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以色列特种部队奔袭恩德培机场]以色列突袭恩德培
 

[以色列特种部队奔袭恩德培机场]以色列突袭恩德培

发布时间:2019-02-09 03:56:35 影响了:

  1976年6月27日晨,载着245名乘客(另有12名机组人员)的法国航空公司A30“空中客车”,由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机场起飞,计划途经雅典到巴黎。当飞机到达雅典中转站时,有三男一女4名旅客,说说笑笑地登上了飞机,其中的女乘客是一位20多岁金发碧眼的德国姑娘,叫泰德曼。因为时间关系,安检人员没有对他们进行严格检查。中午,客机从雅典再次起飞。当飞机爬升到万米高空时,开始水平飞行。机舱内,刚刚用过午餐的旅客们,慵懒地躺在宽松的航空椅内,一个个沉浸在幸福的旅途中。这时,坐在中排的泰德曼动作优雅地拉开了旅行包,坐在她身边的1名中年男乘客无意中一瞥,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原来旅行包里装的是一支瑞典产的“欣达”式冲锋枪!只见泰德曼迅速地提起冲锋枪,飞步走到机舱门前,转过身来大声喊道:“大家不要动,谁动就打死谁!”就在泰德曼亮出枪的同时,与她一起上来的3名男子也倏地一声从座位上跳将起来,手里分别握着手枪和手榴弹。旅客们早被他们的举动吓得魂飞魄散,一下子瘫倒在座椅上。随后,泰德曼一脚踢开了驾驶舱门,用枪口对准机长怒吼道:“不许回头!听我的命令,降低高度,改变航向!”被劫持的飞机便无奈地掉头向南飞去,在利比亚的一个机场加油后,最后降落在非洲腹地乌干达恩德培机场……
  
