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新课程自主与测评答案化学九上【谈如何在新课程的化学教学中促使教师成长和发展】
 

新课程自主与测评答案化学九上【谈如何在新课程的化学教学中促使教师成长和发展】

发布时间:2019-01-16 03:59:37 影响了:

  【摘 要】本文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促使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下肤浅的看法,即(1)树立大局观――现代教育观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2)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把温暖的心掏给学生;(3)以新课程为背景,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4)不断自我反思――实践和反思是成功的双翼。
  【关键词】新课程 化学教学 成长 发展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在当前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本文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促使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树立大局观――现代教育观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树立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即从教育的人本观、道德观和绩效观上加以把握。人本观在教学的理念上体现在“以生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展开;教育的道德观崇尚理解与尊重,让每一个教育环节都充满人文关怀。新课程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三维立体目标,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学习过程,体验成功与快乐,从而热爱学习。教育的发展观提倡优质教育,优质教育不仅是有效的教育,更是讲求效率的教育。只有以正确的绩效观为导向,才能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以全方位的发展,才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在更大的时空中得以自主发展。
  
  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把温暖的心掏给学生
  
  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懂得并善于因材施教。如讲授金属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结构时,首先,对于数理基础好的学生,可让其巩固立体几何知识,充分发挥空间想像力,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而对于数理基础一般的学生可采用搭智力多功能的模型的方法,或多媒体动感形象的方法,逐步加以理解和应用;其次,要对学生充满满腔的爱,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我们说,热爱教育就应热爱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是学生情感的需要,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主要因素,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有了爱,就会使师生关系达到高度的和谐。反过来,学生也会在爱的呼唤中,把教师视为自己的贴心人,对教师产生由衷的感激之情,从而产生强烈的爱,这也会成为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总之,爱是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再次,还要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把工作的压力变成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当前的转型时机更要把握机遇,把工作的挑战看成发展的机遇。勇于承担责任,不断挑战自我,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三、以新课程为背景,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要采用以“自主、主动、合作、探索”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营造浓郁的教学情境,注意适当引发学生间的认知冲突,组织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梳理并完善相关的知识体系,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学生发展方面,要强调全面发展和差异发展相结合,对学生个体强调全面发展,对全体学生允许有合理的差异发展,因此,不同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家庭作业,在教学中注意寻找科学的起点,找准合适的切入点,分层要求,因材施教,保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迸发出最大的潜质;在学法指导方面,要倡导学生的反思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常通过自我分析来优化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在知识整合方面,要积极探索教学的生活化,课堂中要注意和生活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以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尝试探究性、研究性学习,还要注意在高考复习中渗透这一观念,让学生经历理解社会实践问题“化”的过程,体验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获得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引导学生关爱大自然,关注社会,关心民生,将学习变成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逐步建立起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科学发展观。根据当前教育研究的新特点,即将重点研究方向由“教”转向“学”,把教室变成“学室”,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师生共同营造灵动的学习场,把教学作为自己吸取教育养分的源泉,把研究既扎根于丰富的教学实践土壤,又以赖于广泛的理论博览,使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四、不断自我反思――实践和反思是成功的双翼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效能。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是教学有没有效益、效能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效能,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以有效教学为自己教学工作的切入点,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态度,诊断自己的教学方法,并要不断自我提高,以主体身份投入其中。如:高三教师在一模后一定要过好新三关,即进行自我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教学的活力和后劲问题。新三关包括:复习关――进一步提高复习课的效益,有针对性地提高每一节复习课的教学质量和复习质量,每节课必须有教案,有反思记录,备课组必须有教学计划和策略,提优补差要落到实处,要建立目标责任;训练关――做好每一份练习,讲评好每一份试卷,要有具体的分析数据,即单项选择题的得失分率,不定项选择题的得失分率,实验题、无机题、有机题及计算题等得分情况、失分情况,哪些知识点是影响学生成功的主要方面,一定要心中有数。要按考纲要求,将试题重组、变形、点面结合,精选习题,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并要进一步做好质量监控工作;开发校本课程和开展校本教研关――形成本校本学科的教学特色和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资源,进一步促使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实践和反思中促使教学观念、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促进教学质量有质的飞跃。总之,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途径很多,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粗略地谈及以上四点看法。不管怎样,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必须不断磨炼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充实和完善自己,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中发展自己。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