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体验式教学思想和教学法探析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体验式教学思想和教学法探析

发布时间:2019-01-13 16:16:42 影响了:

  摘 要:本文从讨论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本质特征出发,以记载孔子主要言论的《论语》为依据,探析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体验式教学理念及其实际运用的体验式教学法。   关键词:孔子 体验式教学 Kolb体验式学习模型 教学思想 教学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掀起了教育改革的热潮,体验式教学(Experiential Teaching)的理论被导入我国。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我国的教育和培训领域引起了很大震动。因之来自于西方,国内许多人甚至一些专家学者都认为它是一种完全西化的教育理论,但实际上我国的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体验式教学思想的论断,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体验式教学,培育出了包括72贤人在内的上千弟子。本文从讨论体验式教学的本质特征出发,以记载孔子主要言论的《论语》为依据,探析孔子教育思想的体验
  式教学理念及其体验式教学法。
  
  一、体验式教学及其本质特征
  
  (一)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境,然后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引导学生亲自感知、体验所要学习的知识,最后达到领悟并运用知识的目的。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是体验式学习理论。简而言之,体验式教学法就是一种遵从学生体验式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体验式学习是指把学习者融入一个实际可能发生的情景,或一个虚拟出来的与实际相同的环境里去学习,透过活动中的实际参与获得个人的经验,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体验过程的观察、反省获得新的态度信念,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新情境的行动方案或策略上,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体验式学习的理论体系是美国心理学家David Kolb在John Dewey、Kurt Lewin、Jean Piaget等人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核心内容是体验式学习模型。虽然除David Kolb外,还有许多心理学家、哲学家以及教育学家建立了许多不同的体验式学习模型,不过,目前大家公认最经典的,还是Kolb体验式学习模型。在Kolb模型(也称为Kolb体验式学习循环圈模型)中,复杂的体验式学习过程被分解成四个不断循环的阶段:在某个情境中的具体经历或体验――在体验过程中观察和反思――从具体案例中归纳出一般原理,形成抽象概念――把一般原理应用到类似的情境中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新情境中检验理论,然后又有新的体验,如此循环往复。
  在这个循环中,不能忽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Kolb根据完成有效的体验式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四个方面的能力,即有效体验具体经历的能力,对体验的体察反思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以及主动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能力,把学习者分为四个基本类型:汇聚型(converger),分岔型(diverger),融合型(assimilator),顺应型(accommodator)。主张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会分析学生的学习类型以因材施教。
  (二)体验式教学的本质特征
  通过以上对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的讨论,体验式教学的本质特征可以归纳为:
  1.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要以“学”为核心。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求知。
  2.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教学不等于“灌输知识”,教师要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主动自觉地领悟知识。因此,教师要既立足于课堂,又不囿于课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
  3.因材施教。教师要设法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在其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有针对性地指导,实施差异化教学。
  4.重视教学的实践环节。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在实践或模拟实践中学到并灵活运用知识。
  5.重视“教”与“学”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尽情地体验学习的过程以及从中得到的乐趣,不应越俎代庖,取消学生的感知过程而直接教授知识,只有这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才能被发掘出来。
  
  二、孔子的体验式教学思想
  
  作为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虽然没有直接提出“体验式教学”的说法,不过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意识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亲身体验对其掌握学问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闪烁出体验式教学思想火花的论断,实际运用了许多体验式教学。正因为如此,一些西方的学者把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最早追溯到孔子,如Pickles就把一阶段论的体验式学习模式追溯到孔子。孔子的体验式教学思想大致可归纳如下:
  (一)“教”要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学生要通过自己的自主思考才能真正获知,教师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要在学生主动学知识的基础上去引导,要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才及时启发,只有这样,教学才能有效果。这与体验式教学的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是一致的。
  (二)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孔子认为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主要是帮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领悟知识。所以他多次带着学生“入太庙”、周游列国直接体验,还提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正因如此,Pickles把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归结为一阶段论的体验式学习模式(即认为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三)人的智能水平、个性心理等各有不同,要“因材施教”。孔子意识到人的智能水平不同,可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种,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人的个性心理也不同,如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他认为不同智能水平和个性心理的人,教育方法也应该不一样,即所谓“因材施教”,也正是体验式教学主张的差异化教学。
  (四)教学过程应建立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上,要重视知识的运用。孔子虽然没系统地提出学习理论,但把孔子有关教学的言论归纳整理出来,可以发现,孔子认为学习有四个过程:首先通过多闻、多见、多问、多识学习;接着要思考,“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然后要把学与习结合起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最后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行。从理念上看,这四个过程与Kolb体验式模型的四阶段有类似之处。
  当然,孔子的体验式教育思想远不止于此,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发现。遗憾的是,这些充满智慧的体验式教育思想,自孔子之后特别是秦汉以后却被专制统治、科举制淹没了,后人没有能够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一种有系统的教育理论,所以当西方的体验式教学理论传入我国后,许多人认为它是一种完全西方的教学理念,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孔子的体验式教学法
  
