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京剧演员谈元【再谈京剧进中小学校园】
 

京剧演员谈元【再谈京剧进中小学校园】

发布时间:2019-07-11 03:48:52 影响了:

  【内容摘要】2008年教育部公布“在北京、广州等10省市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京剧进课堂通过几年的实施,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践证明京剧进课堂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此举大大丰富了中小学音乐课的内容,在时下流行文化泛滥的关头,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
  【关键词】京剧 校园文化 素质教育
  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我国的戏曲音乐是民族音乐成就最高和最丰富的表现形态之一,京剧又是戏曲音乐之精粹,让青少年从小就接触民族音乐之精华,有利于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然而2008年2月教育部公布“在北京、广州等10省市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并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各年级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到目前为止,可以说一直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音乐课在中小学教育中只不过是素质教育的点缀,其实际地位在高考升学的压力下正日益边缘化,学校常年开设音乐课都没培养出多少学生认识“多、来、咪”,现在却寄希望于新增的京剧课不太现实。也有人认为京剧中的生、旦、净、丑的唱、念、做、打表演程式都复杂、细腻、繁锁,要学习和欣赏京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无疑是给对学业已不堪重负的中小学生们更大的压力;有人认为京剧的传承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有人认为通过京剧课可强化民族意识,提高艺术修养……众说纷纭。笔者通过走访多所小学发现,京剧进校园的实施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京剧进课堂的意义
  通过京剧进校园的实施,在时下流行文化泛滥的关头,此举无疑提升了学生们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被称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凝结了无数戏曲艺术家的心血,融会贯通了各种姊妹艺术的优秀成果。然而随着社会上各种艺术形式的更加丰富多彩,京剧观众也在无可挽救的日益老化,尽管各界文化人士都在大声呼吁要拯救我们的国粹,但不久的将来京剧艺术将面临着找不到生存空间的窘境。在人们都呼吁来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之时,京剧进课堂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此举大大丰富了中小学音乐课的内容。京剧艺术是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我们只有继承和发展它,才能保存我们民族的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在青少年精神成长过程中,中华民族传统的京剧艺术将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政策一出台,10个首先推广的省市积极响应,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局面。
  笔者曾对试点之一的广州市属部分中小学进行了走访,通过走访部分学校和对一些音乐教师的电话访谈,了解到目前广州有的市属中小学在京剧进课堂的实施方面搞得很有自身特色,比如广州市47中学成立了戏剧社,聘请京剧专业人士作为定期辅导教师,47中学的京剧进课堂到目前已成为学校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该校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由此带动了一大批兄弟院校进行京剧进课堂的教学尝试,使得广州市京剧进校园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播变得热闹非凡。河南省并没被列入十省市之中,但政策出台后,河南省很多中小学音乐课中也加入了京剧唱段。笔者曾走访过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他们2008年3月已把京剧引入课堂,一名二年级女生说到她们班同学有女生唱京剧《红灯记》中唱段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男生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边唱边表演,有时还穿上特定的服装,同学们都兴趣很高。
  对于有人认为“学习和欣赏京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其实原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中就有京剧的内容,这次只是使原有的京剧份额增加,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连贯更加系统,但音乐课的总学时并没增加。京剧走进中小学课堂是在整个教育界实行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进行的,把京剧纳入中小学原有的音乐课程中,使学生仅仅从感知的层面了解一些京剧知识,欣赏些京剧名段,使学生通过对京剧名段的欣赏,切身感受到民族艺术的真正魅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各年级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从课本上得到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这对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开展艺术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重大意义。
  二、京剧艺术进校园潜在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兼容并收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感受人类一切的优秀文化,培养广阔的文化视野。然而随着社会上各种艺术形式的丰富多彩,人们一谈起艺术教育,想到的都是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却忽视了代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戏曲艺术。我国的戏曲艺术绚丽多姿,剧目更是浩如烟海,据统计,中国有戏曲剧种300余种,被称为“国粹”的京剧艺术,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了解作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对提高学生素质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修订过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学校的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此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京剧进课堂,为孩子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京剧文化的耳濡目染让孩子们得到了传统文化最好的滋养,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提高了对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确定的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各年级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从教育部规定的15首京剧经典唱段的顺序中,我们也可感受到教育部推行素质教育的良苦用心。15首京剧教学曲目分别是:一年级《报灯名》,二年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三年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甘洒热血写春秋》,四年级《接过红旗肩上扛》《万紫千红分外娇》,五年级《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猛听得》,六年级《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你待同志亲如一家》,七年级《儿行千里母担忧》《猛志在胸催解缆》,八年级《趁夜晚》《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九年级《智斗》。15首京剧经典唱段样板戏占多数,且是从简单的念白到较难的唱腔,这样设计是使学生便于理解。有人说样板戏是“文革”时期的东西,不宜提倡,“文革”时期样板戏的出现对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是一种摧残,那时传统戏曲、歌剧都在舞台上销声匿迹,这是历史的悲剧。但由众多艺术家用心血浇灌的8个样板戏,也使京剧唱腔艺术达到历史上的巅峰。样板戏用京剧表现现代题材,语言通俗易懂,并且汲取了传统京剧的精华,它唱词美,唱腔更美,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欣赏、感受京剧的魅力,培养孩子对京剧的兴趣,从而循序渐进地让孩子们理解京剧更深刻的内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京剧进校园让青少年从小就接触民族音乐之精华,有利于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情,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京剧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和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被称为“国粹”的京剧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里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精华和载体,是立国之本。传统艺术教育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之一,在青少年精神成长过程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无可置疑的作用,因此可以说京剧进校园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注:本文为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重点课题(2011—JKGHAB—0097)《民族音乐与河南农村校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相关成果]
  参考文献:
  [1]戴嘉枋.样板戏的风风雨雨[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5.
  [2]庄永平.京剧唱腔欣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徐城北.京戏之谜[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4]石呈祥.京剧艺术[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5]李日星.中国历代艺术大师[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