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_拓展思维训练
 

数学教学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_拓展思维训练

发布时间:2019-01-28 03:54:45 影响了:

  学生的思维空间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广阔性。那么,如何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设置情境
  
  使学生在特定的“境”中产生积极的“情”(需要),吸引孩子们走进数学。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形成矛盾,学生难以积极主动地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学习数学。因此,数学内容一定要设置特定的“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形成知识的生长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提出一些疑问,制造认知冲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例如,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把123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不断交换位置,让学生检验交换后的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惊奇地发现:“奇怪,怎么都是3的倍数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这样,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自然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情境的设置要努力做到来源于学生日常的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应使学生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中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句话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打破学生认知上的思维定势,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思维定势不仅影响对问题的解决,而且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去思考,并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对学生总结出的解题方法,教师要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有所运用。不拘泥于书本,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就能得到训练。
  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体验自己思维的全过程。反思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的内容有: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哪里?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是否能找出其他更快捷的解题办法,有没有更好、更有趣的解题方式等。
  
  三、训练扩展
  
  精心设计开放型题目,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与广阔性。数学开放题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数学问题。这种开放性问题极具挑战性,需要学生动脑思考,进行探究,能为学生开辟广阔的思维空间,具有很高的创造教育价值。
  设计陷阱式题目,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新课改以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当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要给学生自己反省思考的时间,要知道学生的创造过程也是不断反思的过程。因此,教师设计的练习要有利于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设计课后延展性练习,使学生思维在生活中延伸。人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数学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要在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单靠课堂教学不可能完成这个目标,必须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实例,使学生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
  作者单位 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田欣欣)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