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对话与交流: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扫描 对话中国品牌停播
 

对话与交流: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扫描 对话中国品牌停播

发布时间:2018-12-24 09:31:59 影响了:

  2008年7月,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THE 5TH WORLD CHOIR GAMES)和第八届世界合唱研讨会(THE 8TH WORLD SYMPOSIUM ON CHORAL MUSIC)分别在奥地利的格拉茨市和丹麦的哥本哈根市举行。这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国家最多、水平最高、也最具影响力的两项合唱艺术活动。
  笔者曾有幸担任过世界合唱比赛的评委,并作为中国合唱协会的代表参加了本届世界合唱研讨会,对这两项活动有着亲身的体验。本文将从参与者的角度介绍这两项合唱艺术盛事;同时也阐述个人的观感与想法,以便通过这样的评介对今后参与这两项国际合唱活动的中国合唱团、合唱艺术工作者和爱好合唱艺术的人们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 世界合唱研讨会
  (WORLD SYMPOSIUM ON CHORAL MUSIC)
  
  “世界合唱研讨会”是在国际合唱联盟(INTERNATIOAL FEDERATION FOR CHORAL MUSIC)的监督和资助下,与主办国联手举办的最具世界声望的学术交流大会。它每三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行了八届会议。研讨会的内容主要包括:邀请世界各大洲最优秀和最具特点的合唱团在研讨会期间进行展示;举办多种专题的讲座和大师班;举办各国优秀青少年合唱团参加交流营――暨“歌唱桥”(SINGING BRIDGE);该研讨会还召集联盟会员对联盟的领导机构进行换届选举。
  在本届合唱研讨会上,每天早晨都由来自不同国家的指挥,引领所有自愿参加的与会者们进行热身运动或练声、排练,这就是所谓的“晨练”(MORNING SING),观摩这样的活动使人饶有兴趣,从中既可以学到不同的训练方法,同时还可了解各个国家的音乐风格与合唱作品。在排练场地,你也许会被周围那些“观众”在不经意之间所显现的视唱能力所惊倒,无论是多么难的乐谱、多么复杂的节奏都难不倒他们。但你也会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并非一般的旁观者,而是来自各个国的合唱指挥家、作曲家,或许是受到特别邀请来大会表演的合唱团员。难怪有如此表现!
  笔者认为该研讨会最值得称道的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不搞任何形式的比赛,注重合唱艺术的平等交流;第二、不设门槛,任何人都可自由地参与研讨活动;第三、交流的内容深入而广泛,只要你深入其中即可获得大量的信息。另外,研讨会的组织工作也相当出色,论坛的设计十分巧妙,引人入胜。日程的安排紧凑、服务周到。
  今年的国际合唱研讨会是在合唱水平非常高的北欧国家丹麦举办。因此,北欧五国:丹麦、挪威、芬兰、瑞典、冰岛的合唱艺术水平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一些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的合唱团也分别进行了精彩的演出。研讨会期间,基本上每天都有十几场为参会者免费开放的世界高水准的合唱音乐会在哥本哈根歌剧院、音乐厅和市内的各大教堂举行。这些音乐会展现出的不同的艺术风格、不同的传统理念、不同的创作手法;音乐会向你展示了合唱艺术的发展潮流与方向……聆听它们,就像步入视听博物馆,当你把它们都欣赏完之后,在你的头脑里将形成比较完整的世界合唱艺术的模板,而你将不自觉地与你自己所熟悉的中国合唱艺术模板进行比较,这种在取得完整概念与全方位感性认识下的比较,要比坐在屋子里研读总谱有趣、生动得多,从而有利于提炼更具有启示作用的观点。
  在研讨会上参与表演的合唱团规模都不大,通常由20至40人组成。大型作品现的音乐会则由几个合唱团联袂演出。这与中国合唱团动辄在60人以上的规模不同。你可以很容易地想到,小规模的合唱团在演唱时,更容易达到声音的和谐、统一、平衡。笔者曾在极近的距离聆听了挪威合唱团的音乐会,感觉就像融入了他们的队伍里,在伸手即可触及的距离内,声效是那样的清晰,相对于远距离聆听演出,他们所创造出的和谐与统一只能用极致来形容,而带给听众的则是另有一番洞天訇然开启的感受。
  晚间的合唱音乐会大都在市内教堂里举行,在那里欣赏音乐会可以加深你对西方合唱艺术的认知与理解。我们都知道,西方合唱艺术千年以来的发展,一直是以教堂音乐为基础的。从格里高利圣咏,到当代作曲家们创作的弥撒曲,合唱艺术已成为西方文化、宗教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教堂里超长的声音混响一定会对西方合唱艺术的演唱方法和声音观念有着直接的影响。高位置明亮的直声在那里演唱的效果极好,是最好的声音选择;而其他任何“放肆”的发声都会造成音响的混浊。在一场音乐会中,一首快节奏的福音合唱(GOSPEL)唱“糊”了,这不是演唱者们出了问题,而是音响环境造成的。(注:福音是黑人教堂中的合唱,也是在电影《修女也疯狂》中表现的那种合唱。黑人教堂一般建造历史短、规模不大,在那里的音响效果与欧洲历史悠久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大教堂里很不同。)
