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常德花鼓从卑微走向尊贵_常德花鼓剧团
 

常德花鼓从卑微走向尊贵_常德花鼓剧团

发布时间:2018-12-24 09:47:48 影响了:

  据统计,湖南境内有19个地方戏曲剧种,仅常德一地就有3种,分别是常德汉剧、荆河戏和常德花鼓戏。自古常德就有“戏窝子”的美誉。在三个地方剧种中,由于历史上的某些原因,常德花鼓一直处于地位卑微甚至被边缘化的尴尬状态。
  然而,在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常德花鼓”榜上有名,使得昔日处境艰难的常德花鼓再次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常德文化名城建设不可忽视的宝贵资源。
  让我们走近常德花鼓。
  
  一、发端民间,称为“杂戏”
  
  常德,位于洞庭湖以西,武陵山脉以东,自古以来就有“全楚之咽喉,滇黔之门户”的重要地位。也正是常德的特殊地理优势,历史上不少时尚的文化现象在这里落户,也有不少古老的文化现象在这里尘封。“常德花鼓”就是根植在这里的一朵独特的艺术奇葩。
  古往今来,常德吸引了屈原、李白、孟浩然等数以千计的诗人学者来此踏歌而行,对常德民间艺术的繁荣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常德为古代三苗、南蛮腹地,历来巫风盛行。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曾在这一带改陋词,附巫音,作《九歌》之曲。据史载,明代嘉靖年间,每年岁末腊日夜,巫师均戴面具作傩祭歌舞,通宵达旦,名曰“还傩愿”。清嘉庆年间,常德花鼓戏汲取民间歌舞和傩戏的素材,融合外地的腔调,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戏曲形态。
  毫无疑问,常德花鼓产生于民间,是地地道道的“土产品”。而且与巫术、傩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致在它诞生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常德花鼓与道教傩坛同班作“法场”和演戏,称为“灯”“傩”“半台戏”:法师可以演花灯戏,演员可以作傩坛道场,可谓常德文化的一种特色现象。
  相比同一地域的常德汉剧、荆河戏,由于角色的局限,常德花鼓又称为“小戏”或“杂戏”。
  常德花鼓戏的声腔,最初是打锣腔。在演唱形式上,是“一唱众和,不托管弦,锣鼓帮腔。”最初的演出形式,是丑角、旦角唱着打锣腔和小调,进行载歌载舞的简单的故事表演,称为“二小戏”。《送钏》、《圆脚盆》、《幺舅母打替》等早期打锣腔剧目就是其代表。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花鼓戏演绎形式的需求,以及艺人们对花鼓戏的改进,形成了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角的“三小戏”。《潘金莲裁衣》是打锣腔“三小戏”的代表。石门的《瞧相》、桃源的《捡菌子》、常德的《圆脚盆》等保持了载歌载舞的地方花鼓风格,简单的剧情中,常夹演“盘花”、“采茶”、“望乡”等灯杂曲。石门、汉寿等地多伴随舞狮班子和玩龙班子;桃源、澧县又常在还傩愿中演出,故称愿戏。
  “二小戏”、“三小戏”被统称为“杂戏”,生、旦戏则为“正戏”。
  从四川传入的梁山调,与常德的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戏曲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常德花鼓特色的声腔正宫调,并以此曲调的可塑性和大筒振腔保调的功能,逐渐替换了打锣腔,声腔内含的板式变化和情绪表现的潜力,随同大本戏的上演而得到充分发挥;大型剧目也随同声腔的成熟而在常德花鼓戏中盛行。一些大型剧目,如《刘海戏蟾》、《黄金塔》、《杀狗寻夫》等,经常出现在常德花鼓戏的演出中。音乐表现手段不断丰富,表演程式逐步完善。常德花鼓戏逐渐从丑旦歌舞演唱型的生活小戏,演变成为一种行当较齐、声腔较丰富的完整的定型的戏曲形式。
  常德花鼓在不同的县域,也有不同的称呼:常德、桃源、汉寿一带俗称为“灯戏”和“喀喀戏”,津市、澧县、临澧一带叫“花鼓戏”,石门、慈利、大庸叫“杨花柳”、“柳子戏”或“下河戏”。20世纪50年代初,演出该剧种的一些专业剧团曾一度命名为“楚剧团”,不久,正式定名为“花鼓戏剧团”。
  清末民初,常德花鼓艺人与常德汉剧和荆河戏等地方大剧种的融合,借鉴了后者的行当分工,逐渐发展了常德花鼓的行当,从而出现生、旦、净、丑等主要行当,使常德花鼓能够承担整本大戏的演出。但小生、小旦、小丑仍然是常德花鼓的主干力量。
  