  “雷电行动”出笼
  
  客机被劫持的这天,以色列总理拉宾正在召开例行内阁会议。下午1点30分,一份标有“特急-摩萨德”字样的密件递到了他的手上。就在这架被劫持的客机中断与地面的联系几分钟后,无孔不入、神通广大的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就做出了“已被劫持”的判断。拉宾总理看罢密件,脸色阴沉,心情十分沉重,对年轻的运输部长雅克比说:“如果客机真的被劫持,必须尽快摸清情况。”随后,以色列政府立即成立了以拉宾总理为首,由佩雷斯国防部长、雅克比运输部长、格尔总参谋长等政要组成的危机对策委员会,商讨对策,专门处理此次劫机事件。会议决定首先搞清劫机恐怖分子的情况、意图,而后初步制定出两套应对方案:和平营救A计划和武装营救B计划。
  随后几天,危机对策委员会陆续收到了诸多重要情报和消息:劫机分子共4名,他们是巴勒斯坦和联邦德国恐怖组织的成员,这伙人心狠手辣,劫机的目的就是以人质交换被关押在以色列、联邦德国和法国等国的53名恐怖分子;该机最终降落在乌干达首都恩德培机场,劫机分子把人质关押在候机大厅内。乌干达总统阿明,曾出现在恩德培机场“看望”过人质,并放出声来,说要充当劫机分子和以色列之间的调停人。劫机分子把犹太人乘客和其他乘客分开隔离,对犹太人乘客予以重点“关照”;劫机分子发表声明说:“如果在以色列时间7月1日下午2点还得不到满意答复,就要枪杀人质,炸毁客机。”
  劫机分子之所以把飞机劫持到乌干达,是因为乌干达是个狂热的反犹国家。乌干达总统阿明军人出身,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暗中与巴勒斯坦恐怖组织勾结,同情支持巴勒斯坦对以色列的斗争。他对阿、以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屡战屡败极为痛心,曾表示,迟早要让不知天高地厚的“犹太佬”饱尝“乌干达铁拳”。阿明总统拥有军队2.1万人,坦克装甲车辆270辆,大口径火炮60余门,各型飞机80余架。他极为同情和支持劫机分子,认为如此“义土”应该受到尊敬和厚待,所以当被劫持的飞机一落地,他惊喜若狂,立即派遣一支伞兵部队进驻机场,与机场警卫勤务分队及劫机分子(7月1日,又有6名恐怖分子从索马里赶到恩德培机场,使恐怖分子增加到10人)合兵一处,并将人质押进恩德培机场候机大楼,一部分人负责看守人质,一部分人则担任机场的警卫任务。阿明总统决心借此良机教训教训“犹太佬”。
  一开始,拉宾总理本着先礼后兵的原则,试图通过和平谈判来营救人质。他请求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出面,要求阿明总统说服劫机分子。但一心偏袒劫机分子的阿明根本不买账。劫机分子也因有了这个靠山态度逐渐强硬起来,言称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而关押恐怖分子的国家,也都纷纷拒绝拿恐怖分子交换人质,这使以拉宾总理为首的危机对策委员会感到十分棘手,一时陷入进退维谷的局面。拉宾总理深知绝不能向劫机分子妥协,否则将会陷入更大的被动之中。权衡利弊后,危机对策委员会断然决定执行B计划――以特种部队武力营救人质。随后,他们通过谈判假意答应释放扣押在以色列的恐怖分子,满足劫机恐怖分子的要求,为武装营救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
  劫机分子果然中计,7月11日下午1时,他们同意将最终答复时限延迟72个小时,即7月4日下午2点,还决定释放101名人质。劫机分子推迟最后期限的决定,为以色列武力营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总参谋长格尔将此次营救作战命名为“雷电行动”。以色列国防部随后制定了详细的营救计划:整个突击部队由280名特种部队队员组成,分4个突击分队,分别乘坐4架C-130“大力士”运输机,在其他飞机(2架用于指挥、救护的波音707,8架用于护航的战斗机和1架加油机)的配合和支援下,在恩德培机场强行着陆,而后对关押人质的候机大楼发动突然袭击,救出人质后一同乘飞机撤离乌干达。
  突击部队的具体分工是:第1突击分队,共35人,乘坐一号机,由内塔尼亚胡中校(注:乔纳圣・内塔尼亚胡中校是以色列现任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哥哥)率领,任务是突击候机大楼,解救人质;第2突击分队共30人,乘坐二号机,负责攻击由乌干达士兵守卫的指挥塔台,掩护第1突击队作战;第3突击分队,共36人,乘坐三号机,任务是破坏机场雷达,摧毁机场上停放的乌干达军用飞机;第4突击分队,乘坐四号机,一部分负责夺取机场油库并为自己飞机加油,另外一部分作为预备队,随时增援其他分队行动。
  此次行动的总指挥是佩雷德空军司令,乘机在堪培拉郊外的维多和亚湖上空指挥;肖姆准将乘第1架C-130机,指挥整个袭击部队;内塔尼亚胡中校指挥突击部队营救人质。内塔尼亚胡早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后在以色列特种部队任职,他既儒雅又干练,部下都尊敬地称他为“奈尼”,所谓的“奈尼”,在希伯莱语中意为“拥有剑和圣书的男子汉”。以色列国防部经过千挑万选,终于选中了出类拔萃的他。
  为确保此次行动成功,参加营救任务的所有人员都进行了严密的临战训练和准备。“摩萨德”的情报人员特意找来了恩德培机场大楼的设计图纸,参考美国卫星拍摄的卫星照片以及被释放人质的证言等,很快制作了同候机大楼一模一样的实物模型。突击队员利用该模型,把候机大楼内的设施弄得一清二楚。
  7月2日晚,肖姆将军和内塔尼亚胡中校头戴钢盔,身穿迷彩服,利用训练基地的设施,指挥着百里挑一的突击队员进行模拟演练。他们 在进行基础训练的同时,按照战斗编组重点进行了针对此次营救行动的实战训练。第1突击分队重点进行了冲进关押人质的建筑物内、识别出人质和恐怖分子、击毙恐怖分子、救出人质的训练;第2突击分队重点进行了压制、阻击乌干达增援部队的训练;第3突击分队重点进行了爆破雷达、摧毁米格战斗机的训练;第4突击分队重点进行了夺取机场汕库、为飞机加油的训练。另外,救护分队还进行了运出死伤者并进行治疗的训练。参加此次行动的C-130运输机也进行了短距离(飞机滑行210米就可以停下)强行着陆训练。为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突击队还准备了1辆与乌干达总统专车一模一样的黑色奔驰轿车,准备乔装乌干达总统车队突袭候机大楼。为增强突击火力,突击队还在4架C-130“大力士”飞机上,装载了106毫米无后坐力炮的吉普车、装甲输送车、重机枪、“龙”式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等装备。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远程奇袭
  
