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中国英语教育名家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研究】
 

【中国英语教育名家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3 16:05:25 影响了:

  摘 要:本文通过对30位中国英语教育名家所撰写的回忆录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这些学者在学习英语时所使用的策略,发现他们除了运用其他成功者所常用的策略外,还特别偏好主动阅读和背诵这两个策略。
  关键词:学习策略 中国英语教育名家 主动阅读 背诵
  
  过去20多年来,外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兴趣有了很大的转变。由于受行为主义学说的影响,过去的外语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的“如何教”的问题上。他们关心的首要问题是哪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外语产生的作用最大,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Rubin(1975)和Stern (1975)在大量观察之后首次指出“好的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过程中采取了一些特殊的策略来帮助自己学习和掌握外语。此后,外语研究领域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即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在这些领域中,学生的学习策略引起了许多致力于外语教学和研究者的兴趣。
  
  一、 学习策略的定义与分类
  
  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使自己的学习更为有效、更为自主、更为有趣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Oxford, 1990)[1]。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学习策略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根据使用者来分,可分为成功学习者和不太成功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根据运用的领域,则可以分为语法学习策略、词汇学习策略、阅读策略、写作策略、听的策略、说的策略等等。O’Malley等通过调查研究,将学习策略分为三类,即: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Anderew Cohen 则把学习策略分为语言学习策略和语言使用策略。此外还有不少语言学家也对学习策略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在众多的分类中,“迄今为止最具综合性的”或许应该是美国应用语言学家Oxford(1990)提出的学习策略分类系统(Ellis, 1994)。Oxford(1990)根据与所学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是指直接参与目标语学习的策略,并要求对语言进行大脑处理(1990);而间接策略则通过注意力集中、计划、评价、寻找机会、控制焦虑、增加合作和移情等手段为语言学习提供间接支持(1990)。直接策略又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记忆策略是用来记忆、复习新信息的;认知策略是用来理解和产生语言的;补偿策略使学习者在新语言知识有限的情况下能够运用新语言。间接策略又分为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元认知策略是用来帮助学习者协调自身的学习活动和认知处理过程的;情感策略是用来管理、规范情绪的,尤其有助于学习者积极参与语言学习所需的自信心和毅力的培养;社交策略提供了更多的交互作用和移情上的理解,是与其他学习者合作学习的策略。这六类策略又进一步分成各种小策略(见表1)。
  
  (资料来源:Richards J. C. & C. Lockhart, 2000)
  在Oxford (1990)分类的基础上,本文收集了30位中国英语教育名家在一些影响力较广的杂志上发表的回忆录以及介绍自己学习英语经验的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定性定量分析,力图发现这些名家在学习英语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并回答以下这两个问题:
  (1) 这些英语教育名家在学习英语时经常使用哪些策略?
  (2) 这些英语教育名家使用的学习策略与西方学者提倡的策略有何异同?
  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对那些正在为英语学习犯愁的学习者有所帮助,使他们从这些教育名家的学习策略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并将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以提高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
  
