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当乌托邦照进现实]理想照进现实什么意思
 

[当乌托邦照进现实]理想照进现实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3-30 04:38:54 影响了:

  摘要:《乌托邦彼岸》是汤姆 斯托帕构筑的一部历史巨著,其中穿插了19世纪中期欧洲大陆的各种历史人物。本文通过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其中主要的人物的分析来更为透彻的解析作者的人文观以及这部戏剧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人格结构理论 泛性欲说 赫尔岑 巴枯宁 乌托邦
  《乌托邦彼岸》是一部宏大的历史剧,出场的历史名人不胜枚举。按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即经由自我在本我与超我中找到实质的平衡。作者借由赫尔岑之口表达了他的观点:即人自然当以本我为基础,若无本我即不算人。但不可随之放任,亦不可由超我对之加以强压,通过人性原本的善念,自然会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一、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简析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即人的心理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成分。本我的构成是被称为“力比多”的原始的生命本能,即包含原始的,以躯体为期初的愿望和冲动,它们趋向于得到满足,例如食欲,**,性欲等。超我代表道德的要求和限制,这些道德要求和限制不仅仅来自别人如父母,也来自个体自身对重要他人的自然热爱,来自保护重要他人不受自己残忍一面伤害的愿望。而自我则是心理关于调节,适应的执行部分。当本我与超我发生冲突的时候,自我调动多种防御机制(defence mechanisms),在本我的要求与超我和外在的现实之间寻求心理的平衡。而所谓的防御机制则是一种在自我中自动进行的潜意识心理活动,它能帮助人们保持一种心理平衡。核心的防御则称为潜抑,即把不被接受的思想和情感从意识中加以排除。在防御机制中包含了投射(projection)和认同(identification)的防御机制。在投射中,自我不被喜欢的方面被拒接接受,并把原因归咎于他人。投射总是包含了对现实的否认,且常常同时包含两个极端方面:理想化(idealization)和贬低(identification)。例如一个人可能把自己或自己的团体理想化,反过来去贬低别人,别的团体。而认同则是发展的正常部分,例如一个孩子,常常有着与父亲相同的行为习惯。
  二、剧中人心理分析
  (一)“为自由战斗而死”——米舍尔 巴枯宁。
  如果在普通人的潜意识中本我,超我和自我所占比重是30%,30%和40%的话。米舍尔巴枯宁,的本我意识所占比重就仅仅为零。在剧中,他是唯一一个终身未娶,并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精神追求的人。在他的心中,似乎从来就没有存在过所谓的本我意识的原始欲望与对鱼水之欢的渴望。他心目中的乌托邦就是靠自己的精神世界所建立。巴枯宁形象的塑造以及最终他的一事无成,恰恰表明了作者对唯理论者的讽刺以及对本我意识的推崇。在作者看来,强求超我去压倒本我是非常愚蠢的一件事,这一点恰好体现了心理防御机制中投射的特质。在弗洛伊德理论中,当自我的防御机制,也就是潜抑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会产生一种所谓的癔症(hysterical),也就是精神上歇斯底里的状态。从始至终,巴枯宁都对自由的追求保持着昂扬的热情。他崇尚无欲的精神之爱,并向其姐妹们鼓吹,导致了他的姐姐柳波芙的人生悲剧。其实在巴枯宁的超我意识中,他是爱他的父亲和家人的。但是由于对自我的过分推崇,却并未去考虑到家人的真实感受。却反而导致了一出家庭悲剧。而柳波芙正式这种癔症的典型表现,她的本我意识中,对性的渴求,却始终只能通过自我的调和,而找到不适当的平衡点。
  (二)迷途的爱——纳塔利,爱玛和黑尔维格
  作为赫尔岑的妻子,纳塔利对他的爱,不容置疑。在《失事》部分,她说,“我全心全意爱着亚历山大(赫尔岑),可是以前更好,当时为了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想法就不惜为他上十字架,要么把别人钉上十字架……”在这些话语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虽然她对赫尔岑的爱不变,却依然无法找到当年那狂恋的感觉,为革命而奋斗的丈夫让她对爱的渴望——本我所遵循的快乐原则——无法得到满足。根据弗洛伊德的泛性欲说原理,人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是由性本能所驱使的。力比多欲望如一股潜流般,有三种得以释放的渠道:一是通过正常的性行为得到宣泄。二是倒流或者固着,形成病态情结(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三是转移或者升华。作为一位贤妻良母,纳塔利选择了第三条道路。她与黑尔维格——他丈夫革命路上的战友——相爱了。他们陷于本我的欲望中不能自拔。但两个已有家室的人,却注定要受到超我意识的折磨。在对黑尔维格,作者并未着重描写,但通过她的妻子爱玛以及后来的情人纳塔利,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他对爱玛以及纳塔利的依赖如同孩子对母亲般。由此推断,可能黑尔维格因为对自身力比多的过分压抑,导致了俄狄浦斯情结。但在对纳塔利的爱恋中,却时刻受到超我的谴责,让他痛苦不堪。
  (三)为身边的幸福而奋斗——亚历山大 赫尔岑
  如果说,米舍尔 巴枯宁是极端的自我主义者。那亚历山大 赫尔岑相对来说则务实的多。亚历山大 赫尔岑生于莫斯科的官僚贵族之家,因少年时期深受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影响,因而立志于推翻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毕生关心着俄罗斯的命运,同情它的人民,谋求他的福利,痛恨腐败的官僚制度,痛恨沙皇的专制统治,他追求革命是为了改变俄国的现状。表面上看来,他是为政治而生的人,在爱玛认为他对纳塔利的爱过于自私时,他反驳自私不是爱的敌人!而是爱赖以存在的基础。与其说是赫尔岑对内心的重新认识,不如说是作者对本我为基础的又一次重申。在故事末尾,作者借赫尔岑之口驳斥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说出了对人定胜天的坚信。
  三、结语——心中的乌托邦
  乌托邦彼岸的革命者们用毕生去追求国家和人民的解放和自由,其实是对追求自身灵魂的自由的掩盖。他们在虚无的乌托邦此岸,扬帆起航,向着现实中的幸福迈进。却又在现实的汪洋中迷失。最终虽然获救,却无力继续向前,去寻找心中的乌托邦。其实这整个过程,革命家们,与其说是为了革命献身,不如说是在审视自己内心的追求并追问自己想要的幸福。斯坦科维奇在临死前,才领悟到:“对于幸福而言,显而易见,现实世界的某些东西是必需的。”由此看来,通往乌托邦的道路,是人们追求幸福之路,同时也是本我与超我协调平衡之路。在路上,我们需要勇气和毅力,但是否终能到达彼岸,则更需要一点点运气,但只要我们心存善念,乌托邦到达与否,其实并无实质意义。
  参考文献
  [1] 简?米尔顿,《精神分析导论》,施琪嘉等译,轻工业出版社;第1版,P183,
  [2] 西蒙?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第1版,1984,P225
  [3] 汤姆?斯帕托,《乌托邦彼岸》,海南出版公司;第1版,2003年。2005,P152,P309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