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对中年级识字教学的一点了见解 识字教学创新的一点尝试
 

对中年级识字教学的一点了见解 识字教学创新的一点尝试

发布时间:2019-01-29 03:59:23 影响了:

  〔关键词〕 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9(B)―0044―01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识字能力的培养则是识字教学中最基本的任务。那么,如何能够在低年级顺利达到其目的呢?笔者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有一些识字教学的体会。
  
   一、利用识字教学,扎实有效地传授一些汉字知识
  
   一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汉字,他们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正是进行识字教学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会必要的识字知识。教师要一笔一画地去教笔画名称,让学生做到口会说,手会写,牢固掌握名称,融会贯通,切切实实地打好识字的基本功。
   同时,教师要重视笔顺规则的示范教学,运用电教媒体充分展示笔顺规则,让学生形象地感受笔顺规则。教师还可通过儿歌、游戏等方法,使学生在玩乐中对笔顺有初步的了解。
  
   二、运用多种方法教给学生识字的技巧,培养其独立识字的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也是如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分析字形、记忆字形和独立识字。以下几种识字方法可供教师参考。
  1.熟字加一部分的识字方法。到了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独体字,记住了一些笔画名称,这时,教师可以运用熟字加一部分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如教师教会“木”字后,就可以通过“木”字让学生学会“禾”、“米”、“本”、“术”等字,教会“日”字后,就可以通过“日”字让学生学会“目”、“百”、“白”、“旦”等字。
   2.熟字比较法。比较和辨别也是学生识字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通过一些学生已掌握的字与要学的新字,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异同,以加强记忆。如“禾”和“和”,“苗”和“田”,“两”和“辆”,“争”和“净”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辨别出两个字的异同,然后再组词,口头造句,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生字。
  3.熟字加偏旁识字法。对于一些合体字,教师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在学生已掌握的字上加偏旁,组成新字。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速度,使学生既学会了要学习的字,又复习巩固了以前认识的字,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如“放”、“远”、“园”、“赶”等字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4.加减笔画的识字方法。为了让学生对汉字有整体的印象,教师可以把汉字两部分分开,写成算式加强记忆,如“女”+“少”=“妙”,“米”+“青”=“精”,“立”+“日”=“音”,“王”+“见”=“现”等,然后让学生像读数学题一样读一读。这样,既减轻了学生学习生字的负担,把数学贯穿在了语文教学之中,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牢牢掌握合体字。
  5.同一偏旁集中识字。归类有益于记忆,教师要充分利用偏旁,把同一偏旁的字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识记。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字形,了解字义。如“打”、“扫”、“拍”等字,让学生放在一起识记,使学生知道这些字都与手的动作有关。如“蝴”、“蝶”、“蚯”、“蚓”、“蜘”等字,都可以运用同一偏旁集中识记。这样,集中起来识字,学生不但掌握了字形,了解了字义,而且还减轻了记忆负担。
  6.同音字比较识字法。教师可把读音相同的两个字放在一起识记,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如“话”和“画”,“枝”和“支”,“提”和“题”等。这样,让学生知道两个字的读音一样,字形不一样,字义也不一样,从而加深了记忆。
  7.猜谜语愉快识字法。根据字形特点,教师可编成谜语,让学生读一读,猜一猜。猜谜语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学习方法。谜语寓知识性、趣味性和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如教师可出谜面:“一只狗,张大口,打个哈欠摔跟头,又张口,眼泪流,主人心痛抱着走,小朋友猜一猜,谜底是什么字?(哭)”在学生最感兴趣的时候,教师可向学生介绍编谜语的方法。如抓住“哭”字的特点(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有两个“口”,下面“犬”是狗的意思)编成顺口溜。这样,能让学生在玩乐中开动脑筋,既达到了识字教学的目的,又让学生养成了动脑的好习惯。总之,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多种识字方法来激发一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