  二、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涉及了陈德彰、戴炜栋、杜学增、桂诗春、何兆熊、何自然、胡明扬、胡壮麟、黄源深、金莉、李观仪、李树德、刘炳善、刘海平、刘润清、陆谷孙、陆建德、马登阁、秦秀白、秦亚青、孙俪、陶洁、汪福祥、王守仁、王宗炎、徐盛桓、姚小平、章振邦、赵世开以及赵一凡①等30位著名英语教授。这些教授都在《外国语》、《英语学习》和《英语知识》等影响力较广的杂志上发表过回忆录或介绍过自己学习英语经验的文章。
  之所以选择这些名家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学者普遍是在国内这个大环境下学习英语的,这与我国大多数学生学习外语的环境基本上是相同的。另一方面,这些学者在学习外语时所处的环境又各具有特殊性。在各不相同的小环境中,他们在学习策略使用上所表现出来的共性,无疑具有不同寻常的代表性。他们使用的较为普遍的策略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其他一些成功学习者不同的是,这些名家一直都在从事英语教育活动。换言之,他们还都一直在学习和使用英语,也一直都在使用英语学习策略,并对其有效性作出自己的验证和判断。因此在他们为帮助现在的学习者学习英语而特地撰写的回忆录中提及的策略必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和实用性。
  2. 数据收集及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共有三处来源。一是《外国语》2002年第一期到2004年第二期之间刊登的各名家的回忆录;其他两个来源则是这些名家在学者论坛中发表的介绍自己学习英语的经验的文章(《英语学习》2003年第三期到十一期,《英语知识》2003年第八期)。本研究的数据只涉及到三种刊物,不仅是因为这些杂志在英语学习者中影响较广,同时也因为在1990―2004年期间,只有它们介绍了中国英语教育名家学习英语的经验。
  有些名家的文章出现过多次,如:《英语学习》2001年第10期曾简单地介绍了桂诗春教授的英语学习经验,而在2004年第1期的《外国语》上,桂教授详细地介绍了他的英语学习经历。在数据收集时,只把《外国语》上的这一篇文章包含在内,以确保每一名家在数据中都只出现一次。
  在完成数据收集之后,根据Oxford(1990)的学习策略分类对这些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如戴炜栋教授在文中写到:
  入(大)学时,我对英语一无所知。然而,怀着不甘落后的冲劲和对英语学习日渐浓厚的兴趣,我刻苦钻研,发奋努力,利用课余饭后、睡前等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英语。记得我先阅读中文报刊,然后抱着收音机听英语节目;把自己能找到的英语报刊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开始时一份报纸要看很久,自己硬是查遍所有不认识的词,就这样,阅读的速度渐渐提高,困难渐渐减少。我在第一年内就几乎读完了当时图书馆内所有的英语简易读物。一年后我成为全年级数一数二的好学生。为此,我受到许多次直接和间接的批评,说我不讲政治,不关心政治,在走白专道路。这些批评在一年后才慢慢减少。[4]
  根据Oxford(1990)的学习策略分类法,很显然,戴教授在学习英语时用了认知策略(通过阅读和听来建立输入输出)。同时也运用了补偿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自我计划和管理学习)。
  在对其他的数据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进行了定性分析后,笔者又运用数据统计社会软件包(SPSS)对所有的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
  
  三、 研究结果
  
  3.1 中国英语教育名家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情况
  30位中国英语教育名家的学习策略使用的频率及百分比见表2。
  
  比起其他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表2中这些名家的策略使用频率显得有点偏低。这主要是因为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均是名家关于英语学习的回忆录。换言之,在动笔之前,他们并没被要求详细地描写自己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所有的策略。因而在撰写回忆录时,他们很有可能只是强调自己认为对英语学习最合适最有效的策略,从而忽略了其他一些显得较为次要的策略。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些教育名家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最常用的学习策略是认知策略(35.05%)、记忆策略(23.93%)、元认知策略(17.09%)和补偿策略(11.97%),最不常用的是社交策略(7.69%)和情感策略(4.27%)。
  这个结果表明:这些英语教育名家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和其他成功学习者具有很多的共同点。Rubin和Thompson(1994)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好的语言学习者会寻找适合自己的策略并会自我管理学习。表2也表明这些名家也都经常使用自我计划和管理这个元认知策略。例如:刘润清教授在高中时学的外语是俄语,上了北外英语系后,一切都要从头学起。由于英语和俄语在发音上有很大的差别,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从来没被困难吓倒过。为了练好语音,他“把周末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对着镜子练发音,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嗓子都练哑了”。
  Rubin (1975)经过研究发现,好的语言学习者总是把握每一个机会来操练所学知识。本研究中的这些名家也不例外。如:为了提高口语能力,赵世开教授组织了一个英语会话的社团Parrot Club,每周开展一次活动。而何自然教授则天天同几位教授用英语对话,同时每天主动给他们交一份英语作文或课文的书面复述。
  3.2 中国英语教育名家在策略使用上的独特性
  与西方学者提倡的学习策略有所不同,本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这些英语教育名家在策略使用上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3.2.1 主动阅读
  在这些英语教育名家所使用的众多策略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立输入输出结构这一认知策略。30位受试者中有23人用了此策略。而这23人都毫无例外地通过大量的主动阅读来建立输入结构。例如,戴炜栋教授和秦秀白教授都是在上了大学后才开始学习英语。为了学好英语,他们俩都花了很多时间在主动阅读上。戴炜栋教授在入学后“利用课余饭后、睡前等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英语”,“把自己能找到的英语报刊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在第一学期内就几乎读完了当时图书馆内所有的英语简易读物”。秦教授则在入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读了30本英语简易读物,几乎每天读一本”。孙俪教授则在7岁开始学习英语,高中开始阅读英文小说《西线无战事》,此后,就养成了阅读英语作品的习惯。
  大多数名家都承认使用这一策略获益不浅。如赵世开教授在文中明确表示对他“学习外语最有帮助的是大量阅读”。秦亚青教授同样也指出“学习英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大量阅读,单凭几册课本是学不好英语的。只有在一丝不苟地吃透精读课本的同时,不求甚解地大量阅读,才能培养语感,锻炼英语的应用和思维能力”[10]。
  3.2.2 背诵
  除了大量的主动阅读外,这些名家在学习英语时还使用了一些记忆策略,如背诵。47%的受试者都使用了此策略。例如,刘炳善教授进了大学后背诵了很多自己喜欢的英文作品,如“The Vicar of Wakefield”“Pride and Prejudice”和“Parables”等。孙俪教授则每天在课外花相当多时间来朗读与背诵所读课文。而何自然教授则把学过的课文都背下来。
  这一结果也许会使一些西方学者难以理解。许多西方学者都曾指出:作为语言输入方式的背诵,对语言学习帮助甚微[11]。因此,很多西方学者都有意或无意地忽视背诵这一策略。从表1也可看出,在Oxford(1990)的学习策略分类法中根本没提及“背诵”这一记忆策略。
  在本研究中,背诵这一策略的高频率使用或许是要归于中国文化的影响。由于受孔子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学者都比较崇尚一些权威作品。因而在学习中都比较喜欢用熟诵文章的方法。不管这些学者使用此策略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背诵来学习英语的这14位教授都坦言这一策略使他们受益非浅。章振邦教授在文中写道:“通过(背诵)这些范文,我扩大了积极词汇量,加深了语言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文章的起承转合以及如何联句谋篇……”。孙俪教授则称“读背活动应当是培养语感(Sprachgefu)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我来说,则可能是非常合适的方法,至少是个人喜欢的一种方法”。
  
