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对新闻娱乐化的浅析】 最近的娱乐圈新闻头条
 

【对新闻娱乐化的浅析】 最近的娱乐圈新闻头条

发布时间:2019-03-30 04:33:01 影响了:

  摘要:新闻不是娱乐节目,它的基本功能是报道事实、提供信息,但随着媒体的发展愈加开放,许多新闻走向了极端娱乐化的道路。本文就新闻娱乐化的表现、成因、危害作了简要分析,最后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闻娱乐化;经济利益;传播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越来越呈现出娱乐化的特点。一些新闻虽在内容上趣味盎然、在形式上灵活多变、在视觉上目眩神迷,使受众沉浸在轻松消闲的娱乐氛围中;但另一方面,带着强烈的娱乐气息的新闻,不仅大大降低了新闻自身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削弱了新闻报道的文化品味,还对整个社会产生着不良影响。毕竟,新闻过度娱乐化绝不是新闻娱乐功能的最大化。新闻娱乐化的表现
  1.新闻内容娱乐化
  现在无论是民生新闻、体育新闻还是政治新闻,其内容无不被娱乐化渗透。特别是一向以严肃著称的政治新闻,除了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外,更多隐秘信息也不断被挖掘,政治人物的私密生活也频频曝光于公众视线中。如,因欧债危机下台的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在其任期内总是会因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花边新闻博得媒体的大幅版面。还有对体育新闻的报道,记者除了蜻蜓点水般不痛不痒地描述体育赛事本身外,其实他们更愿意花时间淋漓尽致地调侃运动员的发型、着装、表情以及赛场之外的娱乐生活。伦敦奥运会开赛不久,每天都会有避孕套、***等劲爆字眼充斥眼球,这些“背后的故事”甚至能在第一时间抢占网络新闻的头条。
  2.新闻报道形式娱乐化
  新闻媒体为了获取更高的关注度,在新闻传播方式上极力追求通俗化,以达亲民之目的,从而又可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一味过度制造娱乐效果则会降低新闻的价值。比如,现在很多新闻媒体为达到轰动效应,非常“与时俱进”,喜欢用网络上最新最炫的流行时尚用语来对新闻内容二次加工,或采用游戏中最潮最酷的名词来“润色”新闻标题。殊不知,现在流行的很多看似很娱乐、很通俗很亲切的网络用语其实充满了淫秽挑衅的色彩。最近发生在重庆的持枪抢劫案,很多有娱乐精神的媒体将作案嫌疑人称为“爆头哥”,这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非议,因为“爆头”被游戏玩家视为高技术和眼界准的表现,用于此显然不合适。新闻娱乐化成因
  1.经济利益的驱使
  市场竞争越是激烈,利益就越是诱人,一些媒介很难抵挡商业化的诱惑。作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中国特色的新闻媒体,其产品生产和销售同样遵循着经济学中的“大数法则”,意即什么样的商品最好销售,消费群最大,获得的利益最多,就生产什么样的商品。即使新闻还谈不上是真正意义的商品,但商品性俨然已成为其挥之不去的特征。尤其是在大多数人都追求娱乐休闲的消费社会,生产更多的“娱乐”从商业的角度说就是生产更过多的效益。当然,在新闻传播的语境下,过多的娱乐会让低俗、煽情,诽谤等新闻泛滥。
  2.受众的心理需求
  如今在心理上,人们追求工作后的全身心放松,很多人视娱乐为经济富足的现代生活的一种时尚。因此,具有娱乐化色彩的新闻,由于它的趣味性、刺激性,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从众心理又很容易导致更多的人有意识地去大众媒介处寻找类似的新闻阅读,以求找到与别人的共同话题,增加社交机会。反过来,受众的这种行为又进一步放纵了媒介对新闻娱乐化的追逐。
  3.官方的默许
  大众媒体能乐此不疲地提供着娱乐化的新闻产品,光靠市场利益的驱使是远远不够的,这当然还需要相关话事人或管理者的承认。换句话说,是政府的许可才让这些娱乐化的产品能在媒介市场大行其道。如今,我国的媒体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政府的财力显然不可能支撑所有媒体的生计,但如果新闻传媒可以靠生产、销售娱乐化的新闻实现自力更生,对于传媒自身来说何乐而不为呢,于政府而言自然亦是省心不少。
