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远安嫘祖庙会祭祀蚕神民俗略观_远安嫘祖庙会
 

远安嫘祖庙会祭祀蚕神民俗略观_远安嫘祖庙会

发布时间:2019-01-27 04:20:28 影响了: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对嫘祖文化研究的深入,蚕神嫘祖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敬重和祭拜。本文对远安嫘祖庙会祭祀蚕神民俗文化现象进行了初步考察,并对嫘祖精神在湖北远安的发扬光大作了纵向式的略观。
  关键词:嫘祖 祭祀 蚕神 民俗 略观
  
  因开创丝绸业而被誉为“中华民族之母”的嫘祖正在从五千年的沉睡中醒来。随着中国对嫘祖文化研究的深入,这位在历史上曾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在20世纪末叶寻根文化的思潮中已走出中国历代男权思想笼罩着的阴影,与那轩辕黄帝作为华夏民族的“父系祖先”一样,开始以“母系祖先”的身份受到黄炎子孙越来越多的敬重和祭拜。
  华夏嫘祖:远安人氏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这是史料关于嫘祖为何方人氏的最早记载。
  生活在沮漳流域的远安人认定“西陵之女”―嫘祖为远安人氏、为其“娘家”所在地。
  远安人的理由:先从地域上看,据著名史学家顾吉刚主编,经谭其骧校订,1955年由地图社出版的《传说中的古代中国》图中所示,远古西陵就是以今宜昌市为中心,含川东、鄂西、襄北、荆湘部分地域。而由刘晓东、王映署、庄明英、孔庆章任主编,1980年辽宁出版社出版的《传说中的长江黄河中下游原始部落分布图》中,也明确地把“西陵”标定在以今宜昌市为中心,汉水与长江之间的范围内。远安县的苟家垭镇(现更名为荷花镇)就处于西陵山北部,属远古西陵范围。
  再从丝绸文明发展的源流看,荷花镇桑蚕历史非常悠久。荷花镇蚕丝声名卓著,史称“垭丝”,历来为皇室贡品。《湖北通史》上说,宋代以来,荷花镇周边地区乃至整个鄂西和川东的蚕丝均以“垭丝”命名,从而走出大三峡,以至远销英、法、印度、中东等地。由此可见,荷花镇的蚕丝在丝绸文化中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毫无疑问,“垭丝”的产生及其中心地位的形成是大大早于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远古黄帝时代。
  其三从黄帝活动的区域看,据民国二十五年宜昌县志局编纂的《宜昌县志初稿》在第三百四十五页中记载,传说黄帝和嫘祖在夷陵区三斗坪黄陵庙的腰子墒的一个洞穴居住过。居住过的洞穴名为轩辕洞。又据考古发掘,在距轩辕洞不远的山下,杨家湾、青鱼背等新古器时代的遗址处,发现在大量跟今5000-6000年的陶、石纺轮、骨针、骨锥等远古时期的纺织工具。还经实地考证,在西陵峡一代,有代代相传的五色蚕种,相传嫘祖曾在此地域传授缫丝技术。(《宜昌县志初稿》民国二十五宜昌县志局,第九页)《史记》称:帝采首山之铜,铸三鼎于荆山之阳。远安县的地理位置恰恰就在荆山之阳,也就是荆山南麓。据传说,荆山与西陵山相交于沮水,光临荆山南麓的黄帝受不了南方的酷热,自然要向地方征收柔软凉爽的丝绸以取代粗糙的兽皮和麻布。而发明丝绸的嫘祖早已名播四方,黄帝焉能无闻、无动于衷?焉能不亲自到苟家垭去会一会窈窕淑女?历史学家的研究也正好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家王震中得出结论说,黄帝族在其较早时期,有一支南下到长江中游的宜昌地区,与西陵部落通婚。
  嫘祖又何以成为远安望家村之女?
