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如何让作文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作文教学与学生个性]
 

如何让作文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作文教学与学生个性]

发布时间:2019-01-25 05:13:17 影响了:

  人的个性是人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的基础,而个性化作文的教学,就是依据学生的这种个性特征,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让个性的翅膀翱翔在作文教学的天空中,让学生的作文更贴近生活实际,更能与众不同,彰显个性,同时也通过对这种个性化作文的教学,改变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疼的状况,使学生愿写作文,善写作文,好写作文。为了让学生的作文彰显个性,也使这种个性化作文的教学富有成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减少束缚,还给学生自由
   语文教师大都有这样的感受: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学生能写好的不多;让学生写自由命题作文,能写好的不少。学生上了高中以后,思维能力在继续发展,世界观、人生观在逐步形成,自己独立的想法也逐渐多起来,可是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却相对滞后,常常表现为心中所想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转化成书面语言。有不少同学直到高考还写不好文章。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究其原因,是传统写作教学很多时候在搞“考试作文”,讲规范,讲文体、立意、结构、表达方式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写作自由,整个作文教学过程成了纯粹的写作技能训练,完全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没有了选择的余地,失去了创造的机会。长期如此的训练,使学生的作文丧失了他们所应该有的“风华正茂”,丧失了他们所应该有的“激情”。学生一提起笔来就是套话,或者言不由衷,或者空洞无物。这样,就背离了写作教学的本来目的和意义。
  减少束缚,还给学生自由,就是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拥有选择的权力,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减少对学生作文的统一要求,例如不限文体、不限时间、不限内容、不限字数,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作文时只划定一个范围,让学生自拟标题、自由立意、自由选材。从作为语文教学指挥棒的高考作文的发展来看,从原来命题作文到后来的看图作文,再到现在的话题作文,其实就是一个逐渐给学生写作自由的过程。新课标要求“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变作文教学的主宰者为学生情感的激发者,逐步构建开放的、活泼的、动态的学生全程自主表达的训练体系。
  
  二关注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人手。按新课标要求,要将学生从无效式、高压式的课堂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使他们走向大自然,深入社会中,去观察、体验,增进人生阅历。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学生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诸如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环境保护、西部开发、素质教育、自然灾害、和平统一、和谐发展、博客现象以及民生、民心乃至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等等精彩纷呈的事件,种植养植的忙碌与喜悦,戏水捕鱼爬树捉鸟的极大乐趣,娶亲送终迎来送往的风俗人情,雷电风雨、日落月出的大自然景观――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都是学生习作的极佳素材。但他们大多“熟视无睹”,作文时往往勾不起回忆。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上下工夫,少一些灌输,多一些感染,少一些说教,多一些陶冶。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他们的见闻,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我们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在校内班内开展时事分析、热点人物述评等各种活动,可以在校外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丰富学生的主体感受。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学生的作文将不再是无源之水。如此这般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走进社会大课堂,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让学生真切地领悟到学以致用,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军训刚过,我便让学生写军训话题作文。十天的军事化训练,对这些过多受到家人呵护的独生子女来说,新鲜刺激,印象极深,同学们有很多想写的,出现了大量的佳作。如宋敬一的《行军》描写半夜紧急集合急行军的情景,形象生动,军营气息扑面而来;黄子�的《我的教官》,以一个女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写出教官冷峻严肃的外表下,那颗充满青春活力、对学员如同对自己的亲弟妹一般默默关照的爱心。学生只有从观察到体验,习作语言才会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富有个性化。由于形式的要求不再苛刻,写的又是自己想说的,随笔、杂感、周记等形式的小作文数量就会增加,作文实践的次数也就会大增。
  中学生风华正茂,满腔热情,他们有对人生的思索对未来的憧憬有浪漫的情怀有成长的困惑。在自由作文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表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作的过程成了他们发展思维净化心灵的过程,作文成了他们抒发思想感情、思考社会人生、展示自我风采的途径和方式。作文伴随着生活,生活呼唤着作文,作文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这样一来,还愁什么学生作文能力不能提高呢?
  
  三加强引导,充分展示个性
  
  写作中,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感受,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有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观察,自己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有自己特色的作文。要做到这些,应从以下人手:
  首先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要说的、非说不可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话语。我让学生以“母亲”为话题,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写句子,有学生写到“妈妈的泪水浇醒了我迷茫的心扉”, “我知道妈妈这些年所受的苦和累是和这些皱纹成正比的”,“我以前不知道妈妈的怀抱有这么大,足以把刺骨的寒冷、一切的不顺利都挡在外面”。这些句子都很形象的把母亲的伟大、艰辛等写了出来,给读者以全新的感受。刚开学,同学之间不熟,曾令波在周记中写道:“课后,前排的同学聊得不亦乐乎,我却默默地坐在窗下,享受这份被集体忘却的落寞。有几次我真想插进去,和他们说上几句,并因此熟络,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我终究没有那样的勇气,他们因大笑而颤抖的背后,像一面结实的墙,把我阻隔在冰冷的世界之外。”写出了自己此时孤独无助的真切感受。可见只要对生活进行了细致观察,就必定有想说的欲望;只要对生活有丰富的积累,就必然有要说和非说不可的话语。这要说和非说不可的话就是学生发自自己内心的话语,不是别人强迫所说的。
  其次是鼓励学生真正说出从自己心里悟出的理。由于受“卒章显志”写法的影响,大多学生都喜欢在作文结尾阐述几句理,以达到升华主题之目的。但常常是平庸之理,缺乏自己的真知灼见。不妨告诫学生:只有阐发了自己心里悟出的不同于别人悟到的新理,才能将不着边际的大话拒之门外。
  最后是鼓励学生抒发自己真正感动着、感动了自己而又非抒不可的真情实感。其实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一样感动着我们,家人的一句平常话,朋友的一个会意的微笑,教师鼓励的目光,陌生人自然的搀扶……都可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学生把这一切如实写下来,就有独特的个性化的东西在闪光,就能打动读者。唐经纬在《今天・明天》中写道:“高中三年时间如翻动书页般刹那流逝,这如箭的光阴时刻都在提醒我改变对生活与学习的态度。我会低调面对这三年生括,但我会以高调的心态面对学习;或许有许多事情会改变心情,但不变的是我对学习的执着与不懈。”写出了对高中学习的期待与决心。听了房善朝老师感恩报告会后,我要求学生以“感恩”为话题作文,胡敏丽在周记中写道: “看到老师眼眶里噙满泪水,我很诧异:原来老师也是感情十分丰富的人。看到那么多去拥抱他的那些调皮又可爱的学生,此时在他的眼中这些可爱的孩子似乎不仅仅是他的学生,其实更像是他的孩子。”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真挚的感情啊!   我们教师如果真正能关照和鼓励学生按照这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倾吐“发表”,就可将自己真正的思想、性情、审美趣味、人品等随文字一同流泻出来,走进读者的心灵深处。
  近两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在作文中充满生活的阳光,还学生作文以自由,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主体地位,改变被动的、传统的作文教学,变“要我作”为“我要作”,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在作文中得到张扬,彻底解决作文的“形式教学”,从“爱生活”到“爱作文”,从“爱作文”到“爱创造”,真正实现作文与个性的链接。我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实践,辛勤耕耘,就一定能够在新课改园地拓出一方个性作文的新空间。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