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书籍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书籍

发布时间:2019-01-23 04:16:34 影响了: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课堂教学对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教师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只教学生答,不教学生问,学生问题意识薄弱,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更不善于提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促学生想问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问题情境的创设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的作用就是提供材料,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到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促使学生想问。
  教学时,可选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大数的估算时,可设计课件展示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少先队大队长发现同学们在学校吃午餐时浪费粮食的现象十分严重,他想写一张宣传标语,告诫大家不要浪费粮食。但是,标语中有些数据和问题没有写完整,该怎么填,你能帮帮他吗?
  13亿粒米到底有多重?学生可能一时不好怎么解决,会思考13亿这么大。怎么解决呢?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不能真的拿13亿粒米来称。由于米粒大小差不多,所以我们只要称少量的米,如100粒,那么13亿粒米有多重,是不是可以估算出来?
  另外,可以在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处设置问题情境。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探索、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要达到这一点,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和新旧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学生认知的内部矛盾,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状态,进而唤醒学习者强烈的问题意识,产生学习需要,从而想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先有意设置新旧知识的矛盾。
  1、学生试求6、8、20的最小公倍数,结果大部分学生受旧知识的影响只用公约数2去除三个数,因而求出最小公倍数是2×3×4×10=240。
  2、要求学生用列举法从大到小顺次写出三个数的倍数来验证,学生由此发现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0,而不是240,从而感到惊奇,继而产生问题:
  (1)如何准确地求出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可否运用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来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方法上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3、利用学生产生的问题,充分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维,把多乘的2挖出来,进一步建立起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继而发现求多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营造和谐的问题氛围,促学生敢问
  
  营造和谐的问题氛围,既是课堂教学本身的客观要求,更是激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和谐的问题氛围能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提高学生问问题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对学生的质疑要认真对待,态度和蔼。对学生一些有创见的问题,教师要抱欣赏的态度,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从语言和行动上消除学生不愿和怕问问题的思想情绪。学生处在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就能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进而敢问。
  
  三、拓展广阔的问题时空,促学生多问
  
  有些教师常说的一句话是:学生不爱问问题,或没有问问题的习惯。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几乎没有给学生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提倡学生多提问题,希望学生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要开放学生提问题的空间,给学生提问题的时间和权力,促学生多问、勤问。
  第一,教师提出中心问题,形成问题空间,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问,为问题而学,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一题多问。利用应用题的条件提出问题。例如,已知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学生可提出问题: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长比宽长多少?长方形周长是多少米?长是宽的几倍?……
  一题多解。要求学生根据一道题想出多种解法。例如,小青家养黑兔和白兔共20只,其中黑兔是白兔的。黑兔和白兔各有多少只?
  解法一:设白兔有x只,列方程x+1/9x=20,x=18.18×1/9=2(只)。
  解法二:设黑兔有x只,列方程x+9x=20,x=2.2×9=18(只)。
  解法三:20÷(1+9)=2(只),2×9=18(只)。
  解法四:20÷(1+1/9)=18(只),18×1/9=2(只)。
  解法五:20×1/10=2(只),20×9/10=18(只)。
  第二,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留有学生问问题的时间。除了课内有时间保障外,课外也要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为了不放过任何问题,教师可要求学生每人备一个“问题本”随身携带,将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记录,并定期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进一步调动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从关心学生“今天得多少分”向学生提出几个有意义的问题的转变。
  
  四、提供问问题的方法。促学生善问
  
  一切学习始于模仿,让学生学会提问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的示范。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说道:“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而且应该使教师问的问题,将来学生自己也可能提出。”可见学生问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告诉学生提问的方法,也要做好提问的示范。例如,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笔算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从几个方面着手提问题:例题的特征。计算顺序,商的定位,怎样试商,等等。
  
  (责任编辑 钟毓华)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