  二、官方禁演,视为“淫戏”
  
  发端于民间的常德花鼓,在其正式形成后不久即遇到不幸,这个不幸不是来自自然灾害,也不是来自民间排斥,而是来自官方的严厉打击。
  据记载,清代道光初年,常德花鼓戏已有了上演夜戏的戏班。1983年春,从石门县夹山寺残碑中,研究者发现了记载清代中叶常德花鼓戏活动的可靠记载。这件文物也是目前湖南省花鼓戏的珍贵史料。
  该碑文撰于清道光9年,立于道光10年(1830年)。碑文共计29行,为10大禁令。其第9条残文是:
  禁演唱花鼓夜戏,以端风□也。城厢市镇乡村人烟稠密之处,查有不肖男女,遇花鼓戏班到境,呼朋引友……邪奸拐攫窃,皆从此生。更有一等轻薄浪子,及各衙门丁役,争招寄拜干儿,制衣购帽,不惜囊金,人心……严行驱逐,毋许逗留,违者均枷示责惩,并究乡保……
  从这份以“岳常道”官府名义发布的禁令中,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解读:
  第一, 道光年间,常德、岳阳一带是禁止演出花鼓戏夜戏的。
  第二, 道光年间的花鼓戏,已经在民间有相当大的影响,不论城乡,“人烟稠密之处”尤其具有市场。
  第三,当时的花鼓戏演艺队伍中,鱼目混杂,“轻薄浪子”混入其间,有一些低级粗俗表演和“争招寄拜干儿,制衣购帽,不惜囊金”的活动。因为这些行为败坏风俗,所以政府下令禁止。
  第四,政府对花鼓戏不加分辨的打击是严厉的。要求民众对于花鼓戏班“严行驱逐,毋许逗留”,如有违犯,“枷示责惩,并究乡保”。
  从此之后,常德花鼓被官方视为“淫戏”,禁止在各地演出。清宣统元年(1909年),我们还能从《长沙日报》上找到有警察在常德“查拿唱花鼓淫戏”的报导。
  常德花鼓所面临的厄运,即使在改朝换代后的民国也没有得到改善。从清道光年间遭到“禁演令”,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常德花鼓一直处于非法的地下状态。许多艺人,要么该行停演,要么“搭班”在汉剧戏班或荆河戏班中谋生。不甘心放弃花鼓事业的艺人,纷纷争取与汉剧和荆河戏同台演出的机会和地位,于是,在沅澧大地上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灯”“官”“半台班”:半台花鼓半台戏(汉剧和荆河戏因为没有遭到官府查禁,被民间称为“官戏”)。
  但是,这些“半台班”只能在广大农村演出,而且戏班规模不是很大,不能进入府城。
  常德花鼓的地位改变,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
  
