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探究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语文探究性阅读策略谈]
 

探究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语文探究性阅读策略谈]

发布时间:2019-01-29 04:13:26 影响了:

  〔关键词〕 语文教学;探究性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A)―0047―01
  
  新课程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探究性学习更是课程改革的热点。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虽然只是探究性学习的一部分,但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由于探究性阅读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因而具有学生主动参与的特征;由于探究性阅读旨在使学生获得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强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因而具有实践性特征;由于探究性阅读注重的是探究的过程,学生的体验和表现比结果更重要,因而具有过程性特征。鉴于探究性阅读的以上特征,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探究性阅读:探究性阅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地对文本进行理解和探索,最后达到获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优化语文综合素养目的的一种阅读方式。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探究阅读的内容
  探究性阅读要以问题为中心展开,通过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深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因而学习过程具有很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而学生由于探究能力的局限,不可能完全准确地把握探究的方向,这时教师如果不给予适当的引导,就会造成探究性阅读中探究问题主次不分、探究问题主题模糊、探究方法不当、探究结果无效等严重脱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因此,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双重的,既是引导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又是读者,是对话者,是学生与文本交流的中介。而由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性,在探究内容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探究:1.对文本文字的品味。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教学生学会祖国的语言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2.对情感、情境的体验。文学是人学,任何文学作品都在运用语言表达情感、营造意境,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文本的情感,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创设情境,诱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探究性阅读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因此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是探究性阅读成功的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中有趣的素材,让学生喜欢并主动发现这些闪光点,要善于利用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的特点,巧设疑问,创设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为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
  讨论是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以增强语文阅读的实效性。首先,教师必须注意,在探究性问题提出后不能马上组织学生讨论,因为学生没有经过独立的思考,对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这种情况自然不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要教学生倾听他人的想法。教师在组织讨论时,应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和观点,并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进行比较,进而引发学生对自己原有观点的再认识。
  四、及时评价学生探究性阅读的结果
  学生在探究性阅读中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对学生的探究结果教师既不能一味地肯定、赞扬,让学生产生语文学习非常简单的错觉,也不能对学生探究结果的是非对错一分两半,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评价时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性。笔者认为,教师评价的目的应该定位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上,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总之,开展探究性阅读,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真正融入到阅读的氛围、文本的情境中。为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问题和教法,教会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并掌握文本,培养他们创造性的读书能力、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拓展自主学习精神发展的天地,完成语文教育的任务。
   编辑:沈丽琼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