  20世纪初,当西方的合唱艺术传入中国时,她在这里遇到的是全然不同的文化土壤和发展环境。而合唱在中国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之后,她也被赋予了别样的风格。激昂是她的主要气质,群众歌咏是她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我国民族解放斗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合唱作为鼓舞民众的武器,以她不同于西方合唱的独特方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今天,在和平年代,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以合唱艺术表现人性、崇尚和谐、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当成为合唱艺术的主要功能。人民以歌咏的方式追求真善美、享受真善美。以往那种以“人多、声大”评判合唱水平高低的标准,已不能满足人民对于艺术审美的要求了。在越来越多的国际文化交往中,中国合唱如何与世界各国的合唱“对话”是我们在考虑的问题。
  会场中,来自世界各国音乐出版商所设立的声像图书展览,也是我们经常去倘佯的场所。在那里,你可以欣赏或购买极为丰富的合唱乐谱和音响资料――从古典到现代的合唱作品琳琅满目,令人无从下手。这与我们在国内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作品演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在挑选乐谱之余,我们还可以与一些国外的合唱作曲家聊上一会儿,交换一下名片或小礼物。据了解,由于版权保护得好,各个国家都有一些专门从事合唱创作、颇具实力的作曲家。他们在合唱写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成功率很高。在研讨会中的音乐会上,那些外国合唱团每唱完一首受到热烈欢迎的歌曲时,我们都能看到作曲家本人应指挥的请求在掌声中站立起来向合唱团与观众致意。作曲家在创作之后仍能与作品的演绎者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显示出创作与演绎之间密切合作、良好互动的情况。遗憾的是,此次参加研讨会交流营的中国合唱团,在演出中连续演唱了三首同一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并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时,作曲家本人未随团出访而丧失了向观众致意、分享成功喜悦的机会。这也恰好反映出我国作曲家与合唱团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合作不够密切的情况,是我们今后需要注意改进的问题。
  在研讨会中,除了欣赏到很多高水准的音乐会并参加一些讲座进行了业务方面“充电”,此次参会的又一收获则是在艺术观念方面的思索。对在不同环境中成长、发展的中外合唱艺术,其艺术理念上呈现出的巨大差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世界水平的合唱团在和谐、统一、平衡等方面所达到的标准,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对于合唱团的组织方式和训练方法,有了新的思路;对于合唱曲目的选择和表演方式,有了新的启示;总之,对于博大精深的合唱艺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从反思中国合唱艺术的角度,我认为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遗憾:
  第一,中国合唱缺乏有力的经济支持去争取在这个国际民间组织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获得更多的发言权。
  在本届的国际合唱联盟会员大会上,许多国家的代表都在积极地谋求担任这一国际民间组织的领导职务。仅就亚太地区国家来说,日本、新加坡、印度、菲律宾等国的代表都积极地参与了谋求国际合唱联盟副主席职务的竞选活动。由于在竞选这一职位时需要对国际合唱联盟会员大会表明你担任这个职务时所具备的能力,并做出一些具体的承诺。目前还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我们,也就无法站出来为中国合唱谋求这样的职务。遗憾之余令人感到宽慰的是,在这样的时刻,中国与来自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代表们团结在一起,大家力推香港的唐少伟先生再次连任了国际合唱联盟副主席的职务。但是,唐先生已连任三届副主席,下次换届时我们还应该有合适的中国人继续担任这个职务才好。
  与此相应,中国合唱在得到国际合唱联盟希望2014年与中国联合主办第九届世界合唱研讨会的提议时,无法做出明确的答复。
  2007年10月,国际合唱联盟主席卢普维希・布亚姆巴先生(LUPWISHI MBYAMBA,莫桑比克,原联合国非洲文化事务官员)在北京访问时就曾热切地希望中国能够主办2011年第九届世界合唱研讨会(现该研讨会已定于在阿根廷举行)。在本届的相关会议中,要求举办第十届研讨会的国家极为踊跃,有些的国家代表还提出可否将每三年举办一次研讨会的周期缩短为每一年半或两年举办一次。亚洲国家新加坡、日本等国也都提出要举办第十届世界合唱研讨会(日本刚举办过第七届研讨会)。在这种情况下,卢普维希・布亚姆巴主席仍然非常明确地表态,希望中国能够主办一届世界合唱研讨会。由此可见他对中国所持有的热情、友好态度。