  三、获得新生,举步维艰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公开或半公开的花鼓戏班,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改编,分别成立了常德市建设楚剧团(花鼓红乐班)、桃源县文新楚剧团(花鼓洪胜班)、津市文宣楚剧团(花鼓红霞班)、临澧县新安花鼓戏剧团。
  但是,常德花鼓各剧团稳定性不是很强,比如,津市文宣楚剧团在成立后不久的五十年代初划归给澧县,于1959年与当地的华北话剧团、永乐荆河戏剧团合并组建了澧县荆河戏剧团;临澧县新安花鼓戏剧团仅坚持了三年,于1954年解散;桃源县文新花鼓戏剧团在1958年与德记天元班(汉剧戏班)合并,组建了桃源县汉剧团;1956年,阵容强大的常德汉剧名班“文华”与“同乐”合并组建了“常德市汉剧团”,使得当时的常德市同时出现了汉剧与花鼓两个剧种并存的局面。为了形成“一县一团”的格局,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将原“常德市建设楚剧团”划归常德县管辖,更名为“常德县建设花鼓剧团”,1958年成立“常德县花鼓戏剧团”,也就是今天鼎城区花鼓戏剧团的前身。
  获得新生的常德花鼓各团,在建国初期曾经创作和演出过一批优秀的现代戏剧目。津市文宣楚剧团创作了《枪毙东霸天》、《消毒剂》,桃源县文新花鼓剧团创作了《九龙巨变》,常德县建设花鼓剧团创作了《割麦插禾》、《归家》等。各地剧团还移植上演了《三里湾》、《杨立贝》、《战鼓催春》等现代戏。还有一批改编整理的传统戏参加了省、地区专业剧团的汇演,如1955年桃源的《清风亭》、《拾菌子》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1957年,由常德、桃源两团联合改编的《甘氏二嫂》参加湖南省、常德地区专业剧团汇报演出。
  此后,以“花鼓戏”命名的剧团仅剩一家:常德县花鼓戏剧团。1964年,该团演出由吴文华编剧的大型现代戏《归家》,参加常德地区文艺会演获得一等奖。
  1966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常德县花鼓戏剧团也难免一劫,传统戏剧被视为“毒草”禁演,许多名老艺人被遣散,部分中青年演员进入“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少量演员组成“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作政治性的歌舞演出。
  常德花鼓再次处于灭绝的境地。
  
  四、一部《嘻队长》,创造新辉煌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春,常德县花鼓戏剧团的部分演员先后演出移植剧目《十五贯》、《生死牌》,戏剧迅速得以复苏。随着被遣散的演员陆续集结,“常德县花鼓戏剧团”于1979年正式恢复了建制,并到桃江、沅江、南县、湘潭、长沙、岳阳以及湖北公安等地巡回演出,获得了空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
  与此同时,各地农村花鼓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较为稳定并产生一定影响的有:桃源县郝坪剧团、常德县黄土店剧团、汉寿县毓德铺剧团、津市民间剧团、澧县文宣剧团、临澧陈二剧团等,常德花鼓一度呈现出兴盛繁荣景象。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已经打开了国门,全面推行搞活经济、改革开放的富民强国政策,尤其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给中国带来了一年胜过一年的新气象。大型农村题材的现代花鼓戏《嘻队长》应运而生。
  《嘻队长》是由黄士元编剧、石伯林导演,常德县花鼓戏剧团演出的大型现代喜剧。剧中讲述穷寡妇月秀嫂的耕牛在春耕之际病死,嘻队长将自家的耕牛借给她以应燃眉之急,引起妻子满堂客的猜疑。加以嘻队长热心撮合月秀嫂的婚事,更加引起满堂客的误会,以致审夫、上吊……最后,夫妻误会终于得以消除,月秀嫂也与黄兽医喜结良缘。该剧在1984年常德地区会演上亮相,于次年参加湖南省第三届戏剧季获演出二等获,石伯林获导演一等奖,刘春兰、饶爱玲分别获得表演二、三等奖,乐队获得伴奏奖。
  1985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中央书记处的《内部通讯》:《一个处境艰难的好剧团----》一文上批示:“穆之、厚泽,象这样的好剧团为什么不奖励。奖励好的,可以催人奋进,打击歪风嘛。”
  1986年2月,中共常德县委以文件形式向全县转发常德县花鼓戏剧团的先进事迹。同时,《嘻队长》应邀到长沙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受到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王首道以及湖南省委、省政府负责人毛致用等领导的接见。
  同年5月,常德地区文化局编印《奋发图强,为农民喜爱的好剧团----表彰奖励常德县花鼓戏剧团的材料汇编》。5月23日,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在常德市召开表彰奖励常德县花鼓戏剧团的大会。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湖南省委副书记刘正,以及省文化厅、省文联、常德地委、县委领导同志都出席并讲话。会上,中央文化部颁发了奖状和奖金1万元;湖南省委、省政府颁发了奖状和奖金5万元;常德地委、行署授予常德县花鼓戏剧团“坚持长期为农民服务的好剧团”称号,并颁发奖金1万元。
  同月,文化部发出艺戏字(1986)第83号通知,调常德县花鼓戏剧团进京演出。同时发出文艺字(1986)第61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关于表彰湖南省常德县花鼓戏剧团的通知》。
  6月,《嘻队长》赴北京汇报演出。在怀仁堂,常德县花鼓戏剧团演职人员受到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主持召开了座谈会,并与北京市文化局联合举行了专场报告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北京日报》、《文汇报》、《戏剧电影报》、《戏剧报》等媒体均发了专访和评论文章。
  可以说,《嘻队长》成就了常德花鼓的最高辉煌。
  
