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走向主体间性: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反思与重构]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走向主体间性: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反思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9-02-04 03:59:17 影响了: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于上世纪初兴起,并受到理论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它是一种全面、真实、平等、双向互动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赋予受教者以主体地位,其表现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理解和共同提高,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扬弃”。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是“主――客”体模式,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其结果必然抑制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无法达到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接班人的目的。
  一、主体间性话语缺失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
  当今时代,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利益分配的调整,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都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而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青少年学生,他们会产生很多疑惑,提出很多问题,如果教师动辄以布道者自居,忽视学生的话语权,必然会使教育“异化”,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处于无位(不受重视)、无力(软弱无力)、无用(缺乏实际效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三无”状态,[1]甚至有流于形式之虞。其弊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单向性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艰巨任务。而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大多数时候只是被动地听讲、记笔记,而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导致两者之间缺乏互动,没有上情下达,或者下情上知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只是去教书,而没有达到育人的目的。通常来讲,学生如果无法表达自己的困惑与诉求,他对教师的信任感会大幅度下降,听课的效果也会降低,无论教育者有多么好的口才,学生也不会真正把课本知识入脑入心,其结果是教师卖力不讨好,学生怨言很大。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空泛性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很多内容都是预先设定的,有些时候缺乏针对性,无法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确定生活中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东西……决定实践活动的方向,并为之提出奋斗的目的”。[2]但现实是,很多教育者以自我为标尺来衡量他人和周围的世界,教育理论内容脱离生活,没有说服力和亲和力,无法进入到学生内心世界而引起共鸣。也正因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有时甚至使受教育者反感。究其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封闭,教育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没有涉及社会生活热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摸透学生的心理特点等等。
  3.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接性
  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熏陶下”,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以“我”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书育人的过程被简化为知识交接的过程,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也正因为此,很少有学生会质疑教师,也很少有学生会提出问题。他们虽然占有了大量的知识,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更谈不上创新与发展。正如弗罗姆所说:“占有生存方式和存在生存方式在知识领域的区别表现为‘我有知识’和‘我懂得’这样两种措辞方式。”[3]学生也很难体会学习和探索的快乐。
  4.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非人文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人文关怀,它把教育者视为客体和半成品,因而采用统一加工的模式,试图把学生塑造成为标准的“产品”。其通常的做法是按照大纲要求,逐章逐节授课,不对受教者进行摸底调查,不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而忽视受教者的个体需要与个体价值,甚至有扼杀个性之虞。[4]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传统,而主体性教育无法克服的缺陷就是不能因人而异,这显然是与现代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的。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原则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学过程应以对话方式实现,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同样有发言权。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特点不同,具有引导性和探索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学生沟通交流。在当今社会,教师和学生经常会遇到很多无法正常解释的现象和问题,如果只靠教师去解决并给出答案,这对学生没有任何启发,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知识的接收器,没有反思能力和创造性,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是失败的。可见,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地位、人格、权利等方面都处于平等地位,教育者在教育他人时也是在被教育。他把被教育者的想法、愿望和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想法和理念,贯彻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这也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体现。而且,这种教育形式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如能在课上、课间和课后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打破相互之间的壁垒,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反馈,学生和老师之间则容易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能“亲其师”而“信其道”,由此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2.“平等对话”的原则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爆炸已经不可逆转。学生每天获得的信息不亚于甚至超过教师,这也使他们能够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想法。教育者应该敢于面对这种情况,同学生探讨前沿的,甚至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与他们平等对话,坦诚交流,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正确评价他们的所作所为,两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甚至互相教育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不是主体间简单相加,而是经过相互切磋,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提取出为大家所认同的思想精华。而师生在此过程要保持自身独立性,不为对方的身份和地位左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便得以顺利完成。
  3.“贴近生活”的原则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但是,传统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脱离实际,过于政治化的倾向。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宣讲载体,必须时刻保持其政治敏感性,但必须适度,否则就会产生过犹不及的后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追求宏大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同时,还要切实关注被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和利益诉求。作为教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用“交往理性”来代替“工具理性”,不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多用细小的、来自生活中的事例来教育他们。而且,教育者要设法触及到被教育者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并帮助他们解答,把“生活化”原则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
  4.“客观公正”的原则