  嫘祖,又称雷祖、�祖、累祖。望家村在今之苟家垭区域,近西陵峡,通荆山北地。当时道途闭塞,无战乱之忧,处峡江东北之山丘,无水患之忧。传说苟家垭上古时其山陵有雷公丘(雷公山)并居住着西陵氏部族雷氏,倚狩猎种植果腹,养蚕缫织蔽体,雷氏中有慧女,缫丝缀缝出色,为轩辕所羡,娶为正妃,专事教民养蚕缫织,蔽体御寒。至此,黄帝令养蚕之民岁必以丝帛上贡。雷公丘(雷公山)的具体位置,今已不可确知,然今雷家冲尚在苟家垭属实。另有民间传说支持。传说轩辕帝迎娶嫘祖时曾在望家村驻足。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为传说中嫘祖的生日,这一天,荷花镇嫘祖庙前会唱大戏3天,村民们都要赶往那里参与朝拜祭祀。
  远安人的传说,不完全是空穴来风,还有一些史料加以佐证。《路史・后记五》:“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通鉴外记》:“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这就是历代祭祀嫘祖为蚕神的起缘。远安嫘祖庙会的历史大约追溯至1400年前。北宋时代著名的志书家王存在《元丰九域志》中说:“峡州西陵山”为祭祀嫘祖的圣地,祭祀时间为三月十五日嫘祖的生日。嫘祖自然是“垭丝”技术发明的始祖。望家村民至今仍保留着家家种桑养蚕的习惯,时今望家村桑园面积尚有1200亩。
  关于嫘祖的籍贯,如今已有“多说”。但是远安人坚信:祭祀嫘祖蚕神民俗既然在宜昌的远安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应自有其存在的历史根据与渊源。温家宝总理说过,一脉文心传下代,不断是真魂。既然嫘祖之魂在远安,嫘祖之神在远安,嫘祖之风在远安,那也就是远安为嫘祖故里最有说服力的证明。笔者对远安人认祖崇祖及承祖懿德的执着,表示钦佩。
  嫘祖庙会:历史悠久《左传》:“江汉沮漳,楚之望也。”远安地处沮漳流域之中,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封地,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史记・夏本纪第二》说荆州的贡品“其篚玄熏玑组(加偏旁纟,音xun)”,这是一种黑红色彩并镶瑰丽珠玑的极品丝帛,故为贡品。查远安历史沿革,据历史记载,远安在历史上曾多次隶属荆州。隋代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隶荆州夷陵郡。后唐初年,远安曾并入南平国(即荆南)。清代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属荆州府。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升荆门为直隶州,改远农瞩荆门直隶州。民国期间远安始属襄阳道,继属荆宜道。清顺治《远安县志》:“楚之分野属荆州”,远安就在荆州区域内。荷花镇位于远安县的西北部,距远安县城33公里,自古为楚入蜀的要道,东锁荆门,西据襄樊,是传播经济文化的要冲。荷花人民继承了嫘祖植桑养蚕剿丝的传统,当地盛产的“垭丝”闻名海内外,汉时就出口东南亚,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产品之一。远安有着深厚而丰富的丝帛文化,远安人祭祀先蚕嫘祖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远安人祭祀蚕神嫘祖有着深厚的物质文化作为支撑。
  远安人祭祀嫘祖庙会活动重地则在商业重镇――苟家垭。《远安县志》载:“明弘治九年,《夷陵州志》载:远安田赋以‘缎匹地一丈五尺、农商丝二斤八两二分’为‘贡’。清同治至光绪年间,湖北丝绸由汉口经上海出口,远销英、法、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其中以远安苟家垭的‘垭丝’最为著名,其色金色熠耀,质地柔软纯洁,条分好,拉力强。”清宣统《湖北通志・货类》记载:“‘垭丝’为皇室贡品,历年以‘金罗汉’商标出口,畅销不衰。蚕丝各郡皆产,惟以‘垭丝’最为著名,西欧人争购之……”
  远安人祭祀嫘祖有着明确的精神追求。
  清顺治《远安县志・风俗》:“其风朴略,敬鬼重祠。以今观之,士尚廉耻而厌奔�,民务农桑而禁赌博,庶几太古之遗风。”桑蚕文化在远安已成为一种主题文化,不但悠久且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在旧县志上看到的古代文人诗词间,还是在民间采访中,均可想见当初蚕事和庙会的盛况。
