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音乐心理剧】音乐心理剧的方法
 

【音乐心理剧】音乐心理剧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9-01-27 03:45:16 影响了:

  “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健康心理的发展方面,有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奇妙功效。正如日本的著名的教育家铃木镇一说的那样:教音乐不是我的目的,我想再造出良好的公民。是的,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塑造人,使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完整的人格。
  然而,当前日益凸显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校也是如此。作为县城唯一的初中校,我们拥有了这一地区所有的适龄孩子,他们对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呈现出的各种心理问题往往是无所适从,也让老师和家长常常不知所措。问题层出不穷,但学校开设的个体心理咨询室却门可罗雀。然而对团体心理辅导这种形式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音乐心理剧――这种亦演、亦说、亦唱、亦跳,孩子们可以借用剧中的人物表达出自己的困惑、矛盾,台上台下互诉衷肠,酣畅淋漓的表演着自己或别人,而不用顾忌世俗的偏见。
  “音乐心理剧的核心是一个心理剧与音乐即兴创作的总和。它的作用是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都可以创作即兴音乐来支持多种情绪,并将这些音乐表达的情绪状态有效地传达给每一个参与者”。这是美国著名的音乐心理治疗专家约瑟夫莫雷诺对音乐心理剧的阐述。的确,喜欢音乐是孩子们的共性,青春期的心理问题也是孩子们的共性。将他们的困惑和问题用他们喜欢的形式演绎出来,敞开心扉,打开心门,展现孩子们的心路历程,从而解开心结,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是否行之有效呢?作为音乐教师同时又兼任学校心理咨询员的我,协同我的同事们进行了摸索和探讨。
  
  一、共同探究发现问题
  
  我们发现青春期的孩子们对“美”的认识很肤浅。部分女生认为衣着发型只要“潮”就是“美”,校服是“老土”追“星”是“时尚”,自我是“落伍”;一部分男生则推崇将自己社会化,说话大大咧咧,做事不拘小节,甚至抽烟、打架,认为这是男人的“英雄气概”,是“美”。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对父母的关爱不以为然,认为多此一举,更有甚者,产生了极强的逆反心理。相亲相爱的一家宛如仇人一般;同学间相互猜忌、攀比,拉帮结派:无法适应新环境的恐惧和焦虑学习成绩;男女同学交往的困惑等等。对于这些学生间存在的共同问题,确立了以“关爱心灵,关爱同学,塑造美好人生,建设美好校园”的主题。
  
  二、创设音乐情景再现心理问题
  
  围绕“关爱心灵,关爱同学,塑造美好人生,建设美好校园”的主题,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取在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某一心理现象,通过音乐创设情景进行表演再现,让孩子们将自己或同学难以启齿的心理疑惑,在剧情的展开中,通过歌声表达出来,通过音乐的音响宣泄出来。使心灵在音乐中得到荡涤,用音乐解开心锁。
  尝试从相对有经验八年级开始,结合在七年级时音乐课编排音乐剧的基础上融进心理健康内容。内容要求一宣布,同学的反响异常热烈,都对这一“新鲜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征集剧本这一环节非常顺利,很快就集中了《风波》、《相识相处相知》、《追梦》、《母与子》、《“丢脸”的爸爸》等二十多个剧本。透过稚嫩的语言文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沉重的心理负担。不由得我的心情也沉重了起来。接下来,师生们共同探讨修改剧本,为剧情选配适合的背景音乐,寻找适合的歌曲作为剧中人物的唱段,或编配唱段,舞蹈的编排,服装道具的设计和制作等等。其中甘苦不言而喻,但也恰恰是这一过程,我发现同学们学会了体谅,学会了包容,学会了商量,学会了合作。少了许多“自私””自我”。
  
