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论庄子《齐物论》中“环中”的美学意蕴|《庄子·齐物论》
 

论庄子《齐物论》中“环中”的美学意蕴|《庄子·齐物论》

发布时间:2019-03-30 04:37:20 影响了:

  摘要:庄子《齐物论》中提出了“环中”这一概念,本文结合庄子《齐物论》篇目,对“环中”这一概念的基本意义和蕴含的美学意蕴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主要从“超越”意义上的美学意蕴和“物化”意义上的美学意蕴进行阐述,并补充说明了“环中”蕴含的虚实、动静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环中 齐物论 超越 物化 虚实 动静
  “枢使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齐物论》)。庄子在《齐物论》中,齐万物,等生死,在谈论到天下是非同一的时候,他指出,天下无非彼,则无是,天下无非是,则无彼,无彼无是,天下同一。自知己之所知,不知彼之所知,自以为是,道通为一,而齐万物,而等生死。万物生死,得于环中。
  “环中”这一“中空”思想在《老子》中就早已产生,“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认为虚静无为的道就像一个风箱一样,中间是虚空,真气充盈,产生出能量,化为万物,以“无”驾驭“有”,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齐物论》中提出了“环中”这一概念,本文对“环中”这一概念的美学意蕴进行了一次初探。
  《齐物论》从从南郭子綦与其弟子子游的对话开始描述,子綦形如槁木,进入了吾丧我的境界,而弟子不以为然,认为师傅的形亦然,而心不可亦然。他认为现在凭几坐忘的师傅和以往的隐几者不同,可见子游昔日未洞坐忘的玄妙,才惊疑今日师傅的离形去智。这正是子游得了其“环”,而未得其“中”的表现。
  一、“环中”的超越意蕴
  “环中”的超越意蕴,首先在于其对是非的超越。庄子所说的“环”正是万物千变万化的外在现象,“是”与“非”位于外在现象的两极,不断毁灭、重生,在时间和空间中不断轮回。 “是”与“非”在“环中”的“环”上,不断前进,时而追赶、时而相向、时而背道而行,但最终都归于“相遇”。对于环上的“是”与“非”,庄子提出了“两行”,“是非”虽和一,但并不是否定“是”、“非”的存在,它们激烈地存在着,最终归于“和”,化而为一,并继续存在,开始又一轮的行驶。如此往复,庄子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对是非的超越,正是“一是非”,而超越是非,而无是非。
  第二,“环中”的超越在于对时间和空间的超越。万物中空,化而为一,在宇宙这个大“环”中,万物于虚空,不见其发源也不见其终极,立于“环中”就是“游心”于虚空,是一种绝对的精神自由的境界,是一种向内发现的“中空”之虚,是“出六极之外,而游于无何有之乡”(《应帝王》),是“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在这样万物合一的虚空中,时间既流动又静止,空间既变动又固定,时间和空间无限远大,无限超越。
  二、“环中”的物化意蕴
  “环”上,是非并行,“环”中,时空同在,“环”与“中”的“和”,正是一种内外并行的物化美。
  “物化”作为一种审美思维方式,主体从对象身上获得的是“梦”和“游”的感受,它是一种娱乐感受、幻觉感受、想象感受,即是一种审美感受。
  从“庄生梦蝶”的故事中,从寓意上理解,首先是“庄”与“蝶”的交换,其次是“不知庄”和“不知周”的交换。在“环中”思想上,首先体现为“环”与“中”的交换,“环”与“中”始终是宇宙的存在,并不因为交换,就产生绝对的消亡。“环”与“中”在“物化”中达到“和”,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即是“天人合一”的境界。第二,是“不知环”与“不知中”的交换,达到“忘我”与“忘物”,物我两忘的超然态度。
  《齐物论》中,师傅在作答中向子游提出了“人籁”、“地籁”、“天籁”的问题,“人籁”是人的气息吹奏萧管发出的声音,是借助外物发出的声音,“地籁”是大地的气息在空洞中穿梭发出的声音,是万物相互撞击的声音,也是气流在各种形态的媒介中发出的声音。在对”地籁”的解释中,子綦说到,“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可见,在子綦的描述中,”地籁”和”人籁”是同一境界的,皆是有生之类通过媒介发出的声音。万物会而共成一天,然生生者何哉?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物各自生,而无所出,我与物皆以“道”相通,万物皆自然,我亦是自然,自然亦是我,这正是“我”与“物”的交换。“地籁”与“人籁”,若是自然而然发出,也为“天籁”,“地籁”与“人籁”处于“环中”的“环”上,以“中”相通,位于“环中”的即是道枢,“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因而万物为一,因此“天籁”既包括“地籁”又包括“人籁”。“天籁”又有精神境界上的不同,“天籁”乃是立于环中的境界所能感受的大美、至美,取之以“中”,才在无干扰的状态下用精神感知灵魂。
  三、“环中”的虚实、动静意蕴
  “环中”这一概念,还蕴含着虚实相依、动静相合的意蕴。 “环中”即是“虚静”,庄子的“虚静”说源于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第十六章》),“虚”强调去实就虚,虚而容物,虚而待物,虚而有实。《天道》曰:“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因此通过“虚静”而获得“道”,也就进入了审美的境界,也就是说“虚静”的过程就是审美过程。这个过程中,达到主客体的统一,从而达到物我合一,虚实相依、动静结合。在“环中”这一概念中,更集中的体现了,以虚应实,以静待动的观点,庄子认为:“圣人致敬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天道》)“虚静”是是一种心理状态,以“静”应“动”,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动”来自于天地万物的“逍遥”、“游心”,由“静”而“动”,由“虚”而驾驭“实”。
  庄子的“环中”思想,还对中国美学、中国艺术、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产生了“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一画论,有关于“环中”这一概念的进一步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参考文献:
  [1] 郭庆藩.新编诸子集成.北京: 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
  [2] 张利群.庄子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