  7月3日下午,以色列召开了紧急内阁会议。经过表决,内阁成员一致同意武力营救人质计划。15点30分,载着身着特战服、手持乌兹冲锋枪的突击队员和摩萨德特工的4架“大力士”运输机和其他保障飞机组成的突击编队,离开西奈半岛向乌干达进发了。这是一次空前的远程奔袭,突击编队要飞行4000千米,横跨十余个敌对国家,稍有闪失就会前功尽弃。为隐蔽企图,以军把4架运输机涂上了民航机的标志,飞行中保持无线电静默,降低高度,小心躲过敌对国雷达的侦察。
  突击编队飞过蒂朗海峡,超低空飞越红海海面,纵贯吉布提领空,取道埃塞俄比亚,进入肯尼亚空域。航程出人意料地顺利,丝毫没有引起敌对国的警觉。7个多小时后,突击编队终于于当晚10点40分抵达乌干达恩德培机场上空。但气象突变,电闪雷鸣,飞机剧烈地颤动着,突击队员都暗暗地捏了一把汗。编队在目视模糊的情况下,依靠雷达摸索着前进。好在雷雨一闪而过。突击队员透过舷窗远远望去,整个机场一片灯火通明,对方好像毫无戒备迹象。
  此刻,恩德培机场塔台雷达已经发现了这群不速之客。塔台飞行监察官用英语在国际民航通用频段上发出询问。“这是东非航空公司航班,我们从以色列运来了劫持者要求释放的巴勒斯坦人,请允许降落。”以色列人的回答十分流利,丝毫没引起对方的怀疑。还没等对方回复,一号机迅速向机场旧跑道俯冲而去。为了缩短冲锋距离,该机驶出跑道,尽量向扣押人质的机场候机大楼靠近。
  一号机刚一停稳,第1突击分队便从后舱门乘车而出。打头的是一辆英式吉普车,车上是几个荷枪实弹的“黑人”彪形大汉,黝黑的脸膛泛出成严的光芒,个个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跟在吉普车后面的是一辆豪华的黑色奔驰轿车,里面竟然坐着乌干达人望而生畏的元首“阿明”。
  在夜幕的掩护下,“阿明”车队风驰电掣般向候机大楼开去。候机楼的哨兵一看这架势,都以为是总统光临,慌忙放下手中的枪,向总统敬礼,然而回敬他们的却是无声手枪的子弹。这些人一枪未还就被全部歼灭,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在自己国家的机场竟然会出现假总统车队。原来,这也是“雷电行动”的一部分,为了尽量缩短接敌战斗的时间,避免人质遭到杀害,突击队假扮了乌干达总统阿明的车队。“阿明”是一个颇与阿明总统相象的士兵精心装扮而成的,而其他“黑人”司机和警卫也是突击队精心装扮而成的。顺利闯关后,为避免发生误伤,纳塔尼雅夫中校和他的部下迅速抹掉脸上和手上的黑色油彩,脱掉乌干达军服,准备向候机大楼发起攻击。
  此时,指挥塔台上的乌守军似乎发现了情况有些不对头,立即关闭了机场上的电灯,顿时整个机场漆黑一团。这根本难不住突击编队,因为在临战训练中,它们配备了照明器材,专门进行了黑暗中降落训练。只一会儿,二、三、四号机也在跑道上着陆。各突击分队及装载的车辆鱼贯而出,随后突击队员乘车分别向各自的目标扑去。
  第1突击分队在内塔尼亚胡率领下,跳下车朝候机大厅猛扑过去。此时,劫机分子做梦也没有想到,远在4000千米以外的以色列突击队员会深夜“造访”。他们中大部分人虽然按部就班地警戒和巡视,但已十分困顿,毫无士气。当以色列突击队员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搞不清发生了什么事,顿时乱作一团。
  “卧倒!卧倒!”一声凄厉的希伯来语的大声呼叫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响彻大厅上空。顷刻间,所有以色列人质都听懂了这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语言,本能地趴向地面。一幅奇妙的画而出现了:夹杂在人质中的劫机分子和十余名乌干达守军顿时如鹤立鸡群般凸现出来。说时迟,那时快,突击队员的几十支冲锋枪以极高的射速喷出火舌,候机大厅内一时间硝烟弥漫,枪声如爆豆,密如雨织的火网吞没了这里的一切。恐怖分子及乌干达士兵虽然枪没离手,但还是没来得及还击,就全部命丧黄泉。
  内塔尼亚胡中校和部下为寻找残存的恐怖分子,登上了二楼,找到了藏在厕所内的2名恐怖分子,并当场击毙。藏在机场大楼北侧的另1名恐怖分子也被打死。最后经过清点,一共打死7名恐怖分子,另3名不知所踪。事后,据乌干达人统计,在这些被打死的人身上,总共出现了近千个弹孔,平均每人身中百余弹。这里的战斗结束后,内塔尼亚胡不敢耽搁,立即组织队员将人质及受伤人员转移到运输机上。
  与此同时,另外几支突击分队也正打得如火如荼。第3突击分队对停放在机坪上的军用飞机发起攻击,他们使用“龙”式导弹对其逐个进行“点名”,这种专门对付坦克的武器对付这些毫无防护能力的米格飞机简直就像砍瓜切菜一般,11架乌干达米格战斗机顿时灰飞烟灭。与此同时他们也袭击了雷达中心,在引爆炸药之前,队员们也没忘记卸下苏联制造的装置带回国内。埋伏在机场入口处的第4突击队,远远望见一队乌干达增援分队开了过来,他们使用装备在吉普车上的无后坐力炮和装甲运输车上的机枪迎敌,突然而强大的火力一通猛打,增援的乌干达分队死伤过半,余者作鸟兽散。
  然而,攻击塔台的第2突击分队却不怎么顺利。守卫塔台的乌干达士兵清醒过来之后,迅速调整了部署,在猛烈火力的掩护下,进行有细织的反击。密集的火力一时间压得第2突击分队抬不起头来。就在第2突击分队进退维谷之际,内塔尼亚胡率领第1突击队突然前来增援。内塔尼亚胡带来的反坦克导弹和火箭立了头功,第一次齐射,就打哑了乌军几个重要的火力点。正在集结冲锋的乌军士兵,失去了火力掩护准备撤退,然而以军突击队是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的。以军突击队几十支冲锋枪像风暴一样向对方横扫过去,将成群的乌干达士兵撂倒在地,坚硬的机场混凝土跑道上尸横遍野。忘乎所以的内塔尼亚胡同他身边的 几名突击队员打得一时兴起,干脆从掩体后面冲上跑道,追击四散溃逃的乌干达士兵,然而就在这时,塔台上一处乌军火力点突然复活了,一梭子重机枪子弹从侧后击中了他。内塔尼亚胡饮弹身亡。他的牺牲迅速燃起了突击队员们心中的怒火,队员们把载有无后坐力炮的吉普车,开到距塔台仅数十米处进行直瞄射击。仅一发炮弹,火力点便飞上天,又几发过后,塔台便在浓烟烈火中狼藉一片,怒不可遏的突击队员乘势冲了进去,肃清了所有残敌,捣毁了所有设备。
  就在内塔尼亚胡被击中的当口,第1架满载乘客的“大力士”飞机正急切地扑向夜空。机舱内死里逃生的乘客们万分激动,惊喜之情溢于言表,一些老人和妇女儿童喜极而泣。随后不久,突击编队的另3架“大力士”飞机及其他飞机也相继起飞,并安全返回以色列国内。以色列特种部队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
  
