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活跃英语课堂的的游戏 [关于课堂活跃的定位问题]
 

活跃英语课堂的的游戏 [关于课堂活跃的定位问题]

发布时间:2019-01-24 04:07:04 影响了:

  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是重视人的个性的最好体现。因此,我们呼吁通过完善课堂,关照学生的个性体验,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创造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必须实现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已经成了共识。然而民主并不等于教师撒手不管,放纵学生,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相互借鉴与批判,以求得思维碰撞和心灵沟通。
  然而,笔者听课遇到一些这样的现象――
  一节课,必定要设计学生讨论的环节。讨论时,学生情绪高昂,扯着嗓门吆喝;更有的课,学生起哄声绝不亚于明星出场。而教师也往往面带微笑,心里美美,或随着学生情绪起伏,时时调情。一节课下来,学生有开心,有兴奋;但没有笔记,没有思考,没有系统知识。
  去年听了几节省青年语文新秀观摩课。一个老师让学生比较“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与“人道是三国东吴赤壁”加点词哪一个好。而教师用3分钟统计哪派的人多,学生则分两派呐喊起来“周郎!周郎!”……场面热闹得几乎失控。当学生单独解答时,甲生认为 “东吴”好,因为赤壁之战的胜利是众人努力的结果。乙生认为 “周郎”好,因为下文写的就是周郎。乙的理解无疑比较合理,这时教师理应借机引发学生深入理解与讨论,最后补充乙的回答,落实在“作者以周郎的‘英发’有为,突出自己的‘华发’无为的情感”上,那么,持有甲生观点的学生在接受正确观点的同时,就会悟到“分析问题应当全面、深入”。但教师在肯定乙的答案后却说:“甲的观点也有道理。”第二位老师讲的也是这首词,似乎为刻意渲染民主的、宽松的课堂气氛,介绍背景时,特意采用了“幽默”的语言,称苏轼为“小苏”;说苏轼被贬官,“他既不能签字,也不能报销”;讲到他再次为官时,拉长语调说:“小苏啊,你回来吧!”这样的语言引来学生的阵阵哄笑。
  诸种现象不一而足。在谈及课的设计理念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提及,为了实现教学的民主化,给学生以思维空间,使学生思维活跃等等。这实在令笔者不解又十分痛心。我们许多教师,尤其在公开课上,特别钟情于讨论,似乎非讨论不足以成课。难道讨论是必有的吗?我们的老师几乎都成了慈眉善目的忠厚长者或调情高手,要么不作评价,要么非常肯定,呈现给学生的永远是明媚灿烂的笑容。难道学生的认识、理解、表达无一缺憾?决不可能!如果真的可能,也只能说明老师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交流太虚伪。事实上,许多学生在搞笑,有的解答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甚至是典型的错误。用油腔滑调的语言创设这样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的理性思维何在?又如何能让学生真正体味苏轼的悲叹情怀呢?
  我想,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实现教学的民主,并不是装样子给人看,也不是无原则的放纵与迁就。它必须建立在科学分析、理性思辨的基础上,建立在教师科学的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层理解和知识结构严密的体系上。如果说过去那种任由学生发表意见,但最终老师依然按照自己的意见办事的做法是对民主的背叛,那么,这种或任由学生自由驰骋,或置教材于不顾,仅仅博得一笑的行为无疑是民主的虚假,同样是不健康的课堂生态环境。我们强调课堂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和对活跃的科学把握,而事实上一部分教师认识的片面性和理解上的表面化,致使这一思想得不到切实的落实。其表现为热衷“放”排斥“讲”,这无疑是无视教学规律,给课堂教学套上枷锁。
  所以,我认为“放”未必是“民主”,“讲”未必是“灌输”。当“放”流于肤浅时,那是不负责任。事实上,只要有班级授课制,就有讲的市场,讲得好必然具有启发性,而放得不好却是表面化、形式化。标准是能否让学生奋发、自动。时雁行认为:“所谓讲,就是要抓住教材精要,讲出精华,讲得精彩。”讲的关键在于“三精”。试想,面对庞大的知识结构,面对年龄、阅历、思维层次尚浅的学生,不该讲方法、讲疑点、讲心得吗?而且在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知识,还学到教师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语言艺术。深入灵魂的讲,深入思维内层的理性的阐释,会让学生感受到理性的美,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确实是评价教学优劣的重要标准。但若执教者以“训练量多,学生发言积极”为满足,评课者也以“课堂情绪热烈”为赞语,双方刻意追求“热烈”“活泼”,则往往使教学民主流于肤浅。
  其实,“热烈”应是学生领会教材时引起的思维点的共鸣;“活泼”应是在思维目标发展中不断闪现的火花,决非游离目标重点的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如果教《敬畏自然》就上成“趣味自然博览”;教《〈论语〉六则》就上成孔子和相关古人的故事展览和演讲会,热闹自然热闹,但作为教学,它的中心是要培养学生理解欣赏语言和语言层面下的思想。我们虽然强调开放、拓展、延伸,也更强调学生思维的辐射,想象的丰富,文章理解的多元;但主观的阅读,必须建立在客观阅读即对文本本身的把握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本末倒置。
  因此,创设课堂气氛应首先把握文本情调内容,然后延伸拓展。热烈活泼是一种活跃,沉思凝重也是一种活跃;哀怨悱恻是一种活跃,轻松自如何尝不是一种活跃。课堂活跃决非不顾文本实际,一味讲究自主、开放讨论的单色调,而应是依据特定的教学情境、教学对象、教材内容而多姿多彩。具体说,就是教师在科学的思想指导下,通过行之有效的调节方式,引导学生沉浸在文本语言所规定的情绪氛围和思维框架中,学生沉入其中,诱思探究,自然领悟,然后才能进行鉴赏、批判,获得情感的满足和思维的飞跃,这种活跃才是真正的思维活跃。
  (作者单位:青岛二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