  三、通过音乐情景促进心灵的升华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孩子们是倒背如流,但有几个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呢?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们在享受着父母无私的奉献,却又对父母有着无限的要求。针对这一现象,在修改编排《母与子》和《“丢脸”的爸爸》的时候,要求这两个剧组的所有成员完成以下几项任务:1 精读朱自清的《背影》一文;2 对父母进行采访,了解自己来到世上父母亲是怎样的痛苦并快乐着;3 回顾父母是怎样对自己百般呵护的,对爸爸妈妈说声“谢谢您!”:4 为亲人长辈做一件事;5 在此基础上,查找一首自己最喜爱的、认为最感人的、歌颂父母亲情的歌曲,如《父亲》、《爸爸的草鞋》、《妈妈的吻》、《听妈妈的话》、《常回家看看》。分析体验其中最感人的乐句乐段,进行欣赏――分析――体验――感悟。声声叮咛、万声嘱咐化着娓娓的歌声,拨动孩子们的心弦,叩响着心扉,震撼着心灵。这些任务的完成过程让孩子们感动不已,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父母的含辛茹苦。扮演女儿的程灵欣和扮演儿子的黄君威两同学在排练中常常潸然泪下,有几次甚至是泣不成声,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又如,在《相识相处相知》这一剧组,从一开始的编创就演绎着矛盾,并且贯穿着排练的始终。竟聘导演主演的风波;确立剧中主要矛盾线索的分歧;由志趣不同引发对音乐理解的不同;对导演舞台调度不满的争吵……甚至由相互的猜忌、嫉妒到相互拆台。青春期孩子们的种种心理问题一一展露了出来。一首重新填词的《同桌的你》让孩子们拾起差点丢失的友谊,并将彼此载入自己的《青春纪念册》,在《相逢是首歌》中理解了《朋友》的真正含义,在《二十年后再相会》的歌声中握手誓言:我们是《永远的朋友》。音乐心理剧把他们的心理问题从内心的角落驱逐出来,在音乐中明明白白的展现出来,通过特定的音响效果展现了内心的矛盾,冲突随着旋律的行进层层剥开,稚嫩的唱腔将心声娓娓道出。最后,又在音乐声中得到理解,消除了隔阂,达成共识,矛盾解决了,友谊升华了。这就是音乐这一情感艺术的特殊功能,通过音乐使孩子们在情感和思想上产生一些交融和共鸣,通过音乐消除大脑的高度紧张和疲劳。使大脑各部分的兴奋和抑制有序交替的出现,同时可以宣泄情感,使心理得到平衡。
  
  四、通过音乐情景掌握开启心灵的钥匙
  
  排练过程的甘苦,不言而喻。展演被安排在青春期的孩子们最后也是最珍惜的――“六一”儿童节。所有的孩子们都认真地观赏了精心编排的音乐心理剧。那种急切欲知的表情,那份执着的认真,是平时课堂上不多见的。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些自编、自导、自演的音乐心理剧中多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些常常困扰着使自己痛苦不堪、难以解决的困惑,或许能在即将演绎的音乐心理剧中找到答案。至今只要一回想起那展演的现场,我依然是感慨万千。台上台下同唱《感恩的心》的场景:《“丢脸”的爸爸》中的爸爸生活中的代表抹着眼泪直说“太好了,太好了”的情景;“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在吟唱中孩子们握紧了双手,学会了坚强:在《心有千千结》中,一曲《听妈妈的话》让母子俩的“心结”解开了,“代沟”相互逾越了。
  正像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的“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我们正是用音乐心理剧这种形式,通过创设情景,实现情感体验,产生心灵共鸣。从音乐心理剧表演中学会了感恩,化解了与父母的矛盾,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会设法解压。珍惜生命,享受生活。总之,音乐心理剧这种形式,使孩子们愉悦地接受了这把开启心灵的钥匙,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尝试音乐心理剧,我们深深感到这一方式给青春期的孩子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渠道。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音乐心理剧虽然能够解决学生的共同的心理问题,但对个别学生的特殊心理问题却难以提供帮助。面对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我们改变不了音乐心理剧尝试过程中的不足,但我们可以给予自己面对不足的勇气;正如我们改变不了青春期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但我们却授予了开启心灵的钥匙;音乐心理剧,正是利用了孩子们都喜欢音乐这一共性,让情感在音乐中得到传递,让心声在歌声中得以表达,演出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满足了孩子们的某些心理需求。音乐心理剧,也给了孩子们展示才华的机会,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最佳演员……个个脱颖而出。
  音乐心理剧,演出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音乐心理剧,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音乐心理剧,伴随孩子们走过青春岁月。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