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名称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名称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9-01-19 03:54:51 影响了:

  摘要: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其对教育的影响则促进了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的优点和误区两个方面,阐述笔者的观点。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小学语文是一门工具课,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是以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为目标的,它以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无味,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发挥了它的优势。下面我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和误区。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优点
  1.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要对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克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呆板性,唤起学习兴趣和欲望,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生动的情景中接受抽象的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小蝌蚪以及小蝌蚪长成幼蛙时的动画。让孩子们边听录音边看视频并设疑:“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哪些地方和原来不一样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仔细观察的兴趣。不论是听录音、读课文,还是观察、讨论课文内容,都非常积极。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出示几个问题:地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有哪些?我们该如何保护地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些修正或补充。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点拨、评价。于是,一个个闪耀着创新火花的答案诞生了。
  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重、难点
  小学语文课文里的常识性说明文,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知识积累不足,根据文本难以理解一些科学性知识。如果用多媒体模拟,学生就可以身临其境,从而解决教学重点、点。如教《琥珀》一课时,为了解决“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根据这块琥珀进行想象的,体会科学家想象的依据。”这个难点,我利用从网上下载的教学课件(包括琥珀的样子、远古时代的环境、苍蝇和蜘蛛的行动及巧合、松脂球变成化石的经过、发现的过程等)开展教学。
  又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把现代的学生带入到课文中描述的1976年感情色彩浓重的意境中。为了学好这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达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教育深度,我结合下载网上有关周总理生平事迹录像,着重向学生讲明那个“史无前例”的历史前景;十年的“**”,已经使全国人民感到了国家前途的危机,而周总理的逝世不仅是失去了一位伟人,更令人担忧的是,人民寄以仰赖的顶梁柱倾倒了!那种发自内心的悲痛、忧虑以及对“四人帮”敢怒不敢言的种种感情,都集中表现在了为总理送行的十里长街上。这记录着历史真实的画面,是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珍贵资料:低沉的哀乐,十里长街上悲痛欲绝的送行群众,泪水与白花青纱交织的情境……与课文内容融为一体,让全体学生如置身在送行的人群之中,实际体验着人民的好总理在人民心中的浓厚感情。从同学们的表情与表述中,充分体会出他们已全身心进入了文章所描述的意境。
  4.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思维深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打破传统教学那种封闭的思维定势,拓展学生思维深度。
  如《麻雀》一课,课文结尾写道:“我急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有位学生对课文结尾提出了异议:“猎人唤回猎狗走开了,而那只可怜的小麻雀仍留在地上,没有脱离危险。猎人一走,它还会被野兽吃掉或饿死。”我给予肯定,并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续写文章结尾。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善于想象的童真天性如展翅高飞的小鸟,展现出智慧的无限潜能。
  又如《狼和小羊》一课,按照顺向思维定势,小羊已成为狼的腹中之物。教师出示狼向小羊扑来的画面,有意设问:“狼向小羊扑去,结果会怎样呢?”让学生给文章换个结尾。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误区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性、优越性,更体现出它的创造性、时代性,但在具体的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中,却存在一些误区。
  1.教育手段先进,教育思想便先进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教育手段先进了,教育思想便先进。于是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的外衣内,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之风盛行。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2.以视听代替朗读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观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和图像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使得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以呈“日薄西山”之势。听、说、读、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基本技能,缺一不可。其中,学生通过“读”可以培养自己的语感,可以加强记忆,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视听”代替“朗读”不可取。
  3.运用信息技术时,只要会操作,不需要掌握
  在听整合课时,常看到作课老师的课件都是由电脑老师代劳的。很多老师认为这是很普遍,很正常的事情。其实不然,信息技术是一种技术手段,整合于学科课程教学中,它是教师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因此,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科教师必须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将信息技术作为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并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搜集组织各种资源进行有机的组合,使之成为教师教的工具。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机构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并坚持自己制作课件。
  4.学生不需要掌握信息技术
  课余和语文教师谈到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整合时,不少教师认为:只要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就行了,学生不必要掌握。我认为这种想法不对,这是对“课程整合”的错误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种信息化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运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学生信息素养也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关键。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还要有上网浏览、收集、分析、处理和传递信息、网上交流等能力。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5.优质课一定要用多媒体
  信息技术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一些学校盛行“信息技术整合课”之风。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而其所作的课,只是简单的文字和图片,用投影仪便可完成,这样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徐家良.《小学语文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教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