  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教师容易在教育过程中丑化资本主义国家的形象,热衷于揭露其阴暗面,由此衬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种教育方法存在极大缺陷。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能够及时地获得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他们自己会分析提炼,相互比较。他们如果认为教师传授的内容和他们掌握的情况大相径庭,则必然会对教师的学识,甚至人品产生怀疑,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以失败告终。相反,教师如果能够据实陈述,多讲自己的切身体会,而不是道听途说,把一些从非正规渠道获取的信息随口讲给学生,他们则更能留给学生一种客观和严谨的印象,学生也会更尊重和信任老师,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间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1.培育学生中心主体性理念
  学生主体性是指以培养、开发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它把学生视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重视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要求,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能力。
  (1)教师要使学生树立自我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自主学习面对挑战,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确,自我教育和终身学习对他们未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乃是自我教育”,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剖析和自我监督。同样,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鼓励他们用各种手段获取知识,不断学习和反思。
  (2)要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如今的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要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的个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未来的希望,学子们应该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意识到这一点。当今社会充斥着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一些不正确和非主流的价值观,对于这些现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而没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到位的话,他们应该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
  2.建立健全师生全方位沟通渠道
  (1)把讨论、辩论和专题等教学方式引入课堂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而引入多种教学方式,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能够相互理解。在主体间的互动过程中,最有效的方式是讨论,使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在组内和组间展开辩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应充当仲裁者,而应更多地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对于一些敏感话题,教师应该敢于和学生探讨,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2)把网络作为阵地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
  自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之初,国内许多学校就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校园网站技术已趋于成熟。一些学校建立了校园BBS,还有一些学校建立了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线值班制度,通过这些途径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一种共识已经形成,即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根据其反馈信息及时准确的特点,不断调整教育内容,变换教育方法,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在教育过程中有的放矢,把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达成良性互动,把思想政治教育深化下去。
  3.培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流互动性
  交流互动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关键,它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在对话中频繁转化,类似于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过程。在教学阶段,是教育者在传达信息,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在信息反馈阶段,是受教育者在传达信息,教育者接受信息。而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这种良性互动。良性的互动可以使得信息有一个畅通的渠道得以传递,受教育者把自己的认知和要求告诉教育者,教育者方能因材施教。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更应懂得倾听,如同心理咨询师,对学生应该循循善诱,随时做好“听”的准备;在明确学生的困惑后,才应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较高水平的必要条件。
  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目标是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也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
  1.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不同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都要从人的社会性出发,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使他们的行为符合社会和集体的道德规范,帮助他们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同时,教育应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更具有批判和创新精神。当今时代,学生已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每天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对任何问题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不注意策略的话,必然引起他们的反感。正确的做法是,教师把学生视为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在教学生的同时,也虚心向他们学习,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平等和尊重,从自己的“小我”中成长为适应社会要求的“大我”,成为有担当、能面对和负责任的新时代青年。
  2.教师应该注意培育学生的反思和批判意识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变革不断深化,学子们经常会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无法理解的现象,对于这些,他们必须独立面对并加以解决,否则必然会被很多“浮躁”的现象所左右,有时甚至陷入迷茫,一些发生在青年学子身上的失范甚至自杀现象足以说明问题。作为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把教学的过程变为“交心”的过程,倾听学生的心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使他们能够明白,教师同学生一样有困惑,有时甚至一样“不知所措”。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迅速从迷茫中走出来,而非“不可自拔”。只要是正常的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获益,懂得处世立身必须不断进行反思,敢于面对和担当,并最终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
  3.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体系最重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形成了“人之为人”的一切因素,而社会生活在其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对于任何问题,如果只是局限于头脑中的“玄思”,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徒增烦恼。对于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敢于实践,敢于面对未知。他们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很可能被现实打败。相反,如果教育者少些说教,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去表达、理解和感悟,那么这种经历就会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当再次面对相同或者相似的境遇时,刚刚步入社会的学子们就能够处变不惊,解决问题时游刃有余,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周巧生,骆平.主体间性理论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2] 张威,石海兵.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0).
  [3] 周先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何以成为必然.前沿,2010(7).
  [4] 赵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交往特征及启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