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人民满意的教育”何处寻?]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人民满意的教育”何处寻?]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9-02-02 03:43:21 影响了:

  在民权、民生、民意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很有一点“念念有词,殷殷在心”的味道。教育自然也不例外,于是便有了“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掷地有声的口号
  人民――这绝对是一个神圣、庄严而又让人敬畏的概念。据说大禹就曾告诫其后代“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也提出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毛泽东作为人民领袖,更是一再强调人民的力量与地位,他有一句洞穿时空的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对向他屡呼万岁的游行队伍的回应便是振臂高呼:“人民万岁!”他在1944年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追悼张思德的大会上发表的讲演的题目就是《为人民服务》,并在1949年11月27日为中央军委工程学校开学典礼专门写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题词。毛泽东之后,邓小平也情真意切地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可不可以这样讲,“人民”这样一种要素――或者保守一点地说,至少是“人民”这样一个主题词――已经深深地嵌入到我们这个社会的结构之中。想想看吧,我们的事业,还有多少不是人民的?我们的政府便是“人民政府”,法院是“人民法院”,检察院是“人民检察院”,还有“人民公安”“人民邮电”“人民卫生”“人民文学”“人民音乐”“人民美术”“人民体育”“人民公园”“人民广场”,更有“人民的子弟兵”“人民的财产”等等。
  因此,教育,自然也就是“人民教育”了。既然是人民教育,也就不能不让人民满意了。这是常识。
  但在过去,人民教育却是很难让人民满意的。那个时候的国家囊中羞涩,没有财力,也就没有胆量把人民教育承包下来,所以便极力强调发挥人民自身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于是便有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这一豪迈而又煽情的口号。但这个情可不是那么容易煽的,因为人民有富有穷,办教育的财力有强有弱。面广量大的贫困地区的人民还在为解决温饱问题而斗争,根本没有闲钱用于教育,即便他们真的从牙缝里硬挤出一些毛票分币来办教育,那种教育的条件之简陋、寒酸及困苦,相信任何一个稍有点公平与正义感的人看后都不会无动于衷。这样的教育,当然是不会让人民满意的。至于发达地区的人民,虽然手中有的是银子(尽管也有穷人),而且充分认识到教育对于进一步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因而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教育、办条件较好的教育,但他们常常也会困惑不解:不是一直讲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么,不是一直讲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发展么,可为什么在办教育的问题上,国家老是一个劲地往后躲呢?人民教育人民办,那还要国家干什么呢?他们也不满意。因此,不管是贫困地区还是发达地区的人民,在办教育的问题上,都很难感受到国家的存在与温暖。
  现在不一样了,经过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国家的财政状况大大改善了,能够拿出越来越多的钱来办教育了。财一大,气也就开始粗了,也就有胆量拍胸脯,响当当地喊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时代最强音了,“人民教育人民办”也就开始更多地转变为“人民教育国家办”了。
  然而,教育还是很难让人民满意。为什么呢?因为“人民”的构成很复杂。工人、农民、个体摊贩是人民,政治家、企业高管、知识分子也是人民;穷人是人民,富人也是人民;充满理想与社会责任感者是人民,只考虑个人及家庭私利者也是人民;学生的家长是人民,教师、校长也是人民。于是,问题也就来了:教育真的能让“人民”都满意吗?
  以义务教育为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是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的,且在重点学校当中,又有省重点、市重点、县重点之类的层级区别。对此,非重点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极为不满,学生家长更不满意,认为这种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导致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在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享有方面出现严重的贫富不均,实际上剥夺了非重点学校的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近年来,随着教育公平的舆论压力日趋增大,各地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开始从制度上逐步取消对学校分层化等做法,逐步加大公平配置教育资源的力度,这自然受到非重点学校的校长、教师及学生家长们(他们当然属于人民的范畴)的欢迎,但却引起了重点学校的校长、教师及学生家长们(他们应该也属于人民的范畴)的不满。对于重点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的不满,我们或许可不必多予理会:大家都是在为每一个孩子所应享受的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而工作,凭什么你们就应该比非重点学校的校长或教师享受更多更好的条件、机会和待遇呢?然而,对于重点学校的学生家长们的不满就不能等闲视之了。我们得承认,重点学校的学生的“知性素质”(有别于“德性素质”)总体上确实要强于非重点学校的学生,天资好、潜能强的学生的数量也确实远多于非重点学校,这些天资好、潜能强的学生的家长几乎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有利于其天资和潜能充分发挥的优质教育资源,受到最合适的良好教育。事实上,如果这些学生在发展最佳期内得不到相应的教育的话,那么,他今后的发展也就很难达到本来可以达到的高度,这是心理学早就告诉我们的一个常识。因此,你能说这些家长的期望不合情理吗?能说这些天资好、潜能强的孩子享受不到同其天资和潜能相适应的优质教育资源就是活该吗?
