管理技术都比较落后,没赚什么钱。自2008年开始,我的58亩红枣园变成了钱罐子。原因就是我实施了科学种枣,对挂果枣树采取了树体整形、拉枝等一系列措施。”说起团场推广的红枣管理技术,胡如付满脸喜悦。
  为进一步提高红枣质量和产量,2008年,四十七团大力推广了“树开心、枝拉平、精细管、肥平衡、无公害、质先行”提质增效管理技术,建立了二连、四连、六连等6个标准园示范点,示范面积1万余亩。
  实施新技术管理后的枣树由于树体变低、旁枝减少、光照充足、营养供应相对集中,红枣结得多,结得好。去年,该团红枣产值超3000万元,红枣的产量和质量都创了该团历史最高和最好水平。
  “与前几年相比,一颗红枣的价格也由不足0.5元,涨到了现在的2元。这与‘昆仑山和田玉枣’的品牌价值和科技运用是分不开的,科学种枣让我尝到了真正的甜头!”胡如付乐呵呵地说。
  (作者单位:农十四师四十七团)
  重识一个番茄 李新玲
  “小郭,看你家番茄的长势,今年你又是咱们连的番茄状元了。”7月13日。农二师二二三团六连几个种植番茄的职工,在郭立三的番茄地头上唠着种植经。去年,郭立三种植的番茄单产达到8.56吨,60亩地净赚了7万多元。
  郭立三今年30来岁,是二二三团六连的普通职工。2006年,他从甘肃老家来到六连承包土地。番茄种了五六年,年年拿钱,大家都说他运气好,而他明白,他的致富全是因为育苗移栽技术的运用。
  育苗移栽技术是近年来兵团实施的一项重大农业技术,二二三团近些年的实践证明,育苗移栽是实现“团场增效、农业增产、职工增收”目标,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应用育苗移栽技术,可延长农产品加工期,优化作物的品质,还可以提高农作物单产,增强抗灾能力,进而提高职工收入。近些年,二二三团应用育苗移栽技术种植番茄的职工平均纯收入都在2.5万元以上。
  2006年,郭立三承包了30亩番茄,他自学种植技术,并积极参加团、连举办的技术培训班。田管中,他严格按照种植技术要领加强管理,尤其是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遇到不懂的就请教技术人员。当年,他种植的番茄就带来了3万多元的收入。
  近年来,二二三团开始拓展番茄产品产业链,开发出番茄晒干产品。头脑灵活的郭立三早就作了打算,他选种的番茄品种,不但个头大且匀称,适合晾晒,而且采取早熟品种与晚熟品种搭配种植,错开了番茄采摘高峰期,缓解了用工紧张的状况,也解决了酱用原料采收不及出现腐烂浪费的难题。郭立三种植的60亩番茄,60%都晒了干,晒干番茄每吨带给他150余元的纯收入,加上交售给酱厂的,粗略计算,年收入不低于10万元。
  郭立三告诉笔者:“以前许多需要人工干的活现在都被机械代替了。大棚育苗移栽技术给我壮了胆子,以前一个人最多管30亩地,现在一个人管理60亩地轻轻松松。”
  说起未来,郭立三满怀信心地告诉笔者:“比起辣椒,现在种植番茄相对稳妥一些,
  因为团里有番茄酱厂,还有番茄晾干厂。只要严格按照科学技术措施进行管理,作物产量就有了保证。”
  (作者单位:农二师二二三团)
  重识一朵棉花 李兵强
  7月15日,站在自家棉田里看着桃铃满枝的喜人景象,农五师八十六团十三连职工丁武奎脑海里已经有了一幅银海茫茫的喜人图景。
  2011年,丁武奎种植的74.7亩棉花,籽棉总产达到37吨,当年纯收入7.6万元。谈起植棉获得高收入的诀窍,丁武奎说,除了自身努力,还得益于团里实施的节水滴灌技术。
  1994年,丁武奎从河南省夏邑县来到八十六团十三连,承包了21.4亩荒地。由于地势不好,种植经验不足,春季浇水,跑冒渗漏情况严重,浇的地旱处旱、涝处涝,到年底亏损挂账2800元。丁武奎没有泄气,他开始学习生产技术,不断积累植棉经验,从亏损挂账到持平增盈,丁武奎走过了很长一段路。
  2000年,丁武奎承包种植了74.7亩的棉花。也是这一年,他在棉田中运用了节水灌溉的技术。到年底,丁武奎种植的棉花,籽棉平均亩产达到了350公斤,比上年平均亩产足足高出了100公斤。光水费每亩节约近200元。
  当年,丁武奎植棉收入3.5万元,一举摆脱了贫困。从2003年起,丁武奎已熟练掌握了节水滴灌技术。他种植的棉花,籽棉平均亩产突破400公斤大关。从那以后,他每年的植棉纯收入都在六七万元以上。
  近年来,兵团大量运用如喷灌、膜下滴灌、长势遥感监测、机采棉等科技植棉技术。如今的棉花生产早已插上科技的“翅膀”,产量连年增加,滴灌植棉覆盖面也不断扩大。
  2010年,丁武奎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说起这件事情,丁武奎说:“先进的植棉科技改变了我的命运,滴灌植棉解放了我的双手,富裕了我的生活。”
  (作者单位:农五师八十六团)
  重识一个瓜 杨光秦 景招宏
  农十三师淖毛湖农场是远近闻名的哈密瓜生产基地,这里生产的哈密瓜以其特有的香甜爽口,深受消费者喜爱。瓜香时节,国内外客商络绎不绝。
  2010年,淖毛湖农场另辟蹊径,探索出一条“发展有机,创建精品,以精品品牌统领市场”的经营模式。当年,基地就荣获了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磴记证书。“天山娇”牌哈密瓜连续获得第八届、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产品称号。在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农业科技与哈密瓜“邂逅”的结果。
  7月15日,淖毛湖农场一连职工朱晓琴忙着给条田里的哈密瓜打权、压蔓。1997年,朱晓琴承包了农场的土地。当时的土地是荒地,芦苇多、盐碱重,虽经过数年改良但效果并不明显。“那些年,产量上不去,质量上不去,收入自然也上不去。”朱晓琴叹息着回忆道,但她对农场“科技兴农”政策深信不疑。
  直到2006年,淖毛湖农场建立有机晚熟哈密瓜生产基地,情况才开始好转。2010年,农场提出建设“有机哈密瓜精品园”。
  “有机哈密瓜精品园”对土壤、水源等产地环境有严格要求:为运用园地选择技术,需对园区土壤、水、大气环境实行动态监测;需运用肥料堆制技术,施用有机肥,利用沼液沼渣等新型肥料;需运用种子的引种、生产和处理技术,选择适于土壤、气候、抗病性强的哈密瓜品种。
  面对如此高的要求,朱晓琴没有退缩,并在自己的条田进行实验。“园地选择技术”、“肥料堆制技术”、“滴灌自动化系统”等科学技术的推广,让她对种植哈密瓜充满希望。
  为了解决水源紧缺难题,朱小琴安装了节水滴灌自动化系统。该滴灌系统通过监测水压力可诊断出滴水、漏水等问题,实现了电脑控制系统自定义组灌模式,完全脱离人工值守。
  随着哈密瓜精品园建设的不断深入,淖毛湖农场职工收入逐年提高。仅2011年,职工种植的哈密瓜每亩增收500元,1.8万亩瓜地就增收900万元。2011年,朱晓琴承包的150亩地实现销售收入近70万元。
  (作者单位:农十三师淖毛湖农场)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