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语文课堂上不能缺少琅琅的读书声】 对老师课堂教学的评价
 

【语文课堂上不能缺少琅琅的读书声】 对老师课堂教学的评价

发布时间:2019-01-19 03:46:32 影响了: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而这种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才能实现。《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验品味。可见,朗读作为语言实践的重要方面,应当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朗读不仅能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增强语言感受能力,而且对写作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充分说明了朗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一篇词汇丰富、语言精彩的文章,如果能反复朗读,熟读成诵,书本上的语言就会变成自己活的语言。成为自己的语言储备。写作文时,这些语言储备就会自然而然涌上笔端。我们古人凭借诗文吟诵,能出口成章,口若悬河,下笔有神,造就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实践证明,许多语文功底深厚的人,无不得益于少年时代的多读多背。宋代著名的大文豪苏轼每天朗读《汉书》等作品,为他日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小时候博学强记,背诵了大量的名文佳作,这为他后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取得伟大的成就打下了深厚的根基。那么,怎样进行朗读训练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范读,提高范读水平。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初中语文老师。必须拥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课时。教师给学生范读课文,更能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讲到父亲在车站跨过月台给“我”买橘子。我用深情的语调范读了这一段,把父亲由于年纪大身体胖、爬月台时艰难的动作、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深挚的关爱。声情并茂地读了出来,此时有的学生竟情不自禁地泪光闪闪,沉浸在父爱的感动中。很显然。我的范读已经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他们已经和文中的“我”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深深理解了父子之爱。可见。老师的范读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第二,朗读时要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指导他们把字音读准,把握好句子的停顿、重音和语调。在准确流利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掌握语音技巧,做到声情并茂,全身心投入,表达出鲜明的感情。该激昂处就激昂,该委婉处就委婉,该悲哀处就悲裒……随着课文内容需要,变换不同的情感。这样才能让学生把自己对文章的深刻感悟和文章中的情感融为一体。例如,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郑愁予的《雨说》两首诗时,由于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前者抒发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情壮志,读时,音调要高昂激越,读出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后者是表达老一辈对儿童的关心、爱护的。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读时。语调要轻柔、温和。读出老一辈对下一代的美好祝愿。理解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读时就可以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了。
  第三。朗读要注意逐层提升。课堂上初读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正误识别与判断的能力。让学生认识语言,利用具体的形象思维从感性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章的结构材料和词句。这就为学生的思维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体会情感奠定了基础。第二步朗读可结合学生初读时候的直觉,抓住一些典型词语,引导他们仔细揣摩。品味和推敲其中的妙处,力图使优美的文字,传神的标点,变换组合的句式、句型等诉诸学生的听觉、视觉。使之赏心、激趣、动情。这一层面的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读悟相融。读中穿插体验、讨论,通过阅读、理解和朗读感悟。使学生与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形真,情切,意远,理蕴,尽在其中,并落实语感积淀,得到情感提升。
  第五,课外朗读也很重要。除课堂上加大朗读的分量外,课外朗读也不容忽视。老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篇章结构和遣词造句方面都堪称模范的文章来朗读。此外,举行朗读比赛、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课外活动,创造出良好的朗读氛围,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精辟的分析、恰当的点拨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朗读的作用,而贬低讲析研讨的作用,应该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讲析的基础上重视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对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总之,在朗读训练中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情发于心间,又能溢于言表。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该重视朗读训练。(作者单位 山东平度市何家店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