  若把眼界稍微抬高一点来看,则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也不是仅仅有成万上亿的普通劳动者便可大功告成的,它还需要有一大批英才,需要有足以同世界列强的科技精英、经济精英、军事精英、外交精英、文化精英、教育精英以及政治精英相抗衡的一大批英才。而从人才成长规律来看,英才的培养是需要“从娃娃抓起”的。这意味着,国家要想培养出更多、更杰出的英才,就有必要向天资好、潜力强的儿童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以便他们能顺畅、高效地发展,最终成为真正的英才。这里“相应的教育资源”不是别的,正是人们如今成天挂在嘴边的所谓“优质教育资源”。而按照“公平、均等”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原则,这样的英才教育是玩不转的,是会引起“民愤”的。那就只好作罢,只能到高中阶段再说。对于这种状况,我猜想,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格局中一心要使中华民族复兴和崛起的国家领导阶层与众多爱国英豪(他们同样可以划归“人民”范畴)的内心里一定是不满意的,很着急的,要真是不着急,很满意,那才怪!
  那么,高等教育的情况怎样呢,是否就容易让人民满意呢?也未必!
  远的不谈,单说近的。经过8年持续扩招,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已经从1998年的643万人急剧增加到2006年的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从9.1%大幅攀升到2006年的22%。弹指一挥间,我们的高等教育便从美国学者特罗所说的“精英阶段”大步流星地迈进了“大众阶段”。这样的“***”速度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也绝对称得上是奇迹中的奇迹。按照目前流行的一种说法,这种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既然这样,人民该满意了吧?
  但好像不少的“人民”并不怎么领这个情。这里所说的“不少”是真的“不少”。你想想,毕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才只有22%,尚有78%的同龄人――2006年约为近3000万人――不能接受高等教育,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及其家长对于目前还只能让22%的同龄人上大学的高等教育恐怕不会感到满意。而另一方面,由于规模急剧扩张所带来的资源严重短缺,导致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质量明显下降,这又使得2500万在校大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及其家长深感不满。何况,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让这些大学生及其家长焦虑不安。据国家人事部的调查数据,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413万人,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为166.5万人,这意味着有六成应届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当然,确有一些大学毕业生因其眼高手低而不能顺畅就业,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就很好地适应了社会需求,正好相反,恰恰在这些方面,高等学校对于其毕业生就业难有诸多可检讨之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据国内某门户网站的一项在线调查,只有10%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人才过剩或毕业生眼高手低,却有55%的被调查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不适应社会需求。我不相信,这55%的被调查者都在睁着眼睛说瞎话;更不相信上述六成毕业即面临失业的大学生及其家长会对高等教育感到满意。
  总之,相对于以往,如今的社会,纷繁多变;如今的人民,歧异多样。可以说任何一项事业都不可能让这纷繁多变的社会中歧异多样的人民都感到满意。因此,对于教育,我们最需要做的,倒不在于把“让人民满意”这句大而无当的漂亮口号喊得震天响,而是要真的像邓小平所说的那样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儿子”,真的像毛泽东所说的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若能做到这两点,至少人民对我们的不满意也就会少一些。
  那么,将来会怎样呢?将来的教育是否就能让人民满意呢?不清楚,所以,不能瞎说。
  (摘自《教育参考》2007年第12期)
  责编:子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