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小学生自主评批习作策略谈
 

小学生自主评批习作策略谈

发布时间:2019-01-30 03:51:31 影响了:

  自主评批习作,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对习作进行的自我点评、修改、鉴赏活动,从而提高习作评批水平和学习语文的能力。   综观小学习作评批的现状,从教师角度看:1.习作只重视指导,而忽视评批。2.习作评讲落得不实,随意性大。从学生角度看:习作批语无作用,只重视分数、等第。这些均阻碍着学生习作水平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正是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学生自主评批习作的方法。
  
  一、自主评批策略具体操作
  
  1.展示目标。即展示评批要解决什么问题,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效益观念和进取精神。
  2.自主定标。即在教师指导下,制订评批标准,一般含“一般要求”(即习作须达到的常规性要求。多指标点、字、词、句方面的要求)和“特殊要求”(即习作训练的规定性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评批尺度与标准,知道用什么来衡量习作,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3.自主评批。这是评批策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一环,集中地体现了本策略的4个特性,即自主性、训练性、全面性和创新性,并为组内自主交流做准备。同时,这一环也是对学生自我阅读方面的点评、修改、鉴赏能力的检验和培养。一般应完成:点评――评语(眉批、总批等);修改――推敲(遣词造句、段落修正等);鉴赏――选赏(佳词佳句、优美段落篇章等)。操作时要注意:①要认真地指导学生写好眉批和总批。②要认真指导学生规范习作批改。③要有明确的可供操作的量化细则,便于评批习作的等第。④留给时间要充足。⑤教师巡视辅导。增加信息的深度和宽度。⑥要注意写上评批者姓名。
  4.自主交流。这是开拓学生思路,将个人独立评批所得,转化成集体成员的共同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锻炼和表现机会,激发其表现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为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提供较充足的课堂参与机会的过程,更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沟通。培养他们听取别人意见,以及通过比较、归纳、分析、综合别人的评批来启发自己的评批的过程。操作时要注意:①教师要注意在交流时的巡视。②要重视小组长的训练和培养工作。③要把握好讨论的几个要素――目标指向、时间保证、师生反馈、讨论常规、师生情趣、优劣势互补。
  5.师生点评。即教师点名宣读习作及评批结果,再进行点拨、评价。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理顺知识体系,尤其是评批知识体系,建立各自评批方法序列;有利于加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准确度;有利于肯定评批成绩,纠正评批错误,保证评批的科学性、准确性。操作时要注意:①教师的点评语言要清楚明确。②点评时要注意考虑到不同层面的学生习作及评批,以反映习作全貌及评批概况。③要紧紧地围绕习作的要求,特别是“特殊要求”或单元重点训练项目,要有意识地将重点、难点渗透在点评之中。④教师要深入钻研,精于调控。讲究留白。
  6.自主修改。即学生自主评批后,根据评批结果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习作。这样,有利于发挥评批的作用,特别是对眉批、总批的功能发挥。能落到实处:有利于学生在吸收评批信息后进行第二次习作。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并逐步认识好习作是改出来的这一写作规律。操作时要注意:①要注意修改后的第二次评批(一般对照评批进行第二次简批)。②要引导学生认真自觉地学习评批语,认识到习作中的优缺点。养成自觉、快速修改的习惯。③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好评批中的不足(含自己习作的不足及评批者不恰当的评价),养成他们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良好习惯。
  7.评批总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评批情况,评批所得等一一总结。有利于学生及时提炼并形成知识结构。理明知识体系,建立自己的评批方法序列;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作文的评批热情:有利于学生知道不足。明确改进方法。操作时要注意:①要以生为主,教师作相机引导。②要注意围绕目标及评批要求。③要顾及不同层面的学生。④要注意帮助学生理顺知识体系,学习序列,以帮助提高能力。⑤教师要注意对评批的评批,并签上自己对评批的意见(此环节一般在课后)。
  
  二、实施策略应把握的3个前提
  
  学生在自主评批习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从点评、修改、鉴赏等角度展开学习。因此,在自主评批中,我们坚持评法与学法、写法相通相融的理念:
  
  1.把握不同体裁文章的学法。
  (1)把握记叙文的学法。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学法要点:①人物。②事件。③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事记叙文的学法要点:①叙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特别要注意事情的前因后果。②找重点词、句,体会其含义,理解文章中主要人物的表现。③思考事情所反映的思想意义。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的学法要点:①观察的事物及特点。②观察的方法及联想。③作者是怎样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的。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说明文的学法。主要把握以下3个方面:①根据说明文的标准,弄清属于哪一类说明文。②说明文的写作目的。重点把握被说明的事物的说明顺序,理清文章的条理脉络,正确地划分段落和层次。③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体会文章运用语言的特点。
  (3)把握应用文的学法。主要把握以下3个方面:①读懂内容,体会用语的简洁、准确。②细看格式,掌握格式。③仿照练习,实践应用。
  
  2.把握自主习作的过程。
  (1)激发兴趣,审明文题。
  教师应根据每次习作的训练要求。利用画面、歌曲、故事等形式导入,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表达欲望,形成积极、健康、生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采用多种形式审清题目要求,审清习作类型(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的要求,把握重点。使学生有明确的习作目标定向,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2)选材交流,构思讨论。
  首先开拓学生思路,扩大学生的思维层面,加强选材的广度、深度。其次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成功的机会。再次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别人的选材和构思来激发自己的选材、构思。操作时要注意:①教师要注意在交流时巡视,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式进行有序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即时思维。②推荐新颖的选材和别致的构思进行全班交流。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构思评点,以此启发其他学生的思路。
  (3)重点训练、点拨练习。
  根据每次习作的训练重点、习作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分解习作的难点。操作时要注意:①教师根据习作的训练重点,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学生能力。②练习片段,并让学生谈怎样在习作中处理这个重点难点。③片段练习中,要注意不同文体习作的有关知识的点拨引导。
  (4)当堂起草,练习修改。
  培养学生快速习作的能力和养成即时认真修改的习惯。操作时要注意:①教师要注意巡视,发现代表性习作,为下一步选读作准备。②引导学生习作完成后多读多修改。
  (5)选读交流,再次修改。
  选读代表性习作,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层面,启发学生再次修改。操作时要注意:①注意多表扬鼓励,少挑刺。②要与每次习作训练的重点、难点相联系。
  
  3.把握好评语的写法指导。
  指导学生写评语。主要是指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围绕习作中的标点、字词、句段、习作方法、训练重点等作出评点,写好眉批和总批。这样在评批过程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提高认识,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咬文嚼字、品味语言等学习语文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