  嫘祖文化是远安历史传统文化的基石。
  清道光廪生陈国乐《沮江杂咏》:“春柘枝头叫插禾,春桑叶底看披蓑。闲情多是村家老,桑柘荫浓来听歌。麦黄要刈又丝缫,阴雨凄凄暗远皋,今日南山晴有象,树头拥出一轮高。”(引自远安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古人咏远安》)
  清咸丰拔贡陈文藻《沮江竹枝词》:“蚕家辛苦在三眠,缫就新丝换木棉。相劝栽桑栽满圃,明年叶好胜今年。轧轧寒机彻夜鸣,合家共就一灯明,阿婆纺线阿翁织,为课儿书傍短檠。”(引自远安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古人咏远安》)
  清咸丰拔贡陈文蔚《沮江杂咏》:“麸麦黄时听啭莺,春蚕入簇吐丝清。村中打麦声初过,篱外缫车又送声。”(引自远安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古人咏远安》)
  清诗人盛征琪《沮江节物诗》:“桑柘墙边苇箔开,三眠辛苦上山岩。农家厌织生丝绢,却向河溶换得来。”(引自远安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古人咏远安》)
  清道光年间的知县詹应甲则是第一个正面描绘庙会蚕家境况的。他在《沮江擢歌十八首》中写道:“蚕市家家版屋连,缫车低就树荫园。新丝留与河溶客,不织罗衣换木棉。”(引自远安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古人咏远安》)
  以上是文人笔下的远安桑蚕,以下则是蚕农口中的桑蚕盛事。
  荷花镇苟家垭村蚕农李天泽讲:苟家垭一带世代养蚕,可以说不养蚕就算不上是苟家垭人。他家祖上是外地人,并不养蚕,自他的太祖李映泉迁到苟家垭后(1860年左右)就开始养蚕;到他祖父李明德(1888年生人)手里,已经成养蚕大户,既养蚕且取丝了。他的叔祖李明坤还因此成了丝商。此后桑蚕成了李家的主业,已经延续五代。离他家百米外有两棵百年古桑,李天泽说,他家祖上像这样的老桑树有数十棵,每年可收获蚕丝二十多斤。
  荷花镇离休的老区长张习凤(80岁)告知:据老人讲,“垭丝”的价格在解放前比别处的价格普遍要高出两码(即20%)。曾任苟家垭镇委书记、现任远安政协副主席的易绍训介绍说,“垭丝”的第一大特点就是丝头长,曾创下单个蚕茧取丝长达1260米的纪录。自1984年至今,荷花镇每年都举办嫘祖庙会节,至今已是第27届。2007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将远安县“嫘祖庙会”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宜昌市文化局认定段家树为嫘祖庙会的当代传承人。
  蚕神祭拜:仪式隆重
  在当地人们心中,一年一度的嫘祖庙会是个盛大的节日。庙会上蚕神祭拜仪式庄重有序、隆重热烈。
  祭祀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首祭:蚕农于花朝之日(农历二月),为桑树披红,蚕具消毒,打扫蚕室卫生,然后上香,礼拜蚕母娘娘,保佑蚕茧丰收。
  大祭:农历三月十五在苟家垭蚕神庙前举办庙会,会期三日。蚕妇们净身吃斋数日,头扎新帛或新头巾,带着丝帛香纸之类赶往庙会参加对嫘祖的祭拜。祭拜由乡中品学兼优的童子(约十余岁)做礼生司仪(亚祭),取纯洁健康之意。
  大祭礼仪简式:鸣金三折,擂鼓三通,雅乐三叠(即本地特有的管乐巫音曲牌);鞭炮齐鸣,主祭蚕妇以木盘托白色丝帛(“垭丝”是皇家贡品,故被远安人视为最上等祭品)贡于嫘祖像前,敬香,三揖不拜(从宫廷到民间,历代蚕事中蚕妇不行繁礼);主祭毕,命献果,陪于主祭左右的二女托果盘献果于供案;命献酒,主祭左右另有二女托酒盘至供案前,奠酒三杯;之后,主祭从左边侍女手中接过钩,从右边侍女篮中钩出一枝桑叶献于供案上。接着由礼生读祈文,读毕,率众蚕妇三揖而退。最后绕街道一周,礼成。
  末祭:蚕事毕,清洗蚕具,藏好蚕种,焚香还愿。
  嫘祖庙会:民俗文化丰富
  历届庙会节上都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如五鱼闹海、呜音演奏、花鼓戏、演皮影、舞龙灯、玩狮子、跑旱船、猫捕鼠、唢呐吹打等。
  “五鱼闹海”,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鱼图腾舞蹈,东汉张衡写的《西京赋》就有鱼化龙,龙化鱼的生动记载,1700多年前,荷花地区鱼灯、龙灯及鱼龙文艺盛极一时。“五鱼闹海”的表演道具由五条鲤鱼组成,鲤鱼由竹片、铁丝扎成骨架,以布幔之,描以红黄绿蓝黑等色,再安上灯烛,使鱼之形象美观夺目。表演时,由五个青年头裹红巾,身穿对襟袄,腰扎绸带,鱼贯进场,配以锣鼓打击乐,在震天的鞭炮声中舞之蹈之,热闹非凡。