  四、 启示
  
  应当承认西方学者提倡的学习策略对我国的外语学习与研究起到了不可抹杀的作用,它们不仅为我国的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背景,而且对我国的外语教学起着指导作用。但从本研究的数据分析与结果中也可看出:并非所有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都适合于我国的状况,因而我国的外语教学不应盲目崇尚西方。正如前文所言,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背诵对外语学习毫无用处,而本研究结果则表明背诵有助于培养中国学习者的语感。因此,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不应彻底抛弃这一策略,相反,应该对其加以正确地运用。换言之,中国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应当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
  根据以上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教学启示:
  (1)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背诵不应彻底抛弃。这不仅仅是因为背诵是我们民族传统的读书方法,还因为背诵既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英语写作能力,又有利于明义理、谙真谛。这里提倡运用背诵这一记忆策略,我们并不是要求学习者花大量的时间去死记硬背词典或课文,而是希望学习者在理解的前提下选择一些比较好的文章,如:教材中的脍炙人口的诗辞篇章、情文并茂的科普小品、微言大义的精彩论说等。
  (2)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对于外语学习而言,大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博览群书不仅有利于我们扩大词汇量,而且还能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可惜现在有些学生的学习急功近利,在学习外语时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做模拟题过级上,不肯扎扎实实主动地进行大量的阅读,这种学习方法实在是不可取。
  (3)教师应当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个人的兴趣对于英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本研究中,绝大多数的名家都说自己对英语极感兴趣。有几位名家如胡壮麟教授虽然刚开始学习英语时一点也不感兴趣,但在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后,就喜欢上了英语。因此,教师应该及时肯定学生的语言学习上所取得的成绩,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
  
  五、 结语
  
  对中国英语教育名家的策略使用研究表明:与其他的学习成功者一样,这些名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使用了多种策略,但他们在运用策略上又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他们所使用的策略对于现在的英语学习者还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当然,本研究也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如果能有更多的受试教育名家,或者若能对这些名家进行面对面访谈,相信他们所使用的策略必将会更丰富。
  
  注释:
  ①所有的名家均按姓氏拼音排列。
  
  参考文献:
  [1]O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539-539.
  [2]O’Malley, J.M. & A. U. Chamot. 1990.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Oxford, 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1990.37-151.
  [4]Richards, J.C. & C. Lockhart. 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63-66.
  [5]Rubin, J. & I. Thompson. How to be a More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 [M]. 2nd ed. Boston: Heinle. 1994.
  [6]戴炜栋. 风雨沧桑四十年――英语教学往事谈[J].外国语,2003,(3):12-15.
  [7]董卫,付黎旭. 背诵式语言输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 外语界,2003.刘润清.
  [8]秦秀白. 不解之缘 苦斗人生[J]. 外国语,2003,(3):16-20.
  [9]秦亚青. 英语专家如是说[J]. 英语学习,2001,(12):1-1.
  [10]孙俪. 回忆我学习英语的过程[J]. 外国语,2004,(2):50-58.
  [11]章振邦. 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 外国语,2003,(4):1-6.
  [12]赵世开. 学习外语的漫长道路[J]. 外国语,2002,(5):10-15.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