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自由出入教学古诗词】 古诗词大全300首
 

【自由出入教学古诗词】 古诗词大全300首

发布时间:2019-01-25 05:06:36 影响了:

  对于古诗词教学,以往总结了不少方法,如诵读法、解词释句法、串讲法等等,有的还确实行之有效,但我总觉得离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因为这些方法往往就诗论诗,拘泥于一诗一词的教学,学生视野不广,很难做到学以致用。笔者经过潜心摸索,不断尝试,提出“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古诗词教学法,效果显著。
  
  一.入乎其内
  
  顾名思义,“入乎其内”即要求师生进入诗词意境之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之感。
  1.诵读――让学生尽情读。朱熹说:“大凡读书多在讽诵中见义理,况诗又全在讽诵之功。”这话强调了诵读的重要性。文章都是真情作,学生皆是有情人。教师可根据诗词的内容,精心选择相应的轻音乐作背音乐,创设情景,酝酿气氛,让那些有较强语言表现力的学生放声朗读,老师也要作声情并茂地范读,有条件的还可以援引录音资料进行比较。当然老师更应该留出充裕的时间保证让每个学生都进行自我朗读,以求尽量读出诗味、诗境。
  2.点评――让学生尽力评。听完同伴或老师的朗读后,老师应鼓励学生七嘴八舌、畅所欲言,根据节奏、重音、起伏、情感等方面进行大胆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求真正把握诗歌的情感内容。如教学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时,应重点读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和平与冷静;“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懊恼与追悔;“方宅十余亩……依依墟里烟”的亲切与欣喜;“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快慰与自足;“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庆幸与轻松。
  3.冥想――让学生尽兴想。教师要有意腾出时间、留点空白,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诗意在自己的头脑中或构思一个感人的情节,或描摹一幅动人的画面,或揣度某种微妙的心理,还原诗境,再造想象,使诗歌语言立体化、画面化。如教学《诗经・采薇》时,在前面充分朗读和评点的基础上,对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情境可作如此描摹:哎!想当年我离开家乡时,正是姹紫嫣红、百花盛开的春天,杨柳轻拂,婆娑起舞,缠绵悱恻,煞是多情。今天我重返故乡,却见雨雪纷飞,一片空蒙,愁云惨雾,凄惨萧杀,好不令人伤悲!
  4.设问――让学生一线串珠。除了经常性地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发问外,老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以达到一线串珠、盘活全诗的目的。如教学杜甫《蜀相》一诗时,在完成前面诵读、评点、冥想的环节基础上,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此诗共四联八句,你们最喜爱其中的哪一联?为什么?”如此发问,一线串珠,学生畅所欲言,争相把诗句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法等等一一说出,既盘活了全诗,又让学生充分发挥了创造性,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而且还革除了老师满堂灌的弊病,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着创造的乐趣。
  
  二.出乎其外
  
  所谓“出乎其外”就是在诗歌教学中要敢于超越,不能就诗论诗,囿于对字词句篇、思想情感、表现手法的学习,而要注重知识迁移,全面深入地了解作家,真正做到知人论世,进而达到既学习诗句,又学习写作的目标。
  1.对诗人不同风格作品进行比较。比如在教陆游《书愤》一诗时,除了运用诵读、评点、冥想、设问等手段,通过师生互动对这首诗加以全面掌握外,还应拓展学生视野,介绍《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钗头凤》和《沈园二首》。让学生明白,陆游不仅是一位多产作家,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一个多情诗人。这样,在鉴赏课内作品的同时有意腾出时间介绍陆游风格迥异的其他作品,使学生对诗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从而真正走进大师的心灵世界。如此“出乎其外”,既开阔了视野,又积累了写作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2.对不同作家的写作技巧进行比较。比如在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时,在前面充分“入乎其内”的基础上,可以就其主要描写手法――白描进行深入挖掘,援引美籍作家彼得・梅尔《普罗旺斯的一年》中的工笔细描部分――“薄雾如纱,在湛蓝天空下笼罩着山谷的早晨。我们散步归来,狗儿们身上沾湿了露水,胡须映着阳光闪闪生辉。它们首先看见那陌生人,勇猛的绕着他打转,做出狰狞攻击的样子。不过,前几公里也没什么,我们让轮子滑动,只管欣赏风景。樱桃开始红了,葡萄藤包覆着绿叶,不再是冬天的枯朽模样;山色青苍柔婉;轮子在地面摩擦出规律的声响。偶尔有迷迭香、薰衣草或百里香的气味飘过……”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确白描与细描的区别,从而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古代诗词与现代散文巧妙对照,诗词赏析与作文指导自然嫁接,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温文荣,教师,现居福建上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