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社区服务居民不完善的地方 完善服务功能是创新社区服务和管理的核心
 

社区服务居民不完善的地方 完善服务功能是创新社区服务和管理的核心

发布时间:2019-04-03 04:13:20 影响了:

  一、山东省的主要做法  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方面,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文化底蕴等因素影响,山东省各地的做法也不尽相同,典型做法有:  (一)济南模式
  济南市社区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以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培育居民发展自治为核心,整合社区资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
  一是依靠自治,强化社区组织队伍建设。在社区党组织建设方面,建立居委会与党组织交叉任职的社区党委,下设若干支部和党小组,基本形成社区党组织的三级网络体系。并突破传统纵向管理的行政隶属模式,构筑“一委(社区党委)、两站(流动党员联络站和在职党员活动站)、两会(党员议事会和党建工作联席会)”的社区党建新模式。
  在社区居委会建设方面,通过“公推直选”选举居委会成员,体现居民选举意愿。居委会与社区党委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书记主任一肩挑,保证两委工作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了更好集中民智,社区还成立了“八大会”,即,党委议事会、社区成员代表会、驻区单位联席会、群众参与会、特困群体学习会、单亲家庭思想交谈会、群众满意评比会、意见采纳表彰会,根据群众利益解决社区难点、热点问题。
  在社区民间组织建设方面,社区民间组织承担着联系和发动居民关心社区事务的职能。以离退休党员为核心,成立社区环境卫生队、社区巡逻队、社区艺术团等公益性团体,满足居民在环境卫生、社会治安、文体娱乐、志愿服务等方面的需求。
  二是突出“整合”,共建共享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居民。随着社会化改革进程加快,传统的单位管理模式被社区和物业所取代,很多居民不能及时适应“单位不管、社会上不知谁管”的困惑。社区通过教育和宣传,努力使居民融入到社区的大家庭中,并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和服务,变客人为主人,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居民的自治能力。
  整合驻区单位。社区不仅包括居民,也包括驻区单位。受传统体制影响,社区与驻区单位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社区主动上门,通过交流沟通感情,通过服务拉近距离,协助驻区单位解决实际困难,驻区单位也为社区建设提供支持和帮助,密切了双方的关系。
  整合外部资源。立足社区,放眼全市,与山东大学等多家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一方面聘请高校学者为社区发展提供指导,培训社区工作人员;另一方面,社区作为这些学校的实习基地,接受学生的学习实践。
  (二)诸城模式
  诸城市取消村民委员会组织,化村为社,实现城乡社区无缝隙覆盖,形成“多村一社区”的发展模式。主要做法包括:
  创新社区建设模式。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的原则,把临近的几个村庄和相关单位规划建设为一个社区,选择交通便利、班子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村庄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每个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约2公里,涵盖5个左右村庄、1500户居民左右,近距离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服务。
  完善组织建设。依法撤销行政村的同时,依法依规建立健全农村社区组织,使社区成为农村基层的建制单元,通过选举产生社区村(居)委会。
  实行网格化管理。将每个社区作为一个管理网格,整合社区内的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手段,把各类管理服务事项纳入网格化监管范围,建立起“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的管理服务新模式。据统计,全市建立了235个城乡网格,市直职能部门和镇街下沉管理人员2400多名,夯实了基层工作。
  加强社区平台建设。加强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改建、扩建、新建235个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完善配套设施,每个社区配套建设1000平方米以上的文体活动广场、藏书不少于3000册的图书室、20台以上电脑的电子阅览室,以及标准化幼儿园、警务室、卫生服务站、社区教学站、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快餐店等。
  推进信息化建设。建成全国首个农村社区服务网站群,开通社区综合服务网、农业信息网等网站。设立网上警务室,建立社区视频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治安监控网络全覆盖。建设了联通市、镇、街的网上审批平台,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社区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
  加快社区聚合建设。按照“中心城区—镇街驻地—农村社区”新型城镇化体系的要求,加强规划控制。有序推进聚合居住,紧紧抓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机遇,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治理,先安置、后拆迁、再复垦,探索解决聚合区建设用地问题。通过城边村、城中村改造、镇街驻地建设提升、产业园区带动等多种方式,加快群众聚合居住。高标准配套设施,聚合区全部达到“五化”(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八通”(通路、通水、通电、通暖、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络),并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方式,推进社区集中供暖、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
  二、完善社区功能的几点想法
  社区的和谐稳定是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社区服务功能完善与否决定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居民的幸福感和对社会的满意度。只有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才能真正做实、做好社区工作;只有完善社区功能,才能把政府的公共服务落到实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只有完善社区功能,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因此,未来较长时期,我区应围绕“五大功能”,把握好“三个立足”,做好“三个保障”,来进一步完善社区功能,为建设和谐稳定的内蒙古贡献力量。
  (一)“五大功能”
  一是组织功能。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是支撑着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基础。必须突出党组织对社区的核心领导作用,完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三位一体”利益协调机制,实现基层党建和现代社区管理的有机结合。
  二是自治功能。实现社区自治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向,实现社区管理职能由居民自己决定,通过社区自治共同维护社区公共秩序,调解社会矛盾,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三是教育功能。坚持寓教育于管理和服务的理念,向社区居民开放办学,共享教育和文化设施,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一体化,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
  四是服务功能。把社区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推进社会保障、就业等政府职能下沉到社区,为居民提供更充分、更优质、更便捷的办事服务。
  五是整合功能。发挥社区与驻区单位各自优势,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形成“事情共商、资源共享、文明共创”良性机制。
  (二)“三个立足”
  一是立足于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随着我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需求呈现多样化,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既包括保洁、照顾老人、看护小孩、疏通下水、洗(补)衣、修理等家政类服务需求,也包括读书看报、心理咨询、健身运动、群艺活动等文化类服务需求。社区的服务功能必须以能否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能否为居民排忧解难为标准,这样才能调动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
  二是立足于实现居民自治权利。社区是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只有建立“居民自治、居民诉求、矛盾化解、邻里沟通”的常态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立足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社区是政府服务居民的最直接平台,水电暖缴费、医疗保健、教育培训、职业培训、就业咨询、婚姻介绍、职业介绍、社会保障、产权、户籍、公共安全、计划生育等为民服务职能,能够通过社区实现最便捷、最直接服务,这样才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实现社会稳定。
  (三)“三个保障”
  一是机制保障。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不仅仅是民政部门的事情,需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个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尽可能多的将职能、人员、财力下沉到基层。学习东部地区经验,撤销街道办事处,成立大社区,减少管理层级。
  二是经费保障。通过政府投入、福利彩票基金分配、社会捐助等形式,加大社区经费投入。建立社区办公经费和工作人员补贴财政预算制度。
  三是人员保障。各职能部门下派人员,在保持人员编制、待遇不变的情况下,要建立“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长效机制。通过统一的招录考试,择优选择专职社区工作者,统一管理,规范考评,表现突出的优先选拔、晋升。
  (课题组成员:那艳茹 张永军 代建明)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