  第二,中国合唱团热衷于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合唱比赛,但对合唱艺术的研究不够。要想稳步地推进中国合唱艺术的水平,不仅要出国参与比赛,也应重视与世界水平的合唱指挥、合唱艺术家展开学术交流。
  近年来,中国合唱团参加国内或国际各种合唱比赛的机会越来越多。毋庸置疑,参加比赛是展示自己,向他人学习的良机。每一次与高手“过招”都是合唱团经受锻炼,提高自己的机遇。但是,中国合唱的历史毕竟还短,与世界合唱的发展状况也很不相同,这些都导致了中国合唱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唱在形式上的形似,在理念上却貌合神离。当我们看到了某些中国合唱团在世界合唱比赛中与世界合唱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时,你会感到,这些合唱团的参赛是具有一些盲目性的。他们没有充分地理解比赛要求,不了解评判标准,不知道其他国家的合唱水平,不能做到知己知彼。以这样的状态赴赛,其实是胜算无几的。过去,我们对于合唱艺术缺乏全面的了解和研究,把合唱看得太简单了。现在,当我们认识到合唱是提高修养、加深造诣、陶冶情操的一门高深艺术;是一项既能够愉悦自己也带给别人精神享受的高雅文化。我们就要学习更好地掌握合唱的艺术要求和表现规律,加强与世界各国合唱艺术的交流与研究,在理念上达到与世界合唱艺术同步的标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参赛就更有意义,也更能够抓住机会去了解和把握世界合唱发展的脉络。
  第三,在世界合唱研讨会上,各国作曲家参会的人数是很多的,可我们却没有看到中国作曲家的身影,当前中国合唱创作的匮乏使得中国合唱的发展处在瓶颈状态,这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作曲家们对合唱创作的远离,使得他们对合唱的理解和创作技法脱离了世界合唱艺术发展的潮流。现在,我国能够写好合唱作品的作曲家已寥寥无几,我们的作品在世界合唱的比赛与交流中也显现得手法简单、陈旧,不能给合唱团提供多声部的丰富层次,以及音色的多彩变化条件。记得在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结束后,我与中国合唱音乐创作大师瞿希贤先生谈及了中国合唱作品在世界合唱比赛中尽处下风的状况,她曾为此发出了“感到无地自容”的感叹。2007年,我们在天津举办中国合唱创作论坛时,著名作曲家陆在易先生也在观看了第七届世界合唱研讨会的部分录像资料后说,“我感到很震撼!我们作曲家也要学习。”
  几乎所有参加过世界合唱研讨会的同仁们都曾表示深受触动。因为,我们看到了中国合唱水平与世界合唱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看到了合唱艺术艺海无涯的面貌。但我们也知道,虽然,在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每个人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可是,只要大家都能够尽微薄之力来推动中国合唱的不断进步,中国合唱的发展前景将是灿烂而光明的。我们由衷地希望将来能够在中国举办一届世界合唱研讨会。因为,这将是中国音乐界和民众重新审视合唱艺术的时刻,是使中国的合唱工作者和爱好者都有机会来学习和了解合唱艺术深邃的时刻。
  
  第二部分 世界合唱比赛
  (THE WORLD CHOIR GAMES)
  
  世界合唱比赛是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合唱赛事。其原名为合唱奥林匹克(CHOIR OLYMPICS),最初由国际合唱联盟的一个分支机构策划、组织。由于这项比赛开启后显现出强烈的商业动机与国际合唱联盟创建的宗旨有着巨大的差异,国际合唱联盟与这项赛事的组织者后来分道扬镳。现在,世界合唱比赛的组织者为总部设立在德国的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INTERKULTUR)。
  世界合唱比赛自2000年开办以来,已成功地举办了五届。这五届比赛的地点分别为:奥地利林茨、韩国釜山、德国不来梅、中国厦门、奥地利格拉茨。中国合唱团从第一届世界合唱比赛起就参与其中,并在以后的每届比赛中都有团队参赛。2006年7月,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在我国福建省厦门市举行,这届比赛得到了来自60多个国家合唱团的重视和响应,共计约两万人参加了这个世界合唱的盛事。开幕式上,中国国务委员陈至立宣读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贺信。而当159个中国合唱团与数量约两倍的317个外国合唱团在赛会的26个组别(另有一个非参赛组)中竞技时,不同音乐风格、不同表现手段、不同创作技法和不同合唱理念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同时,这届比赛也更加强了中国合唱团对这项赛事的熟悉和认识。
  刚结束的第五届世界合唱比赛,在欧洲最富于音乐传统的国家奥地利举行。参赛的便利让更多欧洲国家高水平的合唱团前来参赛。同时,非洲和亚洲一些国家的合唱团也在本届比赛中有着出色的表现。一位担任评委工作的中国同行对我说,这届比赛参赛者的水平高、竞争激烈,给评委工作增加了难度。值得高兴的是,中国广州的童声合唱团和香港的青少年男声合唱团捍卫了他们在这个比赛中的荣誉,再次夺得他们所在项目组的冠军。而朝鲜、南非、印度尼西亚和欧洲的一些合唱团则向世界展示了他们在合唱艺术方面的精湛技艺和超群的实力。
