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用文学经典滋养学生]文学经典名著
 

[用文学经典滋养学生]文学经典名著

发布时间:2019-01-24 04:08:07 影响了:

   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事求是地说,在应试教育下,中学生普遍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自由支配时间相对少,课外阅读很难进行。另外,电视、电脑等能够吸引学生视听的东西泛滥,尤其是一些“快餐文化”,对中学生具有很大的诱惑性。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令人担忧。
   笔者曾经对高一至高三的近1000名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课余时间看课外书的学生,仅占12%;所读书籍,是由老师推荐、家长介绍的,仅占14%;课外阅读没有计划的占58%。大部分学生对小说、故事类书籍,特别是武侠小说、港台流行小说、神话演义小说等情有独钟,甚至有些学生对言情、刺激性极强的不健康书籍也爱不释手,津津乐道。电视台热播的一些无聊连续剧、街上流行的一些小刊小报都会成为他们流连忘返的精神食粮,而中外名著却很少问津。
   学生在校期间不重视课外阅读,忽视知识的积累,结果会造成知识面狭窄,思想肤浅,语言干瘪,语文综合素质低。翻看现在一些中学生的作文,一篇800字左右的习作全是“天气十分好”、“母亲对我十分好”、“热死了”、“烦死了”、“高兴死了”等简单生硬毫无文采的词语,通篇充斥着“哇赛”、“帅呆了”、“酷毙了”等网络词汇,缺少生动富有个性和生命的语言。
   在央视热播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综合素质测试中,一些受过基础教育又受过专业教育的优秀歌手,却认为李清照是元代人,唐宁街是中国的,长安街在德国……连一些最基本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都弄不清楚搞不明白。这或许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中学生课外阅读和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认为,要引导中学生读名著,读经典,惟有用前辈人所创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来滋养下一代,才能保证他们成为具有纯洁善良、心灵健全的“人”。钱理群教授说:“要读名著,就是因为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的名作、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他同时指出:“学生中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阅读面太窄,快餐式的阅读太多,名著读得太少,就像一个营养不良的人。读的不是精品,而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精神上充分发展的人的。”
   中国人民大学周士琦也说:“对于我国古典小说,不用说《聊斋》《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之类的小说,就是古典四大名著也读得少。古典名著读得太少,不但影响了汉语书面语程度的提高,而且很不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利于优秀人格的形成。”
   经典名著是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其思想价值、文学价值无与伦比。它们影响了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受到读者和历史的长期检验,其语言、其情节、其人物形象,都具有穿越时空的感染力、吸引力及永恒的魅力,远不是现在的流行文学、时尚文学所能比的。经典阅读理应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旋律。《边城》可以让学生感受湘西小镇的淳朴民风,《西游记》可以让学生领略烟云腾飞的神奇境界,《三国演义》可以让学生体验斗智斗勇的战场,《史记》可以让学生在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中引发哲理的思考……
   巴金老人曾经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中外经典名著描摹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表现了复杂的人性,记录着人类的情感、思想,包含了许多历史经验和智慧。语文教师理应让青少年学生从刀光剑影的武侠小说中走出来,从扑朔迷离的网络阅读中走出来,走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名著经典,使学生在经典作品中受到思想的指引,人生的启迪,情感的熏陶,美的感染。
  (作者单位:平邑第一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