  受体验式教育思想的指引,孔子在教学中,实际运用了许多对我国目前的教学仍有广泛借鉴意义的体验式教学法。
  (一)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法。
  颜渊曾经说过:“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学而》中记载:子贡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悟到:高尚的人应该是虽贫穷却不巴结奉承;虽富有却不骄傲自大。孔子很高兴子贡能独立思考,他肯定了子贡的想法,同时指出高尚的人更应该是贫穷却能乐道,富有却能好礼。子贡听后恍然大悟,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学正如体验式教学所主张的那样,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思考中自觉体验并感悟知识。
  (二)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法。
  孔子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著名的“因材施教”法。如上所述,对不同智能水平的弟子,教学的内容深浅不同。对不同个性的弟子,他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子路和冉有同问“闻斯行诸”这个问题,对好勇过人、性格莽撞的子路,孔子告诫他父兄还健在,凡事要多向父兄请教,不应贸然行事;而对胆小怕事、性格懦弱的冉有,孔子则鼓励他听到后就应立即行动。
  孔子的“因材施教”实际上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法。“以人为本”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意味着教学要尊重个体的差异和个体体验的差异。孔子虽然没有直接提出“以人为本”的言论,但他在教学中实际一直遵从这个原则,潜心了解学生,故而在教学实践中能“因材施教”。可以说,“因材施教”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上的具体运用。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表率法。
  所谓表率法,即是言传身教。孔子把培养仁义之人、君子为主要教学目标。因此,他平时以圣人先哲为榜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弟子们的表率以言传身教。《论语・乡党》中大量记载孔子的饮食起居和为人处世,反映出孔子时时处处都以仁义尚礼之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又如孔子教育弟子们要勤学好问,谦虚好学,他自己就“入太庙,每事问”;他还说“我有知乎哉?无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正因为如此,弟子们在他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学问,这也正是体验式教学所提倡的让学生主动感知然后领悟并自觉运用知识的方法。
  (四)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孔子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他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采取讲授、实地参观、问答、谈话、讨论等方法。为让学生感知何谓祭祀礼仪,孔子多次带弟子“入太庙”,让弟子们身临其境。而《论语》本身就是孔子与弟子们的谈话、问答和讨论等的纪录。弟子们在与孔子的对话中感知到他的思想精髓,感知到学问的无穷尽从而认识到要发奋努力,正像颜渊感叹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欲罢不能。”孔子鼓励学生提问,《论语》中记载的弟子向孔子的提问有一百多次,弟子们“问礼”、“问孝”、“问君子”、“问耻”等等,在一问一答中,孔子或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深处再给出答案,或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孔子还经常组织弟子们讨论仁义道德、为政等,在讨论的过程中,弟子们长了学问,孔子有时也深受启发。
  孔子教学不限于课堂。他经常因时因地,在杏坛、树下、参观时、周游列国的途中开展教学。
  孔子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拘时间地点地教学,实际上就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感知和体验知识。
  
  参考文献:
  [1]Kolb,D.A. 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4.
  [2]Kolb. D. A. and Fry, R. Toward an applied theory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C. Cooper (ed.) Theories of Group Process[M].London:John Wiley,1975.
  [3]Pickles,T.(n.d)[Z].learning.htm.
  [4]孔丘.论语[M].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3(第1版).
  [5]罗佐才.孔子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A].孔子研究论文集[C].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11(第1版).
  
  项目基金: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校级教研基金(G2061586)阶段性成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