  世界合唱比赛的评判工作紧张有序,而且也尽量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其评判系统(EVALUATION SYSTEM)对中国合唱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世界合唱比赛组委会对评委的遴选非常严格。首先,为了保证评判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所有评委都必须是从事合唱艺术工作的专家。这其中,第一考虑的人选当属合唱指挥家。其次,也有少数在合唱创作方面有成就的作曲家或合唱团的声乐指导。由于评委们分别来自于世界的几十个国家,所以,是否能说英语也是组委会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评委的人选由组委会的专门机构和艺术总监最后确定,主办国不能干涉这项工作。在实际的评判工作中,同一个国家的评委是不能够在同一个组别进行工作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评判的结果尽可能的公正。
  世界合唱比赛的评判系统,其最大优点是细化和量化了评分标准,用评分标准去衡量合唱团的表现。这就比我们国内通常依靠经验和感觉去打分更准确,更理性,也更公平。还要说明的是,每一场比赛结束之后都要先召开由评判长主持的评委会。在这个会上所有评委的评分都会被公开,而且,如果有人打了过高或过低的分数就要向大家说明理由。对于与其他人的分数有过大分差的情况,评委会允许评委更改自己的分数,但更改后的分数不能与其他评委的评分产生高低位置的变化。这样的评分方法虽然增加了评委的工作量,但这也保证了评判的准确性。合唱团在最后获得颁奖时也会得到评委会所有评委详细的分数表,通过它们,合唱团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可以以此为依据来继续提高演唱的水平。
  随着2010年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已定于在中国浙江省绍兴市举行,众多中国合唱团一定会踊跃地参加这届比赛。但从以往的情况看,有些问题是将要参赛的合唱团应该引以注意的。
  1.对比赛要求的了解
  许多中国合唱团在报名前并没有仔细的研究过这项比赛的规则和条件。例如:参加比赛一共要唱几首歌?有几首必须是无伴奏合唱?又有几首必须用外文演唱,各个组别分组的要求是怎样的,哪些组别是真正适合这个合唱团参加的?等等。
  2.对分组要求的理解
  有些中国合唱团仅仅因为人多就报名参加混声合唱组的比赛,而那些少于36人的合唱团就报名参加混声室内合唱组比赛。其实,这两个组要求演唱的风格、方法、作品等都有很大的不同。还有些合唱团的参赛曲目与所在组别的要求不符。如:在民谣组唱《大江东去》、在宗教音乐组唱《大青藏》。这些都会引起国际评委的异议,也是影响合唱团成绩的原因之一。
  3.对参赛作品的选用
  中国合唱创作的匮乏对中国合唱团在世界比赛中的影响很大。而且,众多合唱团在国内外的合唱比赛中演唱相同的曲目早已经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也是世界合唱比赛中成为某些外国评委的笑谈原因。因为,演唱优秀的作品是比赛成功的必备条件,有条件的合唱团都应该为参加这样大规模和高水平的国际赛事做好专门和充分的准备。在国际童声合唱比赛中,我国的童声合唱团拥有着骄人的成绩,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演唱的作品有效果、有难度、有水平。
  4.对评分系统的研究
  应该说,世界合唱比赛的评分系统较为合理,它对合唱艺术水平的发展有导向作用。近几年,中国国内的一些合唱比赛已经借鉴或引入了世界合唱比赛的评分办法,其用意就是在于使参赛的合唱团知道,哪些方面会影响合唱艺术的表现,哪些方面又是提高合唱水平的要点。如果哪些参加世界合唱比赛的合唱团不认真研究它的评分系统,就是在打无准备之仗。
  5.理念更新最重要
  西方的合唱经过了千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立且深邃的艺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的对位、复调、和声等西方作曲理论和在合唱发展了六百年之后出现的交响乐,现在都已成为了全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唱艺术其参与者的众多不能使它变得浅显。中国合唱在过去百年的发展中,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有着它的重要贡献。但中国合唱还需要继续深入和全面的发展。要赶上世界的潮流,同世界各国的合唱接轨;要使我们在地球村里和世界各国人们唱着共同的合唱,我们就必须虚心学习、认真研究、勇于实践。
  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正处于迫切而又任重道远的阶段,山高水远,更需所有热爱合唱艺术的人们一起努力。而提高它的水平,就是丰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使人们得到更多的真善美,也就更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整体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的提高,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发展合唱艺术也使我们和世界各国人民寻求到友谊的桥梁。让我们更加努力,用我们优美和谐的歌声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蓬勃: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赵卓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