  五、“申遗”成功,再显尊贵
  
  常德花鼓在《嘻队长》的带领下,一路阳光一路歌,走向了花鼓戏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顶峰。1986年年底,常德地区文化局与常德县文化局组织常德花鼓教学演出活动。集中了常德、桃源、汉寿、津市的部分老艺人,对《清风亭》、《东川寻夫》等12个传统剧目进行了全部或片段的录像,为该剧种保存了珍贵的艺术资料。
  1988年,由汪荡平执笔、石伯林执导的现代戏《换亲记》,乘着《嘻队长》的东风,再次问鼎湖南省戏剧季“金奖”。
  为了常德花鼓事业后继有人,常德县花鼓戏剧团于1985年9月与常德地区戏曲学校(现已并入湖南文理学院)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招收花鼓专业学生30名,其中表演专业24名,音乐专业6名,学制5年。该班的基本功教学由常德戏校汉剧、荆河戏老师承担,专业教学则由常德花鼓的名家管宏湘、杨智生、李尧皆、王华安、杨建娥、石伯林、罗良哲等担任,培养了朱小玲、章宏、刘年红、石榴等一批优秀的花鼓戏接班人。
  可惜,就在上述学员走出学校进入剧团的时候,常德花鼓与全国其它戏剧剧种一样面临着同样的尴尬: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化艺术形式的不断进入文化市场,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出现多元化层次,曾经独领风骚的戏剧行业已经风光不再。
  在经历了较长时间沉寂之后,常德市鼎城区花鼓戏剧团招牌(1988年常德地区改为常德市,常德县改为鼎城区)于1997年加挂了“常德市丝弦艺术团”招牌,利用“常德丝弦”这个金子招牌,在常德文艺舞台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嘻队长》的作者黄士元先后创作的《瓜中情》、《待挂的金匾》、《枕头风》、《特别新娘》等一系列常德丝弦和丝弦小戏,先后在全国获奖,鼎城区花鼓戏剧团先后两次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先进文化单位”称号,两次被湖南省文化厅评为“好剧团”,成为常德市专业剧团的获奖“大户”。
  10多年来,常德市鼎城区花鼓戏剧团凭借“常德丝弦”在全省、全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金奖”,收获着一个又一个喜悦的同时,冷落了自己的本行“常德花鼓”。渐渐地,老艺人逐个谢世,中年演员纷纷改行离团,大部分青年演员已经不会演唱花鼓。即使在广大农村----常德花鼓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上,了解常德花鼓的人也是越来越少。
  常德花鼓第三次处于灭绝的境地。
  为了保护和传承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1年、2003年和2005年命名了三批世界非物质遗产,共90项,其中中国4项,即昆曲、古琴、新疆的木卡姆民族歌舞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长调民歌。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为了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省+市+县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2006年6月,国务院在中央政府门户网上发出通知,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德丝弦、荆河戏、澧水船工号子、常德汉剧高腔榜上有名,常德花鼓再次受到冷落。
  2008年,在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下,鼎城区花鼓戏剧团再次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获得成功,“常德花鼓”荣登国务院在6月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常德市鼎城区花鼓戏剧团现在同时拥有两个国家级的“非遗”项目,这对于一个县级文艺团体来说,是绝无仅有的。有了政府的经济资助和社会的广泛期待,无论是常德丝弦还是常德花鼓,我们不用担心它们会在近年内消亡,但如何传承常德花鼓、如何发展常德花鼓,却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天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