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有限的时间创造无限的价值: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有限的时间创造无限的价值: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9-01-19 03:51:36 影响了:

  教研过程:   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简单一点说,所谓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听、说、读、写这四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关系一直难以协调:一方面,有的语文老师不注意语文能力的培养,陷入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误区;也有的老师认为要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只有多读多写,结果忽视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对语文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训练,可以说是既无明确的目标,又没有一定的体系。自然,其训练也就很难落到实处。事实上,听、说、读、写四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听说是读写的基础,读写是听说的规范,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何让学生学会听说?怎样帮助他们说得规范? 我们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在上学期初就此问题展开了教研,首先经过讨论,把培养的重点放在了听说上,想利用听说这一基础促进读写的发展,从而达到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又考虑到长时间的让学生去听去说,可能学生会厌烦,效果会不佳,大家共同商议,决定利用起讲课前的3―5分钟,这一段时间学生的思维常常处于紊乱和亢奋的状态,一时难以进入课堂教学的活动序列。如能很好的利用起来,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确立了“课前学习”的基本模式
  (一) 训练形式――你说我评
  每次语文课前,先由一位学生单独发言或演讲,每生限时2分钟左右,再由另一位学生评价。整个过程都需要教师引导和督促,可能花3分钟左右。 (学生发言一律用普通话,并按座次顺序进行,学生每学期一般可有4次以上训练机会。)
  (二) 训练目标――提高能力
  A、说
  1、说话应充满热情;
  2、须用普通话表述或朗读;
  3、语言应具有条理性、连贯性、准确性、简洁性和灵活性;
  4、说话方式自由选取;
  5、可灵活运用肢体语言。
  B、评
  1、说话是否连贯、得体;
  2、语意是否明确,中心是否突出;
  3、是否落落大方,彬彬有礼。
  (三)训练内容
  自我介绍、精彩片段作文、知识介绍、故事笑话、每日新闻、观或读后感等。
  (四)训练过程:
  七年级新生的训练从“自我介绍”开始。要求说话的学生必须在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优点、缺点、习惯、理想等不同方面给其他同学以明确的展示,指导学生课前写好发言稿。上课演讲时允许参照演讲稿
  进入八年级后,演讲的范围有所拓展,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和形式进行演讲,他们仍然可以在课前作好演讲准备,但上课发言时必须脱稿。
  到了九年级,则重点训练学生即兴发言或组织学生论辩。
  在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首先判断别人说得怎么样,再想想好在哪里?差又在何处?然后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好?为什么差?由最初的印象入手,让学生在“听”中“想”,在“想”中“评”。从形式到内容,由现象到本质,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作出评价。
  二、实施“课前学习”的可行性
  第一、 对演讲的学生而言,因为演讲的过程是把思维经过整合并进行表述的过程,它要求演讲者组织语言迅速,表情达意准确。因此,演讲者为了尽量圆满的完成任务,他就会去广泛地搜集材料,时时留心听、仔细看、用心找,然后再对拥有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抓住中心,再选用较为准确、生动的语言,力争做到条理清晰,上下贯通,内容和感情符合实际,最后能将自己的看法准确的表达出来。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观察一人、一事、一景、一物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他人、他事、他景、他物联系起来,产生联想,在头脑中构成较为广阔的生活画面,使他们观察事物的层次更上一层。引导学生把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进行纵横比较,让他们养成捕捉生活细节的习惯。这样,学生的观察力、归纳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然就得到了训练和加强。
  第二、对评价者来说,“听”是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是对听觉器官中的语言信息的分析、理解和记忆。在听人家发言的过程中,边听边思考,力求听明白,听准确。随着演讲者语言的进展,思索各语句、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发言内容的重点,抓住演讲关键之所在。努力分析某些隐藏在语句结构底层的真实意义,即分析话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听清了对方的看法或评论,就能帮助自己提高认识,使自己逐步学会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同时,每次课前听其他同学的演讲、发言,完全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两条可供写作的素材,帮助自己加强作文材料的积累。坚持一学期后,很多的学生就逐渐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内容丰富的作文资料库,这无疑使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课前学习”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课前学习”强化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力,学生在发言过程中,经过教师的启发,自己的主动思考,发现并提出一些疑问。比如,考察演讲内容的因果联系,比较不同演讲方式方法的优劣,验证演讲者所持观点的正确与错误,或者就演讲者所提的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发现、探索,通过假设、证明来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此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或者运用联想,促使学生在“听”与“说”中由此及彼思考,有意识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有一条路子,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路子,这条路,好作者是决不会乱走的。”学生发言的时候,就得有这个思路,他就得去注意第二句和第一句之间应该怎样衔接,第三句又该怎样和第二句衔接,……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养成思考的习惯,形成严密的语言逻辑,那作为智力核心的思考力也才能得到有益的发展。同时学生思考问题的准确性、条理性、敏捷性也将大大增强。因此,“课前学习”活动只要能长期坚持,学生的认识能力必将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定会增强。这样,他们所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常常能做到内容充实、具体,而且往往见解独到,认识颇为深刻
  这近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前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听、说,让学生写作能力显著提高,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判断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换言之,“课前学习”达到了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效果。
  近一年来,“课前学习”经历了一个由较简单走向较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是有意识指导学生多积累事实,教给他们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中去提取写作的原材料,在平常一点一滴听、说、读、写的训练和积累中,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