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人才培养模式优秀案例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人才培养模式优秀案例

发布时间:2019-01-29 03:52:51 影响了: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主要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价值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学院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有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特色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开始恢复重建并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目前已有221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二十多年来,我国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一方面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从而表现出“后发外生”的特点,另一方面亦在坚持探索适合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由于政治制度差异、社会需求差异、福利传统、经济转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不但与国外及港台地区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在适应本国社会服务与管理要求、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对现有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当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等一系列有关人才教育问题的综合体。目前,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缺乏明确的专业人才培养导向
  我国许多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在人才培养导向上并不明确。突出表现为两点,一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定位上缺少倾向和侧重。二是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面面俱到,既注重专业理论,又注重专业方法技能,但由于课时的有限性,导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优势和特色。
  2、缺乏专业价值观教育
  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迟滞,社会认可度低,高中毕业生在选择社会工作专业时往往是对本专业没有认识或者认识模糊,这与国外或境外社工学生完全不同。在专业教学中加强专业价值观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现有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对专业价值观的强调和实际教学中关于专业价值观的内容安排还远远不够,进而导致社工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专业志向,毕业生的流失率较高。
  3、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学院化特征
  由于社会工作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非常注重专业方法和技巧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我国可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的部门和单位非常有限。从事社会工作的非政府组织(NGO)发展缓慢,实力弱小,没有能力为广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另外,在我国民政部门、街道社区、社会福利部门等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人员大多是“准社工”,普遍缺乏社工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从专业角度对学生实习给予指导。而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虽然在社会服务理念、服务技巧方面都具有较强专业性,但他们并不是专职的社会福利服务的提供者,他们在实践中也会由于专业教育所赋予的理念与实际部门有差距而遇到一定困难,因此很多专业教师无法胜任实习督导的工作。专业实践的缺乏和不规范使得学生很难在学习期间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往往处于“纸上谈兵”状态,具有学院化特征。
  
  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我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进行探讨。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我们根据地方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学校实力和本专业的教学条件与教学水平,强调培养社会工作实务型人才,“通才”培养与“专才”培养相结合,侧重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
  2、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
  (1)设置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为适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配置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知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几大知识模块。在基础知识课部分,开设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开展通识教育,使学生了解更多社会科学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专业基础课和理论课部分,在确保专业主干课的基础上,根据专业侧重的研究方向,设置相关的专业知识课和技能课,从而突出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优势和工作能力。
  (2)强化专业价值观教育
  注重培养通识人才并不意味着对专业的淡化和抛弃。通识人才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实际人才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工作必然在社会服务和管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具有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社会工作就业倾向的毕业生必然有施展专业技能的广阔舞台。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专业人才的价值观教育。一方面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福利思想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和伦理观,另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理念和社会责任感。
  3、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模式
  社会工作专业具有操作性、应用性和实务性取向,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特色可以概括为教学目标的一贯性、形式的多样性、实践的全程性和实践的递进性。
  首先,教学目标的一贯性。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始终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符合的合格人才。实践教学是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实务型人才。因此,专业实践教学强调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增强毕业生与社会实际需求的适应性。
  其次,形式的多样性。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实践包括集中实践、并行实践和假期实践三种形式。集中实践就是在学期教学实践周,由教师带领和指导学生统一参加社会实践。并行实践就是在第三学期至第六学期,安排学生每周用半天或一天的时间到实习基地进行专业见习。假期实践就是要求学生至少有两个暑期以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认真书写实习日记并在开学初提交社会实践报告。
  再次,实践的全程性。实践的全程性就是实践教学贯穿专业教学全程。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连续性,从大一到大四都开展不同学时、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实践。随着学生对专业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实践教学由易到难,由见习型到应用型。
  最后,实践的递进性。专业实践的递进性具有两方面涵义,一是内容的递进性,二是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递进性。内容的递进性,是指专业实践教学的各部分内容依次展开,难度逐渐加大,与实际社会工作逐渐接近并尽可能实现重合。目前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依次由认识实习、课程实践、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认识实习是学生对专业的认知阶段,课程实践是学生对专业的理解阶段,社会调查是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准备阶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则是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阶段。素质能力培养的递进性,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认知特点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同时期培养的内容有不同侧重,在尊重学生成长和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教学实践分为三个阶段,即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素质培养阶段,文化业务素质培养阶段以及身心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阶段。三个阶段在素质能力培养的内容上各有侧重,但不是孤立的,这是因为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不可能被简单地分割。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我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调研能力和专业实务能力都获得很好的锻炼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注:本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社会转型时期辽宁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编号JG10DB2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沈阳化工大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社会工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09A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