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浅论教师期望与学生期望整合的策略|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策略主要有哪些
 

浅论教师期望与学生期望整合的策略|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策略主要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1-16 04:09:31 影响了:

  [摘要]教师期望效应的最大化主要取决于教师期望与学生期望的整合程度,了解教师期望与学生期望整合的策略对推动师生共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从四个方面讨论了形成合理教师期望的策略,即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学生、促进教师期望与学生期望有机整合、提高教师期望有效传递效价。
  [关键词]教师期望 学生期望 策略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的交流互动,交流互动中不可避免地蕴涵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其中,教师期望与学生自我期望之间的整合渗透着两主体间的情感交流。当两种期望目标趋于一致时,就会形成教学合力。因此,了解教师期望与学生期望整合的策略对推动师生共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期望效应的涵义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通过实验提出了期望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情感效应,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期望能引起“实现预言效应”。即教师根据对某个学生的认知而形成一定的期望,促使该学生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而最终使预言成为现实,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所产生的影响。对学生而言,通常也会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兴趣、理想等自我意向来确定自己的自我期望。教师期望的形成是教师期望与学生期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循环过程,其效益效应的最大化主要取决于教师期望与学生期望的整合程度。
  教师要注意发挥教师期望效应的积极作用,应正确认识学生期望的心理水平差异,适当控制和调整自己自觉或不自觉的不良行为,尊重所有学生的期望水平,合理满足学生的各种期望心理,对每个学生抱有适合其能力的期待,尽量做到与学生的自我期望水平相一致,产生正效应。过高或过低都易产生负效应,不断将学生积极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增强学生学习动机,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能把教师外在的激励、期望转化成学生内在的向上动力。
  
  二、教师期望与学生期望整合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是形成合理期望的前提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内隐的潜质,而且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我,发挥自己潜能的欲望。这种潜质一旦被教师的期望和爱心所激发,就会或快或慢,或早或迟地展现其积极的方面,使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这与新课程倡导的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和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把学生当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人,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期望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能,都具有闪光点,发挥每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对学优生保持正常的期望,更要对学困生保持莫大的关怀与期望。既要看到每位学生的好处和优势,也要找出每位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让他们在优势项目中重拾自信,激励他们去寻求更大进步的心理,从而弥补自身的缺陷,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牢实的基础。
  2.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学生是形成合理期望的基础
  每个学生由于先天神经类型和后天环境影响不同,各自的能力发展和个性特点必然有别。同一要求和任务,不同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出不同的反应,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教师应该熟悉每个学生的情况,对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个性特点进行分析,力求获得每个学生全方位的信息,从而对不同学生形成不同的期望,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期望目标。
  教师在具体利用和设置期望目标时,不仅要使期望目标与学生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而且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层次设置远近不同的期望目标。目标不能偏高或偏低,要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哪些学生能够期望什么,不能够期望什么;哪些学生先期望达到什么程度,下步期望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应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那种整齐划一、不分伯仲和一味追求高要求、不切实际的教师期望,只会损害学生的积极性,压抑学生的个性成长,都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促进教师期望与学生自我期望有机整合是形成合理期望的根本
  教师期望和学生自我期望是相辅相成的,学生自我期望的输出,也是教师期望的输入源之一。如果学生的自我期望与教师的期望一致,师生之间就会产生“和谐共振”,教师的期望就会产生正效应。首先,教师要经常并善于进行心理换位,即设身处地地从学生年龄特点、所处地位和环境去看问题,来体验和感受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并经常回忆自己作为学生的学习情景,回想过去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和自己对教师行为的感受,以此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期望。其次,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自我期望,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师期望做出相应的调整或改变。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比以前更加自信,焕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热情,这就说明教师期望收到了一定成效。再次,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养成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能力,自觉调整或改变自我期望,以促使自我期望与教师对自己期望的整合一致。教师期望应以信息反馈作为调整的杠杆,具有动态发展性。经过一段时间,教师要对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总结,对达到目标者再提出新期望,对未达标者进行分析,帮助找出失败的原因,确定努力的方向。
  4.提高教师期望有效传递效价是形成合理期望的途径
  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言语的和非言语的肯定评价,了解哪些行为与正效应相关,哪些行为与负效应相关,把自己对学生的积极期待以适当地行为及时传递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行为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而不应以冷漠、命令、中伤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被尊重和被关怀感,激发其积极而热烈的情绪,在学习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特别是对学困生更要表现出关怀,鼓励他们哪怕取得微小的进步。同时,教师要善于应用表扬与批评,对学生的进步、良好的行为等要及时予以表扬,而对其退步、不良行为等要及时予以提醒,但批评不可过度。在学生达到预期目标时,教师给予肯定和适当的奖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自我效能感,激励他们积极行为的发生,提高教师合理期望的效价。
  总之,只要教师对学生充满殷切的期望,付诸行之有效的行为倾向并将期望信息传递给学生,做到教师期望与学生自我期望的协调一致,不仅学生会从教师的积极期望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表现,而且教师也会从学生积极的行为变化中,获得教育成就感,如此循环往复,必然会进入一个由期望效应引起的良性循环之中,这无疑有助于师生共长。
  
  参考文献:�
  [1]李莹.“教师期望效应”及其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江西教育科研,2007,(4):118-120.
  [2]陈平文.教师期望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99-101.
  [3]王蕾.教师期望效应最优化的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8):12-1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