  “呜(巫)音”)即“鲁太师之乐”(因“呜”与“巫”同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的宫廷音乐,常用于祭祀等活动。据老艺人讲述,呜音在远安最少有200年历史。呜音调演奏乐器呜音喇叭2支、长号2支、边鼓(叫尖子)1支、咚鼓1 个、钩锣(棱子)1个、包锣1个、马锣2个组成。由6人演奏,历史上主要用于民间场合的红白喜事。呜音调奇异、诡秘、典雅,曲调繁多,呜音往往与道师相配合,为亡者招魂、安位。
  “皮影戏”,《远安县志》记载:“皮影传入县内已180余年,经久不衰。”主要分布在荷花、洋坪、旧县、花林寺、望家等地。其活动方式是农忙务农,农闲从艺。八十年代中期,皮影队已22支,艺人68名,但目前其生存状态非常艰难。远安皮影的雕刻历来被人称道,主要特点是,人物的头、身、四肢均为单独制作,然后用线把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并能活动的整体。远安皮影演唱音乐只有上下句之分,并且一调到底,伴奏为击乐,俗称“打锣腔”。其唱腔虽然单一,却富于变化。如行腔、哭腔、团圆等等,就是从上下句变化而来的。其变化主要表现在情绪、节奏、速度、装饰上。其特点是粗犷、高亢,善于表现痛快淋漓的情感。后来为了更好地吸引观众,一改纯粹的击乐为击、管、弦乐一齐上,在传统的打锣腔中加进民歌音调和花鼓曲牌,使其表现形式得到了丰富,皮影艺人也因此成为一专多能的好手。
  嫘祖庙会:传承发展
  祭祀嫘祖的活动在远安世代相传,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文化活动空间,从宋王存所著《元丰九域志》算起,至少是九百多年。这一活动在二十世纪因日寇侵华而中止,在六七十年代又因“文革”而停办,八十年代庙会才开始恢复,当时苟家垭政府(现今荷花镇政府)立了嫘祖像,建了嫘祖牌坊,从而由原来的民间举办变为现在的政府举办,扩大嫘祖庙会的影响力,从形式上看由原来单一的物资交流和文艺活动演变成现在多种形式的商业贸易、特色文化文艺展演、知识咨询服务和有奖征文等活动。从建筑规模上看,在现有的嫘祖雕像、嫘祖牌坊基础上将增加嫘祖仿古新居、嫘祖祭祀广场和嫘祖石板街。在嫘祖文化研究发展上看,远安县成立了嫘祖文化研究会,定期举办嫘祖文化研讨座谈会和嫘祖文化诗歌征文活动,开展“嫘祖精神”大讨论。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看,远安县积极抢救整理了嫘祖民间故事民歌5625条,还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呜音》,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嫘祖庙会》,有效继承和保护嫘祖传统文化。
  在远安人的心里,嫘祖传播桑蚕工艺和丝帛文化,将一种美丽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造福远安人民。据清顺治《远安县志・风俗》载:“远安其风朴略,敬鬼重祠。以今观之,士尚廉耻而厌奔�,民务农桑而禁赌博,庶几太古之遗风。”它传承嫘祖精神,将发明和发展、勤劳和善良的美德发扬光大,这正是嫘祖文化之精髓。正因为如此,嫘祖文化意义重大,2008年迎接奥运会宜昌市请专家到远安县荷花镇拍摄了奥运火炬传递庆典晚会外景(克罗地亚籍钢琴名家马克西姆弹钢琴)活动,背景就选用了祭祀嫘祖。
  2010年5月16日,远安县蚕桑习俗(嫘祖信俗),被国家文化部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悉,远安县将进一步修缮和保护嫘祖重要古建筑、纪念建筑、古民居等资源;进一步加大对荷花镇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挖掘、整理和保护。重点保护《嫘祖庙会》、《呜音》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一步积极推动花鼓戏等继承与创新,不断推出优秀剧目,掀起了嫘祖文化研究的热潮,使人们对嫘祖文化有深刻认识。在加强研究,保护的基础上继承创新远安悠历灿烂的文化,组织开展嫘祖文化资源开发,始终不渝将嫘祖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刘艳,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