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孤独感爆棚的句子 析高校学生孤独感
 

孤独感爆棚的句子 析高校学生孤独感

发布时间:2019-01-29 03:56:54 影响了:

  摘 要:有不少高校学生存在孤独的情绪,其因素在于其年龄特征、不良的交友观、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以及自我归因的偏差。认清危害,克服自卑和不良性格,积极地融入集体之中是这一群体摆脱孤独感的应有选择。
  关键词:孤独感 自我归因 自卑 人际交往
  
  不少高校学生存在孤独的情绪。孤独感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学生们有程度不同的孤独体验。伴随着孤独,种种消极的情绪如抑郁、自卑等也会产生,这直接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其学习、生活和发展成才。应关注高校学生的孤独感及其心理调适问题。
  
  一、高校部分学生产生孤独感的因素
  1、青年期的封闭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孤独感最强烈的时期就在青春期。学生的年龄基本上处于17-23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一方面觉得自己有许多不愿告人的秘密,有一种封闭心理;另一方面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又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我与其他同龄人之间的心理差异,意识到与众不同的特点,渴望别人能真正理解自己,能与自己以心换心地进行沟通。这种矛盾心理导致孤独感的产生。高校新生由于环境的变化、陌生感和青春期封闭心理,言行表现显得较为孤独。反过来别人的淡漠态度又会加深他们的孤独体验。
  2、自责太重、自卑感太强
  这是产生孤独感的深层心理原因。在学生的心理发展中自尊与自卑其实是相伴而行的。他们的自我的肯定值一般都比较高,充满自我炫耀的冲动,容易蔑视权贵、标新立异、惟我独尊、我行我素,总是希望超过别人、得到别人的尊重,容不得别人的轻蔑和漠视。然而,由自身能力和社会复杂性所限,事实常常会使他们深感不尽如人意,受挫之后自信心下降。恐惧失败、寻求自尊安全感的心理最终可能导致其对社会活动的退缩与逃避,从而陷入自卑之中。
  这种自尊与自卑是相互贯通的两端,其实都是心理不够健全的表现。来自不富裕或贫困家庭的学生更易产生自卑情绪和心理。自卑对高校学生来说,无异于作茧自缚,因为自卑往往使他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敢、不能也不愿意与人交往。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泰勒所言:“缺乏自信的个体,可能不大愿意在社会中承担风险,于是可能自觉不自觉地传递给他人一种无价值感,这反过来可能使钢铁的社会关系不令人满意,使个体产生孤独感。”
  3、自视清高,理想化、完美主义的交友观,加剧了学生的孤独体验
  高校里的学生,随着身心走向成熟,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有了归属、赞许、与人交往的需要,他们渴望友情。然而在人际交往中,一方面他们的自我肯定值过高,自命不凡、自视清高;另一方面,过分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对校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总是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来衡量别人,苛求别人。当他发现现实中没有人能与自己想象的标准完全一致时,就或许会产生对谁也看不上眼,不愿与他人交往的心理现象。同时,他们经常苛求自己,既为自己不爱与人交往而苦恼,又不愿意、甚至讨厌说客套话、应酬话,觉得这样很庸俗,把自己的愿望要求与现实生活完全割裂开来,再加上他们与人交往的技能较不足,这样就造成了与他人难以建立正常及和谐友善的关系,孤独体验显得很强烈。
  4、归因偏差也会增加隔膜和距离
  高校学生在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时,容易呈现出一定的归因偏差甚至错误。例如,一位女生不敢与异性打招呼,可能归因于自己来自农村,长得不漂亮等;而有些学生或许将自己交往范围小归因于对方考虑会地位、家庭背景、利益等,而不是归因为自己与人交往缺乏主动,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够广泛等。另有调查表明:高校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总体归因偏向于内控性,但对人际关系失败的归因多表现出外控倾向。正是由于对自己的认知偏见和对他人的消极认识、评价,使许多高校学生产生嫉妒、自卑、猜疑、报复等不良心理,程度不同地局限了自己的人际交往,障碍了人际关系的发展,加深了同学之间隔膜和距离,从而体验到了更多的孤独。
  5、学生人格养成方面的疏失
  中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发育阶段,也正是人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学生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人,应该是正常人格心理的逐渐形成和完善。遗憾的是,人的社会化平台扁平化了,不论是否步入高校大门,不少人身上都存在或多或少人格心理不够健全问题及不适倾向。极端的个例虽属少数,但反映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引起我们大力关注和解决。究其原因,与我国的高考制度有关,与学校有关,也与学生本人有一定的关系,更有家庭的责任和关系。因为家庭在学生的人格养成方面有密切的关系、不可替代的地位和独特的作用及影响。多少年来,社会各方面在学生良好人格心理养成上未比较充分地尽各自的义务。
  6、激烈的竞争也是产生孤独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考上高等院校的学生,以前在中学都是各方面比较优秀的,进入高等院校之后,生活在一个大家都较优秀的环境中,彼此免不了要对比、竞争,为了将来工作理想也要竞争。这种能力上、利益上的竞争是高校学生不能相互沟通进而产生孤独感的一种原因。各高等院校的客观差别及置身其中的校园环境,会构成对学生心理持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二、孤独感的消极意义
  1、孤独感加剧了内心矛盾冲突
  导致一方面不愿意与人交往,人际关系淡漠,另一方面又深感“我现在很孤独”,心理处于矛盾之中。高校学本来就是一个小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冲突,在高等院校里的学习生活的阶段正是青年学生人生发生重大变化和转折的时期,矛盾冲突有其独特的内容及其反映,心理孤独是其一个方面的因素,它和其它矛盾问题相互之间具有诱导性,如不能正确调适,则会影响这一群体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一些反常的行为偏差甚至个别的极端事件和现象,既反映学生自身社会适应性的缺乏及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欠缺,又反映出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缺失、疏漏、不到位。
  2、孤独感会造成部分学生人际交往障碍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人际交往的需求。高校学生的成长其实就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高校每个学生都将融入社会之中,如果他们不能在充满人际交往的社会中学会寻找友谊,建立自己的友谊网络,难以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将难免孤立于社会。所以,高等院校里的学生若缺乏建立友谊网络的技能,由孤独再陷入封闭,那么他们将面临着进行强制性再社会化的危险。
  3、孤独感会使高等院校里的学生出现人格失常
  孤独感会增加与他人的隔膜与疏离,反过来,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孤独感。这种被强化的孤独感会导致所疏离的个体人格失常。因为孤独的人是不快乐的、孤单的、郁闷的。他们缺少朋友的友谊和关爱,缺少了青春的活力,也没有精神寄托和疏导不良情绪的机会和途径,自然显得较为落寞,人生状态呈现灰色的基调,甚至出现人格失常。
  
