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试析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教师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试析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教师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发布时间:2019-01-29 03:46:02 影响了:

  摘要: 作为一门基础课,语文为其它学科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语文的学习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其它课程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要提高语文的课堂效率就需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重视课外活动和提高教师授课技能与教学水平。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 教学效率 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但目前现状是学生课业负担重,减负与提高教学效果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对于矛盾的解决,我认为师生应共同配合,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会使得教和学分开,老师只会按照自己的进度教学,而不与学生交流,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知识,整个课堂就会显得毫无生机,死气沉沉。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如果没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些就无法实现,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
  进入中学后,由于语文与小学教学侧重点方式不同,许多学生对语文有一种恐惧和厌烦心理。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亲近感,愿意把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告诉老师,吐露他们真实的想法,这样便于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适当的方法,克服学生各种消极的思想,心领神会老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使之爱上语文课,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阅读课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中考的重点考查点,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课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可运用启发式教学,做到教师“启”而学生“发”,语文课堂教学应大胆改革,把教学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大胆发挥,大胆想像,大胆畅所欲言,而应彻底摒弃“满堂灌”、“填鸭式”,彻底摒弃那种为应付考试而采用的“题海战术”。正确把握教材,把主要角色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施展,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否则,任你嘴皮磨破,想把所有的知识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学生也是无动于衷的,这样会收益甚微的。所以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不能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改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意识领域中。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获得感悟。教师也没必要再把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都要细嚼,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最好要引导学生按照“学生发现问题―――学生互解问题―――师生探究问题”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感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3、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亦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深入理解,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地学习过程,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过程性等特点,是一种改变教师纯粹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素质化的教学模式。探究性学习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在实现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等方面有所创新,因此,语文课堂学习中,学生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外积累大量生活经验体会,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1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通过调查发现,初中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薄弱,他们对语文往往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而需要教师的激发。探究性学习从问题和矛盾入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生动活泼、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处处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为一门基础课,语文为其它的学科学习打下基础,语文的学习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其它课程的学习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开始,有疑问才会去探索。学习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所以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学生不惟书、不惟师,只惟实;提倡相互合作,相互讨论,敢说敢问,多疑多问。这样,通过探究性,学生体验到收集课外资料,运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4、提高教师授课技能与教学水平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要想上好每一节课,教师除了认真备课外,掌握一些教学技能也是必须的,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语文知识,学生要经历由不知到知、由知到会、由会到能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求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更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游刃有余,从而淋漓尽致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必须训练自己的语言技巧、提问技巧、导入技巧、板书技巧、授课和调控教学的技巧等。另外一定要把握住课程的主次与脉络,思路清楚,层次分明,基本问题一定要讲透彻,复杂的问题不要讲的太细,只需讲清思路,启发学生自己完成细节。提问要难易适中,太难损伤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失去信心,太容易又让他们骄傲自满,心生浮躁。所以,要想使自己的课让学生爱听、乐学,就必须训练自己的教学技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使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同时增强自己控制课堂的技巧,使教学进程能按预定的目标稳步进行,提高语文的课堂效果。
  总之,我们要考虑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跳出语文学语文,不断拓展信息渠道,使学生拥有充满生机和意蕴的生活,从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董伟.有效语文课堂的三大特征[J]. 吉林教育,2009,(18)
  [2]郭会霞.让学生爱上语文课[J]. 新课程(中学版),2009,(05)
  [3]李慧琴.艺术执教与科学导学[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03)
  [4]孙君朝.教师应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媒介[J]. 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2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