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让孩子拥有一颗同情心_一个人拥有一颗同情心好吗?为什么
 

让孩子拥有一颗同情心_一个人拥有一颗同情心好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1-25 04:48:31 影响了:

  《光明日报》曾经报道过一些幼教专家在北京所做的一项心理测试。其中有一道题目:“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穿吗?”幼儿园的孩子们半天都没有回答。于是老师点名让每个孩子回答。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会生病的,我妈妈还得花钱给我看病。”第二个孩子说“我妈妈不让,会打我的。”第三个孩子则说,“给我弄脏了怎么办?”还有一个孩子说:“怕弄丢了。”问了半天,大多数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把衣服借给生病的小女孩穿。这时,幼儿园老师感到很不安,她把自己4岁的儿子叫到跟前,出了一个类似的题目:“一个小朋友没吃早点,饿得直哭,你正在吃早点,你该怎么做呢?”发现儿子沉默不语,她又进一步引导说:“你给他吃吗?”“不给。”儿子很干脆地回答。妈妈又劝说道:“可是,那个小朋友都饿哭了呀!”没想到儿子竟然脱口而出:“他活该”根据这项测试的结果,文章的作者得出结论,现在的孩子缺乏同情心、缺乏爱心,不能宽容别人,甚至有些残酷。
  对于上述研究和结论,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表面看来,现在的孩子似乎普遍缺乏同情心,但实际上这项研究有两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其,如果对孩子的提问是以群体的形式进行的,那么幼儿园的孩子很可能会受到同伴回答的影响。因此,这些回答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其可信度是值得怀疑的。其二,即使这些回答反映了孩子们的真实想法,我们也不应该把责任推给孩子。从前面孩子们的回答中可以发是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导致孩子们失去了同情心。正是由于“妈妈不让”、“妈妈会打的”这种害怕心理,才使儿童心灵深处本来具有的同情心被无情地扼杀在摇篮里了。而“妈妈还得花钱”、“怕弄丢了”和“弄脏了怎么办”这类话语,又何尝不是父母的教育失误导致儿童同情心的缺失呢?
  道德心理学家马丁・霍夫曼在30多年的研究中发现,孩子们是通过一系列发展阶段逐渐培养同情心的。在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中,他们逐渐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角度转到不但能关心别人,而且能感觉和理解别人观点的角度。其中父母是培养儿童同情心的关键。
  第一阶段:尚未分化的原始同情心(从出生到6个月)。此时孩子还不能清晰地分辨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因此,当婴儿室里有一个新生婴儿啼哭时,常常会引发其他婴儿哇哇大哭。这就是人类同情心的先兆,是一种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情绪;中动。6个月左右,儿童的这种反应性哭泣开始发生分化,因为这时儿童开始把自我与他人分离开来。
  第二阶段:自我中心的同情(6个月到1岁)。此时孩子开始站在自我的立场上来看待别人的痛苦,其同情心开始升华。例如,一个10个月大的孩子看见另一个小朋友跌倒并哭泣的时候,他注视着这个小朋友,也开始哭起来,然后把大拇指放在嘴里,把头埋在母亲的衣服里,就像自己受伤时所做的那样。显然,这种行为已开始具有亲社会的性质。
  第三阶段:以自我中心的同情(1岁到2岁前)。当孩子看到其他人受伤害时,就会做出想要援助的移动,例如,轻轻地拍打、触摸受伤害者,或者叫别人来帮忙,进行安抚或做出同情的表示。这主要是以非言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还没有洞察到别人的内在心理状态。
  第四阶段:真正的认知同情(2岁以后)。现在孩子能够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了,因此他显然更能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和安慰。一个2岁的孩子在和另一个小朋友争夺玩具的时候,那个小朋友不小心受了点伤,开始哭泣起来。为了安慰这个小朋友,他把自己的玩具熊给那个小朋友,但不管用。他想了一下,便跑到另一问屋里,把那个小朋友的玩具熊拿给他,这个小朋友紧紧地抱住它不哭了。这种助人行为已经具有了认知成分,是在亲社会动机驱使下做出的行为,因此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同情心。
  第五阶段:超越情境的道德同情,这是在2岁之后的某一阶段出现的,取决于复杂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道德教育。此时儿童能够将同情心赋予自己并不认识的人,或者在受伤害者不在场的情况下,也能做出富有同情心的反应。
  同情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格品质,是种对他人的不幸和困难产生共鸣,并对其表示关心、支持、援助的情感。同情心对孩子顺利融入社会,协调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因此,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是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思想感情基础。心理学研究和生活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影响孩子同情心的因素有如下几种:
  1 年龄。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随着年龄而增长,所以年龄大的孩子一般比年龄小的孩子更能表现出真正的同情。
  2 性别。年龄小的孩子会对同性别的孩子表示更多的同情,因为他们有更加强烈的性别认同感。
  3 智慧。聪明的孩子更加会安慰人,因为他们更善于觉察别人的需要,因此能想方设法帮助他们。
  4 感情理解。畅所欲言的孩子一般比较富有同情心,因为他们更善于正确识别他人的感情。
  5 有同情心的父母。具有同情心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会更有同情心,这是因为父母做出的榜样会给孩子带来终身的影响。
  6 感情安全。比较有主见和调节能力的孩子更能同情人。
  7 气质。天性快乐、善于交际的孩子比较会同情不开心的小朋友。
  8 相似。对感觉与自己相同的人或有相同经历的人,孩子通常会表示更多的同情。
  9 关系依恋。孩子对自己的朋友会更多地表示同情,胜过那些他们认为关系疏远的人。
  怎样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幼儿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因素,如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幼儿园里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以及与集体之间,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等,都属于社会环境的范畴。为幼儿提供“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幼儿时时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理解和同情,这是培养儿童形成同情心的重要外部因素。
  ●善于发现、保护幼儿的同情心。同情心是人的天赋,同情心使人能够敏锐地觉察到别人的困难和需要,能产生同情的情感与帮助的行为。正如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所说:“如果我们富于同情心,那么当他们处于危险境地时,我们就有一种帮助对方的强烈冲动。”这种冲动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因此,父母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同情心的萌芽,要特别悉心地爱护。
  ●教孩子遇事多考虑一下他人的感受。一个人的美德,主要归功于他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例如,当你的孩子和别人打架时,你不妨问孩子,“请你想一想,如果别人打了你的话,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让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经常体验别人的感受,就能帮助你的孩子学会敏锐地察觉他人的内心感受。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幼儿同情心。对弱者表示同情,对暂时有困难的人给予帮助,是儿童的美好愿望,也是一种健康的心理需求。有条件的父母可以通过捐资助学、希望工程,为灾区捐款捐物,与贫困山区的孩子“结对子”等活动,让幼儿知道在世界的很多地方,还有很多小朋友生活十分贫困,他们上不起幼儿园,不能迈进学校的大门,没有老师、教室、课本,让幼儿了解那里的生活环境,鼓励孩子伸出援助之手,捐出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把自己的衣物、图书、学具送给有困难的小朋友。
  ●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孩子同情心的发展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由于幼儿年龄小,模仿性强,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因此父母是孩子最早模仿的对象。 位小学五年级的儿童拿出自己积攒的200元钱,捐献给遭受洪涝灾害的灾民。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回答说:“我看到我的爸爸妈妈一直都是这么做的。”父母的良好榜样,无形中培养了儿童终身受益的助人美德。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