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_对数学复习课有效性的思考与探索
 

_对数学复习课有效性的思考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9-01-30 03:56:21 影响了:

  复习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然而,长久以来,复习课的低效率、高负担成了不争的事实。由于缺少必要的效率意识。常常导致许多不合理的教学现象:一、复习目标模糊化。在复习课中很多老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凭着经验讲课。凭着感觉讲课。二、复习过程机械化。很多老师以练习为主,讲练结合,形式单一,热衷于死记硬背、题海大战,不仅没有发挥复习课的应有作用,反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三、复习内容随意化。有的教师就直接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依次讲解。根本就不研究习题编排的意图,学生也就跟着教师的“引导”,浑浑噩噩地完成复习。
  如何切实有效地来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效率,联系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明确全面的复习目标是指引复习方向的罗盘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以前的复习课关注的是知识点,是结果,是让学生会做题,会考试。作为有效的数学教学,我们不仅应当十分关注如何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应高度重视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应突出强调数学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性。显然,这也就十分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在这里倡导的“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不应被理解成“数学复习教学对于考试的有效性”。
  意识决定行为,明确了教学的目标,教才有了意义,才有了指南。
  
  二、有意义的导入是扬起学生学习欲望的帆
  
  复习课的乏味从何而来,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的心底感受不到对复习的需要,为什么要复习,那是老师的安排,教材的安排。如何在一上课就让学生产生对复习的热情、感受到复习的意义呢?下面几则案例的操作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1、水到渠成式
  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多媒体显示)介绍风筝比赛的规则:风筝比赛通常规定用30米长的线。比风筝放飞的高度。按国际风筝比赛规则,必须把手中的风筝线一端固定在地上,这时风筝线和地平面就形成了一个角,测出这个角的大小就可以比出风筝放飞的高度。
  师:从刚才介绍风筝比赛的规则中,你想到了哪些几何知识?
  生:我看到了线和角。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平面图形中有关线和角的知识。
  从风筝的比赛规则引入复习内容,对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自然进入对角和线相关知识的复习。
  
  2、抛砖引玉式
  课一开始,老师就出示了一则日记:
  今天早上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便拿起17米长的牙刷。挤出了1立方分米的牙膏开始刷牙,接着喝了250升的牛奶、吃了一个40千克的面包。然后就背起了2000千克重的书包,走了300千米的路程。来到了56平方分米的教室,开始了20小时早读。上午上了三节课,体育课上老师带来了一只60吨重的足球,我一脚踢出了10厘米。踢得真过瘾!
  学生在哈哈一笑间。感受到合理使用计量单位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复习计量单位的需要。
  
  3、单刀直入式
  如“数的整除复习”一课,老师直接揭示了课题:复习数的整除的有关知识。
  师:数的整除这一单元有哪些知识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了很多概念,发出感叹:“太多了!怎么复习呢?”
  生:我们可以把这些概念整理一下。
  师:这是个好主意,要不,我们来试一试?
  数的整除这一块的概念繁多,正因为如此。学生自主地产生了自主整理的想法。
  
  三、有效的引领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驱动力
  
  数学复习课,绝对不是单单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在新课标的精神下。我们明了:数学的学习从本质上讲。是使学生的小聪明逐步提升为大智慧。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与交流。在复习课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去伪存真――信任学生是对学生最大的帮助
  在复习课上,老师大多会有一个知识梳理的环节。以下是两个简单的课例比较:
  课例一:《比和比例的复习》
  师:什么叫比?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如:0.3:0.7。
  师:下面复习什么?
  生:求比值。
  师:比值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求比值?
  生:(略)
  师:接下来复习什么?
  生:比的基本性质。
  师:谁能说说比的基本性质
  ……
  课例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
  步骤一:分组合作,自主整理。
  师:对于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请大家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步骤二:全班交流,建构知识。
  同样都是知识梳理,前者是变相地讲授,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进行着所谓的自主整理复习,却丝毫也没有学生一展身手的机会,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发展无从谈起。而后者,教师则充分信任学生,把知识梳理的自主权下放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讨论、合作完成。虽然学生的整理有的地方不尽完美,但是其间却闪烁着他们的灵动思维,他们用心思量过,仔细揣摩过,认真思辨过……这种体验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他们完成的。最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地完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知识体系。无疑,课例二的梳理,是一次成功的,有价值的行为,因为,知识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复习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形成的最终结果,更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鼓励他们用图、表等形式把对知识的理解表达出来,引领他们关注知识点的衔接和学习思路的连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这样,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将获得更全面、更丰富的知识、积累更多的学习体验与方法,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2、以质取胜――重视习题开发是对学生最好的呵护
  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题海战显然也能达成目的。但它却是以牺牲学生的宝贵时间与精力为代价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却永远不是题海战能达成的。那么,复习课还需不需要练习?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一定量的练习是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所必需的。但练习不在于量。而在于质。事实证明那些思维含量高、开放性强、有意义且具有挑战性的习题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我们不妨把题海战中批改大量作业的时间用来研究习题的开发,本着“辛苦我一个,幸福一班人”的精神,从基础知识人手,紧扣基本训练,努力通过变式、逆向和综合训练来强本固基,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四、关注弱势群体是提高复习效率的保障
  
  1、不鼓励抢答
  在课堂中,切不可为营造复习气氛。在班内出现“领头羊”高谈阔论,中、下生目瞪口呆的局面,一定要为学生搭建好有序交流的平台。如,判断题的回答,一、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二、提倡用手势来示意对错,三、再组织有序地交流。
  
  2、正确对待出现的错误
  学生在复习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首先要保持一个正确的心态,适当提醒学生是应该的。但过分责怪学生不认真、不仔细、习惯不好,等等,不但不会对解决问题有丝毫的帮助,反而会使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相反,我们如果合理利用“错误”这一教育资源,将错误呈现,引导学生比较、思辨,让学生明白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错误的方法,帮助学生从错误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对错误的判断能力,尽可能做到少犯错,甚至不出错。把学生的错误看作来自学生的宝贵资源,使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那么这个错误就是一个“有价值的错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会真诚地对全班同学说:“感谢xxx同学。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彻底的理解!”
  
  3、善待学困生
  学生的思维品质、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在信息反馈上要因人而异。重点巡视指导接受能力相对较差一点的学生,可以作适时的个别辅导,降低他们学习困难的程度。增强他们学习的勇气。
  如何有效地帮助学困生释疑解惑,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会给我们一些启发: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所有的学生都是各不相同的,教育的艺术就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工作中。真正蹲下来看学生,真正树立起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念。关注学困生的数学思考及影响数学思考的各种因素关注。从观察学生学的过程寻找适合的教法,找到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的有效方法。
  综上所述,我认为,上好复习课,不论从复习目标的制定,还是目标的落实与实施,我们都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切实有效的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与心理,引导学生通过对相关内容的理性重建真正将数学复习课“上活”,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真正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