  新闻过度娱乐化的危害
  1.文化品位降低
  新闻过度娱乐化夸大了娱乐在新闻中的分量,强调了新闻中的煽情部分,它是从娱乐的角度出发来迎合普罗大众,而不是从客观的陈述新闻事实出发来引发舆论,所以,仅仅为了娱乐和迎合,新闻难免不陷入“三俗”之中。对受众来说,虽然满足了感官上一时的刺激和快感,却丢弃了新闻内容的内在价值。正如许多学者认为,新闻的过度娱乐化不但会降低新闻作为文化表达形式的品位,也会导致社会整体文化品味的降低,甚至阻碍大众独立思考的能力。
  2.信息传播功能弱化
  新闻传播的首要功能是信息的传播,但当大众文化成为了市场经济时代的文化主流,大众化、娱乐化也就成为了现代新闻媒介的主要特点:商业广告铺天盖地,消闲娱乐五花八门,各种俗套层出不穷……在市场经济制约下的大众娱乐文化中,新闻节目自然戴上了娱乐化的“画皮”。新闻从业者把精力放在了寻求新闻的娱乐消遣价值上,把新闻报道的重点放在了炒作上。新闻不再是供人阐释判断的信息,而成了被精心打造的娱乐消费品,使得受众在应接不暇中头晕目眩。
  3.媒介责任流失,公信力下降
  新闻媒介作为社会的宣传工具,除了赚取能保障其持续发展的经济收益外,向社会传递信息、传播文化、提供教育等更应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一些媒体在轰轰烈烈的市场角逐中逐渐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不轰动不罢休,走向了极端娱乐化,更有甚者不惜丧失职业道德而虚张声势,欺骗受众,严重影响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各种新闻纠纷也随之而来,媒体最终会得不偿失。避免新闻娱乐化的对策
  媒介走向市场化,更加促使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扩大。即使市场对媒体有一定的“矫正”功能,但在金钱的诱惑下,媒介自身难以达到自律,所以很难将新闻娱乐化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此时,需要相关部门行使管理职权,制定相应管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新闻娱乐化的负影响。其实,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绝对的新闻传播自由,在我国,政府与媒体属于上下级关系,适当的监管反而更能促进新闻传播的有序发展。
  在如今这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和受传者,这就要求大众必须具有一定的媒介知识、道德意识,法律思维和社会责任感,这样,无论是作为传播者的大众还是受传者的大众都可以对新闻有自己的判断和认识,进而可避免新闻被人为地娱乐化而误导大众。因而,加强民众媒介素养教育是避免新闻过度娱乐化的手段之一。只有当大众的整体觉悟提高,才会真正具备监督媒体的能力,而不是被媒体牵着鼻子走。
  曾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把我们的国家比作一艘航船的话,那么记者就是船头的哨兵。他监视着水下的暗礁及复杂的气候情况。”可见,媒体在社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事实上,面对新闻娱乐化泛滥的形势,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会经受空前的诱惑和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新闻把关人的道德自律显得异常重要,这就要求他们提高自身素质,自觉远离庸俗、低俗和媚俗。
  结语
  美国学者尼尔?波斯曼在他的《娱乐至死》一书中曾忧虑地提到过:“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毋庸置疑,新闻走上过度娱乐化之路,势必会对整个社会造成极大伤害。鉴于此,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避免新闻过度娱乐化现象的发生。参考文献:
  [1] 孙薇,浅析新闻过度娱乐化现象[J],企业文化,2004(12).
  [2] 张喆,浅析我国电视传播泛娱乐化现象[J],美与时代,2011(6).
  [3] 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