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1500【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用能力】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1500【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用能力】

发布时间:2019-01-13 16:24:20 影响了:

  摘 要: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用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交际能否顺利进行。然而,当前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语用能力低下,交际能力薄弱。本文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培养和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用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语用能力 外语教学 文化输入
  
  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如何把学习者已掌握的语言结构和有关的文化知识用在交际实践上。这决定了语言教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语言知识的传播和语用能力的培养。然而,研究表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不成正比,语用能力令人担忧。学生学习英语只是记住单词和短语的用法、了解语法和篇章结构,但对于所反映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行为却不甚了解。这说明,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如何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用能力,是英语教学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
  
  1. 语用能力的含义
  
  语用能力的培养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语用能力可以理解为,识别语境并在语境中准确地理解别人和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能力。基于语用语言学和社交语言学的分类,Leech(1983)认为,语用能力可以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前者是以语法能力为基础,不仅包括正确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且包括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形式以实施一定的交际功能的能力。后者是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常涉及到谈话双方的身份、语域、话题熟悉程度等方面,是更高层面上的语用能力。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其中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语用能力直接影响着表达与交际,决定着交际能否顺利成功的进行。
  
  2.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用能力现状
  
  2.1 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
  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不成正比,语言能力强的人,语用能力不一定强。许多学生虽然学习了语言、语法、词汇并有相当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但并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因此,即使学生的语言基础十分扎实,但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中,仍然会出现语用失误,这其中包括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由此可见,语用能力是不随语言能力的提高而自然提高的。
  2.2 语用能力低下的原因
  当前,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无法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流。一部分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掌握的词汇量不大,语法知识欠缺,能够用书面语言表达一些简单的思想,但一旦用口语来陈述,往往套用汉语的模式,错误百出。另一些学生虽然语言基础知识较为扎实,能够比较流畅地用英语表达,但由于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口语表达中仍出现语用失误,使交际受到影响。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实际的英语语用能力如此低下呢?经过仔细分析,以下两个因素直接导致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用能力低下,从而导致交际失败。
  2.2.1 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大学外语教学实践中,由于片面追求考试的过关率,教师基本上都把精力和课堂时间用来讲解单词、短语,解释疑难句子,分析文章结构并训练单词和短语的用法。单纯强调语言要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忽视了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忽略了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造成学生语用意识薄弱、语用能力低下,交际时经常失误。
  2.2.2 学生自身的因素。一方面,一些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薄弱,英语语法知识不全面、词汇量欠缺,这严重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和运用。另一方面,教材内容偏于“严肃”,教师讲的枯燥乏味,学生也听的没精神。课堂上毫无效率,课外更缺乏必要的阅读与操练。英语语言的惯性思维和反应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再加上对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知之甚少,英语语用能力也难以得到培养。
  
  3.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
  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把教学观念从“以语言基础为本”向“以语言运用为本”转变,处理好语言基础与语用能力的关系,将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的讲授结合起来。既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更要测试实际应用能力,引导教与学向着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的方向发展。
  3.2 调整课程设置,选用合适教材
  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各高校可增设西方国家人文风情、地理概况及历史等有关方面的选修课,并对选修学分做出规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选用的教材应体现思想性、时代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所选用的口头和书面语言材料以及语言情景,要与当代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结合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符合涉外交际实际需要。
  3.3 提高教师自身的语用意识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语用知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语用能力的高低。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语用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教师自身掌握了基本的语用知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渗透语用意识,以及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本人应该经常阅读一些时代感较强且较为流行的反映英语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艺术、风土人情等内容的报刊资料,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同时,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国内外进修研讨的机会,加强语用能力的培训。
  3.4 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3.4.1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语用语言意识和社交语用意识。以避免这两方面的失误。教师可以将语用学的基本内容,如语域、语境、语用失误,逐步灌输到词汇教学、话语教学中去。教师在讲解句式和词语时,一定要结合语境,切忌把句子和词当作孤立、抽象的语言单位来对待。如果学生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教师应该及时指出错误并予以纠正。例如:学生如果乱用“cheers,toast,bottom up”,教师可以立即指出并说明这三个词都可以用于祝酒的场合,但三者又有所不同。“toast”常用于宴会等正式的场合;“bottom up”则可以用在诸如酒吧、小酒馆之类的非正式场合,而“cheers”则没有严格的限制。
  又比如:在口语课上
  Teacher:How about Tom?
  Student:In my minion he is not the man whom we desire.
  这个学生的回答并没有错误,只是太正式了。其实在口语课这种轻松活泼的课上,他只需要简单地回答“I don’t think he’s the man we’re looking for.” 或者“Afraid he’s not our man.”就可以了。此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什么是语境,在不同的语境下如何使用恰当的语言。
  3.4.2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导入文化知识。语用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文化知识的传授。文化理解和文化比较是外语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因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人们说话的方式或说话的习惯也有差异。外语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词汇、语法等语言结构的语言教学,也要重视文化方面的语用教学,减少和避免语用失误。隐含在语言结构里面的各种感情、联想、搭配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和一些语用原则必须列入教学内容。学生只有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才能越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语言。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中英的文化差异。
  例如:一个中国学生和一位美国人在公共汽车上
  Student:Granny,please sit here!
  American:(Embarrassed).
  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不一样。中国人觉得称呼“老人家”,“老奶奶”是表示尊重,乐于接受这种称呼方式,而西方人对年龄很敏感,不愿意让别人认为自己老。虽然中国学生是出于好心想给这位美国人让座,但是不当的称呼方式使得对方非常尴尬,因而交际失败。
  3.4.3 利用多种有效途径提高语用能力
  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英美的原声电影和录像,英文广播,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其内容丰富生动、富于变化、语言真实地道,有利于学生听力和口语的提高。
  积极举办有关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知识讲座、竞猜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英美现代文学作品和英文报刊,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认识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和制约。
  充分发挥外籍教师的作用。组织学生参加有外籍教师参与的英语角、英语晚会等活动,通过与母语为英语的本族人进行交流,学生可以直接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4. 总结
  
  在外语教学中,加强大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了许多语言学家、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人们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需要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把文化与语言结合起来,把传授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融为一体,这样才符合外语教学的规律和目标。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叶邵宁,滕巧云.英语教学与语用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3,(6).
  [4]任玉琴.大学生语用失误现象调查与教学对策[J].嘉兴学院学报,2005,(9).
  [5]Leech G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 London:Longman,198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