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词语 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词语 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发布时间:2019-02-03 03:54:58 影响了: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已经认识到课堂应该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但是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非想到就能做到的。这需要让学生养成主动参与课堂的习惯,让课堂活起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激发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情感是催化剂,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爱是一种沟通,一种接纳,一种力量。教师只有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才会感到被信任,才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同时也会接纳教师的全部,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树立“无差生观”,有句话说得好:“每个学生都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有的尽管现在还暗淡无光,只是一时被云雾遮住了,一旦冲出云雾就会光芒四射。”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教育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回想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重知识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以知识为本位,使得教育丧失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注。面对教师的威严,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他们成长中的亲身经历,情感体验,心灵感悟都被忽视了。走进新课程笔者感到备课、教学时应时刻地提醒自己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面对相同的人,不同的课要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的高境界就是朴实。教学手段的利用,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每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命。要从学生的情感、生活、学习的需要出发,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明确学生训练发展的是什么,而不是教师如何将教案顺利的进行下去。教师要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师生间和谐、真诚、温馨的情感氛围。时刻以学生为本,以真心处之,自自然然,平平常常,言来语去,就如行云流水了。
  
  二、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改把学生从听老师讲的枯燥课堂中解放了出来,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也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大胆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不再是被动、消极、等待被灌输的“瓶子”,不再是书的奴隶,不再是老师的“应声虫”,而是一团“待燃的火”,是真正的主人。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学习伙伴,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课文。有时甚至可以接过教师手中的教鞭,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学所知与同学分享。课堂不再只是教材的天下,不再只是教师满堂灌的天地。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教师必须切切实实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以“人人都有优点,人人都能成才”的思想,相信学生能行。为学生提供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等。这些民主平等的做法,为学生积极思维和大胆回答问题解除了后顾之忧。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主体的地位参与到教学当中。让他们亲身体验回答问题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研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思维的积极性。给学生一份想象的空间,他们将插上无尽的遐想的翅膀,给学生一点自由的空间,他们会给我们极大的惊喜。学生在课堂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在课堂中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
  
  三、 创设乐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产生愉快的情感,处在乐观的环境中,心情愉快,兴趣会油然而生。如果给学生创设了乐学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创设乐学的情境,必须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如编排历史短剧或历史小话剧。师生互动,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改变过去单一的教法,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积极思考,精心设计,鼓励学生启动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兴趣。在乐学的情境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或进行补充,也可以由学生来完成历史资料的搜集。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太容易或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依据新教学大纲和新教材内容,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提高,发挥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四、 及时赏识激励,让学生感受成功
  
  1.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马克・吐温说过:“仅靠一句赞扬,我就能很好地活两个月。”可见赞扬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很好地利用赏识这一手段的话,我们的课堂也会更加精彩。尤其是初中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表现欲望很强烈,如果他们表现后能及时的表扬他们,说几句鼓励的话语,他们就会倍受鼓舞,参与的意识就会更强烈。
  2.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赏识激励。学生众多,正像黄沙如海,找不到两颗相同的沙子;即便是同胞兄弟,在性格上也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希望老师当众表扬,心里才舒服快慰,有的学生希望老师个别进行导向性赏析,觉得这样的表扬才真实。有的场合适合三言两语的称赞,有的场合只需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示意性的微笑就足够了。因此,教师应该仔细地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肯定他们的优点,对他们进行激励。当然教师的表扬不能是廉价的“好”、“很好”、“你很棒”之类的话,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要求,个性特点,具体的场合来确定赏识激励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
  3.努力创设激励情境。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于传授,而在于赏识激励,唤起和鼓舞。”教师要给学生一个精神依托,不失时机地有目的地激励、鼓舞学生使其产生内驱力。比如教师可针对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设计有相应梯度的习题或提问,对号入座,相应回答。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通过回答都有成功的感觉。教师还可以在批改作业时加注一些激励学生的评语,学生不仅会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尊重,而且会产生情感的共鸣和目标的认同,主动接受知识。教师要经常给学生以信任的目光,创设各种表扬的情境,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告诉他:“你能行!”促使教学工作“不教而胜”。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率高低,取决于学生主体作用是否被尊重和发挥,取决于教学者能否最大限度地集中和唤醒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应该走下三尺讲台,走到一个全新的课堂中去,大胆尝试,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给现在的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我们的课堂中展现自己的才华,从而点亮我们过于沉闷的课堂,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