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加强图像教学,搭起“过渡”桥梁 桥梁过渡板
 

加强图像教学,搭起“过渡”桥梁 桥梁过渡板

发布时间:2019-01-28 03:58:55 影响了:

  利用数学图像来描述物理问题,是中学物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数学图象,它可给人以形象、直观的感觉,常令学生耳目一新、茅塞顿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绘图、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搭起初、高中学习物理的“过渡”桥梁。在教学中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教会学生绘图
  
  绘图是基础,要学会识图和用图,首先得学会绘图。初中教材要求学生掌握描点绘图法。
  在教学时,我们可指导学生分四步进行。如图四,第一步: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可靠数据。第二步:根据实际需要,构建直角坐标。第三步:横竖变量弄清,描点对应画准。第四步:将点逐个相连,连续描画成线。描点法是一种定量绘图法,学生容易掌握。我们还可以介绍另外一种定性绘图法。尽管教材没有提出明确要求,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可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如:(1)将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布裹住,置于温度恒定的空气中,试画出其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一所示)。(2)跳水运动员跳水时,从刚接触水面到完全没入水中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其所受浮力怎样随入水深度而变化(如图二,该题为2008年辽宁省中考题)。(3)一鸡蛋漂浮在盐水中,当往盐水中缓慢注入清水时,其所受浮力怎样随时间而变化。
  (如图三,该题为2008年梅州中考题)。
  2.指导学生识图
  
  怎样指导学生识图是关键和重点。如图四至七分别描述的是晶体熔化与凝固、质量体积与密度、路程时间与速度、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图像:
  在教学中我们应指导学生实现三个学习目标:
  (1)明白“点”的含义――对应的是一个物理状态。图四表示的是不同时刻物体的温度图五表示的是甲、乙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图六表示的是不同时刻物体的路程,图七表示的是甲、乙、丙、丁四个导体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
   (2)弄清“线”的意义――描述的是一个物理过程。如图四中BC表示的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图五中甲、乙两线表示的是质量随体积变化的过程;图六中的AB段表示某段时间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图七中的四条线表示的是甲、乙、丙、丁四个导体在一段时间内电流随电压而变化的过程。
   (3)理解“陡”和“平”的新意――表示的是一个新的物理量的特征。如图四中CD比AB“陡”,表示该物质液态比热比固态小;图五中甲比乙“陡”,表示甲的密度比乙大;图六中BC比OA“陡”,表示物体在BC段的速度比OA段大;图七中甲比乙“陡”表示甲的电阻比乙小。
  3.鼓励学生用图
  所谓用图就是通过对比来分析图像的变化,从而找出其规律。这里尽管超出了初中教学的要求,但适度引导学生对图像分析进行拓展和延伸,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用图技巧和创新意识,特别是对降低初、高中的物理教学“台阶”有着重要意义。如图七中的丙、丁两线是弯曲的,表示它们的电阻是变化的,那么是在变大还是变小呢?由于初中还没学“斜率”,可引导学生在图像上取A、B两点,分别算出它们对应的电阻,一对比,结论马上出来了――丙的电阻在变大,丁的电阻在变小。
   事实上,图六和图七是高中常见的图像,图七中丁图的分析就是2006年滨洲一高考题中的一问。学生理解后,不仅会有成就感,能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更能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冯权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