  余音袅袅
  
  此次营救作战,以色列突击队员共打死7名恐怖分子(另3人逃跑)和45名乌干达士兵,炸毁了乌干达11架米格飞机。106名人质中只有4人没能回到以色列(有2人中弹死亡,1人当时因病住在乌干达医院,后被阿明处决,1名受伤的人质在返回途中死亡)。但令人遗憾的是,突击队指挥官内塔尼亚胡中校却在此次行动中壮烈牺牲了。为了表彰乔纳圣・内塔尼亚胡中校的丰功伟绩,以色列政府决定追认他为上校,并决定把这次“雷电行动”改名为“乔纳圣行动”。
  此次作战,几乎完全是按照以色列的计划进行的,其特种部队远程奔袭4000千米,并顺利完成此次营救任务,这在世界营救史上可以说是奔袭距离最远、突击时间最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这在世界反恐怖营救作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堪称是世界反恐怖营救作战史上的一个创举,以至于世界各国都把其作为反恐怖营救作战最为成功的范例,就连对手乌干达总统阿明也不得不佩服地赞叹道:“以职业军人的眼光来看,这次袭击是无懈可击的,以色列特种部队的确是优秀的。”此次营救战线成功的原因有许多,但主要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得益于以色列特利,作战部队周密细致的计划和准备,二是得益于突击队员自身精湛的反恐怖营救作战技术和能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