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兴趣: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 初中数学计算题100道
 

兴趣: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 初中数学计算题100道

发布时间:2019-02-03 04:05:11 影响了: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子,是人的一种内动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兴趣愈浓,注意力愈集中,观察也愈细致,反应就愈清晰,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效果最佳。
  课堂上教师授课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便是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用兴趣架起学生和数学知识的桥梁。
  一、上好启始课,培养学习兴趣
  启始课是一门学科的向导,从心理学角度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来看,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对中学的数学会产生神秘感,尤其小学数学基础不扎实的同学,更从内心对中学数学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因而启始课便显得至关重要了。在进入中学的第一节课上,教师便可以广泛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如怎样测学校旗杆的高度、如何去计算储蓄利息、我们每天收听的天气预报的数据如何获得等这些学生都很熟悉的事情,但他们还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做法和原因,从而激起他们渴望理解的内在动机,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中学数学其实并不太难,只要树立信心,产生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学好的。
  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可利用数学发展史创设情境
  如在初一代数讲正负数时,讲到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的一部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其他国家也有提到负数的,但《九章算术》中对负数意义的解释,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对负数做出的合理解释。这样学生既了解了负数一词的来源,也增强了其爱国主义思想,使之怀着一种民族自豪感引发对负数的学习兴趣。
  2.联系具体事物创设情境
  在学习用字母列式时,有这样一道题目:某班有51人,男生有x人,女生有(51-x)人,问x有无限制条件。同学们回答有,但说不出有何限制条件。教师可以提问:X能不能为25.5人?学生都笑了,说人不能用小数表示。这样他们便明白了字母在实际问题中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三、激发探究性学习动力,引发学习兴趣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克服当前数学教学中注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发展的弊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其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努力创设启发性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发现问题,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注重学生操作,强化学习兴趣
  数学是以实践中的空间图形和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认识规律进行教
  学。学生在一般情况下普遍爱探索、爱讨论、爱动手操作,所以,课堂上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以实践为基础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思维,强化学习兴趣。
  五、让学生板演,体会学习兴趣
  青少年有强烈的表现欲,常常希望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和魅力。因此,数学课上学生板演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是学生对教学过程积极参与的一种教学活动。由于学生的板演具有独立性、公开性、限时性等特点,因而学生板演的过程不仅能使教师通过学生思维活动的“曝光”,更直接更迅速地了解学生理解、记忆教材内容的程度、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解题过程正误的情况,尤其重要的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数学课堂板演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特殊意义。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集中思想,积极主动地开展思维活动,使整个认识过程产生积极成效,从而产生出新颖解法,甚至可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六、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增强学习兴趣
  教师和学生之间既是师生又是朋友。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给他们知识,还要和他们倾心交谈,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对学生有一颗爱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树立其学习数学的信心,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有时下课后,教师可以留在教室和同学们随意交谈,询问起学习、生活情况,这样会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师生间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学生一旦喜欢上了老师,自然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
  七、多种形式练习,巩固学习兴趣
  学生对一种事物产生的兴趣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更重要的是重视培养学生在学习态度方面的持久兴趣,使直接兴趣得到巩固和发展,进而转化为自觉行为。因此,练习环节的精心安排是不可忽视的,应使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尽量做到课尽趣更浓。练习形式多样化,可心答、笔答、板演、讨论。在练习中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变,发展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求解,大大丰富了题目的内涵,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各自的见解,鼓励标新立异,课堂上鼓励竞争,鼓励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从而使其知识、智力水平同步提高。书上的习题难易不同,因此学生练习要有选择性,因人而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兴趣。对于大同小异的习题,分组完成,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又避免其产生厌烦情绪。
  总之,只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着意去培养、激发、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在教学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第四初级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