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课程文化的概念 [一种教育诉求:为了文化的语文课程]
 

课程文化的概念 [一种教育诉求:为了文化的语文课程]

发布时间:2019-02-03 04:03:05 影响了:

  任何课程都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经过精密筛选的人类文化构成了课程的主体,另一方面课程又传承并创造着文化,毋宁说语文课程。故,我以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为主旨,意在阐明这样一种教育诉求:为了文化的语文课程。这也是对新时期教师的希冀。作为文化、为了文化的语文课程悖于作为工具、为了生存的课程,但绝不是对生存教育的摒弃,相反,它秉持一元论的观点,以对生存的关照为基础,却追求更高层次的生命教育。
  一、对实践的反思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高二语文课的教学设计片段,其授课内容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教师在作者介绍、背景介绍、读课文、详解词类活用情况之后,提出以下问题,并视之为教学重难点,着重分析、讲解:1、梅的病态是什么?象征了什么?(曲、欹、疏,对人才的扭曲、摧残 )2、致梅成病态的手段是什么?这又象征了什么?(斫直、删密、锄正,对人才的扼杀)3、疗梅的决心是怎样体现的?(①先有行动:购梅、辟馆;②具体办法: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③态度愿望: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坚决)4、作者如何借梅喻政?(梅:人才;病梅:畸形人才;文人画士:清朝统治者)5、作者观点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如此,一堂完整的语文课就这样被教师肢解了!首先,教师给学生太多的“中心思想”、“政治寓意”的暗示,无形中削弱了文本的文学性,剥夺了学生体悟文化经典、感受文章美的机会。其次,教师把学生绑在“字、词、句、篇”的肢解上,要求学生苦苦追寻“准确、深刻”的既定知识,学语文就像走预定的程序,好似唯有教条式的死知识才是语文的要义。
  语文课程不是知识的堆砌体,因为它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语文课程不是肚囊空空的贫者,因为它饱具性与人文性。为了生存的教育强调和关注的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或可以说工具价值;而为了文化的教育更多强调的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或内在价值。不同于尼采所秉持的二元论观点,当前语文教育界所达成的共识是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完善的语文教育既是为了学生的生存也是为了学生完美人性与文化修养的教育。那么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师来说,语文教学就不应仅仅是单纯的听说读写训练或应试的工具,而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更多的隐性影响,譬如人文情怀,譬如气质修养。只考虑和关心学生现在的成绩或知识水平是目光短浅和无视学生的表现。一个真正以生为本的教师能帮助学生从经典中、从文化的积淀中感悟语文的乐趣,体悟经典和文化的魅力。一个为学生长远发展考虑的教师,能使学生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依然外溢着独特的文化修养和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
  这种目标的达成,首先要求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师自身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能用鲜活的语言表达出语文的美妙。语文作为一门极具人文性的课程,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死抓硬背,那就是“反语文”。试想,一个言语生硬、肚囊空空的语文教师怎能调动学生胃口?又怎能给学生春风化雨的润泽呢?其次,今天的教师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于今日的教师要善于科研,要一以贯之地进行儿童研究,一以贯之地进行教学研究,这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要求。使教学成为一种研究,使研究成为一种生活,也是时代对于今日语文教师的要求。再次,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要求教师有更多别具匠心的教学机智。如果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就很难在课堂上绘出精彩。教学机智,只钟情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那些底蕴深厚的教师。很难想象,一个孤陋寡闻、不会表达的人会产生什么教学机智。
  当代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其所著《人论》中指出: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真正的人性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而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掘人创造文化的潜能,增强人创造文化的力量。[2]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其作用无疑也在于此――创造文化的潜能,增强人创造文化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范志军《为了文化的教育――青年尼采教育思想简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7.5)
  2.[德]恩斯特•卡西尔著 甘 阳译《人论》[M](西苑出版社 200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