  三、进行心理调适,摆脱孤独感
  高等院校的学生要摆脱孤独的困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适:
  1、消除偏见和刻板印象,增加同学之间平等的、直接的接触
  偏见是造成孤独感的重要原因之一。偏见有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而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建立在一种不平等、间接的接触上。由于不平等的接触妨碍双方相互间深入细致的了解,且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不平等的、间接的接触通常导致双方之间肤浅、表面、片面的认识以及偏见。因此,多直接接触是消除误会和偏见的有效途径。
  在交往与直接接触中,首先要以客观地承认、理解人的个性为前提。应该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爱好、性格、观念等各方面各有其特点,不要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那样,只会限制自己的眼光和交往范围,是自我封闭和孤立。其次,既然人的个性存在客观的自然的差异,加之其它各种现实因素,在与人交往和直接接触中,产生矛盾纠纷甚至误会、偏见是必然的,那么,学会宽容就显得很必要。宽容可以减少矛盾纠纷,化解、消除误会及偏见,增进友谊,扩大交际,改善人际关系,提升人生品位和境界。宽容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修养情操、品位境界的体现,要学会宽容,学会以宽容的心态对人对事对物。第三,学会尊重他人。人人都有获得尊重和关怀的心理需要,在人际交往中,彼此应相互尊重,这是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学会尊重他人。最后,对人不可抱有成见、偏见、片面之见,应克服自身心理上的消极因素,以坦城、开放的心态与人交往。
  2、增强自信,走出自卑和羞怯的阴影
  首先必须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悦纳自己”,悦纳自己是增强自信的一条有效途径。自我肯定、悦纳自己以自己的独特性为前提,既承认和接受现实的自己在思想观念、性格品质、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又充分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充分肯定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自己的优越感,增强自信,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皮列马利翁效应”。心理学实验和现实不少事例反复证明了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诱导能使人更加进步,所以,肯定自己、悦纳自己就会使自己从自卑和羞怯的阴影的走出来,赋予自己的人生生活以明快的色彩。
  3、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艺术
  人际交往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把人际交往的技巧看成虚伪做作,那是片面的,甚至说是不对的。它是人际交往的必要的手段,是达到人际关系和谐的有效的方式,运用得当,可以,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相反,则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平时既应多学习一些社交礼仪和交往技巧,掌握处理人际交往艺术,又要不断反思自己和交往经历,不因几次失误或偏差而患得患失,不断总结,改变自卑和羞怯的心理,融入群体。
  4、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克服不良性格
  由于处在青春期,具有特定的社会地位和特殊的群体环境,大学生中有许多人具有高傲、冷僻、尖酸、刻薄等不良性格,无形中造成了与他人之间的隔阂,拉开了人际间的距离。因此,要摆脱孤独,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水平,自觉克服各种不良性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采取适当的行为,通情达理地与人交往。
  5、通过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改变消极心理
  一个人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并在活动中担当某一角色,就要和他人交往,自己的行为客观上受到该角色所特有的规范和准则的制约,而且受到他人的角色期待和评价之中。这就意味着个体的行为要与角色相符合,这样,个体的行为及心理就会发生改变。这种外在的带有强迫性的要求可以使参与者较快地改变,因为活动本身就是社会性的,它既丰富了人的生活,增加了交往,彰显了个体的存在,也改变了因缺乏交流机会所造成的封闭状态及孤独心理。所以,高等院校的学生应自觉将自己纳入群体生活中,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使自己的身心得以正常健康成长,而社会活动也正是人的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6、确立人生目标和计划,学会善于独处
  孤独感虽然和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社会活动对之有客观性的制约作用,但更主要的是它属于人的主观心理体验而非一种客观状态,活动量的多少与内心的虚实并不一致,因此,应关注高校学生自己的内心体验。现实生活中有聚会,也有独处,人的性格有内外向之分,有人喜聚会,有人喜独处,善于独处也是人度过孤独的必要方式。体验孤独而克服孤独感,也会提升人生内在精神境界。高等院校的学生也应学会善于独处。
  最后,高等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人格健全、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材的人格要素和条件,学校、教师、家长及全社会都应关注高等院校里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家长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以外,更应侧重于孩子人格心理的养成和健全,这是需要家长而且家长也应该尽责可以尽责的地方。因为正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说:“学生在这里是几十分之一,而在父母那里是百分之百。”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社会也在不断创造改进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的环境和条件。这里谈及的孤独感问题是其中已被关注并不断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泰勒,等著.谢晓菲,等译.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54.
  [2]董圣鸿.大学生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成败归因的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2,(3):25.□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