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如何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如何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发布时间:2019-01-19 03:45:49 影响了:

  一、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感情的载体。要培养学生的感情,前提条件是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感情的载体。过去的课堂教学,学生似一只容器,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东西。可以说,学生只能“听”懂,而不能“读”懂。长此以往,学生的感情只能处于压抑状态,从而,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自主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因此,我们改革课堂教学还应做到“课文不读熟不开讲”,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感悟。所谓“以读见悟”,我们要将课堂上读书、思考、积累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杜绝学生配合老师上课的现象,形成老师主导的教学氛围。当然,老师的主导应以形象思维为支撑,如简笔画、即兴表演、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等等。一旦学生看出作者所描绘的情境。自然就领悟了表现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自然而然地也就培养了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二、重视写字教学――字能写“情”。众所周知。文字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交际需要产生的,是划分民族文化的根本界限。因此,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人民族心于写字之中,同时也铸就了学生的民族之魂。“提笔即是练字时”,人能写字,字也能写人。语文老师要重视写字训练,其他学科的老师也应重视。训练时必须严格认真,一丝不苟:还要注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尤其要从低年级抓起。值得庆幸的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十分重视写字的训练,其编排体现了小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及汉字本身的构造和使用的规律,目光睿智而深远。作为一名教师,在写字教学实践中也深深体悟到,在让小学生掌握书写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开发了他们的认知潜能,接受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学习了用汉民族特有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看待客观与主观世界。因此,笔者认为,学生认真练好了字,便可以说是尊重和热爱民族文化,反之,连字都写不好的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又从何说起呢?
  三、充分发挥教师、教材的育情功能。现行苏教版的教材编排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高尚的民族气节、壮丽的山河、祖辈的光荣历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等都寓于课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让学生真切体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我在教学中曾尝试过,效果较为显著。如:描绘祖国壮丽山河名胜古迹的课文,我往往要求学生边听老师用语言文字描述,边听音乐发挥想象,仿佛在神游佳境,获得赏心悦目的喜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情怀:同样,叙事写人、写动植物的课文,我也是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物我两化的境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及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就油然而生了。
  四、注重口语交际及语宫的积累。口语交际能力是对母语掌握情况的反映,热爱祖国语言和优秀文化贵在积累。“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匪浅。”千古流传的精美诗文体现了汉民族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方法体系等整个文化体系。而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的旺盛期,我们应趁他们黄金时期多背一些经典的诗文佳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是大有裨益的。我们使用的教材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个练习中,都安排了“熟记成语”、“读读背背”之类的积累,六年下来,学生除了讲读课文外,就可多积累七百多个成语,近百篇诗文。《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了课外阅读的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会吟”;“胸藏万汇凭吞吐”正是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把这项工作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定能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局面。其实,学生在口语交际、背诵积累的时候不正接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熏陶、优秀文化的渲染吗?
  五、开辟多种渠道,尽情抒发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我们可以常开展参观访问、组织办报活动、演课本书剧、开故事会、背诵诗文比赛、搜集门票、汇编资料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吸收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及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