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也谈“还课”策略]100分策略视频课
 

[也谈“还课”策略]100分策略视频课

发布时间:2019-02-02 04:09:47 影响了: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是力求变革传统的被动性、接受式的数学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凸显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操作、探究等认识活动,促成数学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数学课程改革中,许多教师基于自己对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理解,基于自己对数学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认识,已经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努力贴近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致力营造丰富多样的数学学习情境,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众多改革者的经验中,有感于南师大鲍红梅老师撰写的《还课,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这种“还课”策略对提高课堂效益十分有效,它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它不是强调学习现成的答案而是探究问题,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记忆上而牺牲敏锐鉴别的思维、记忆零碎的信息而是理解数学内容,鼓励学生一起学习,彼此之间自由地交流思想,点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兴趣。
  
  一、“还课”含义
  
  “还课”就是让学生讲课,讲给老师、同学听,并且让听者听得懂,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处理信息。
  “还课”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有关知识点,掌握数学的解题技能技巧,有效梳理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反思性学习行为,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起积极作用。
  “还课”内容应建立在学生所学的基础上,适当向外拓展延伸。
  “还课”可以在课内实行,也可以在课外实施。
  “还课”可以是全班同学间交流,也可以是小组内交流,或是师生交流。
  
  二、具体作法
  
  “还课”提倡让学生讲课,并不是否定了教师的作用,相反地,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建立人道、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
  1、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利用学习资源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由教材、教师、学生和环境四因素构成的,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共同开发者和创造者,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利用学习资源是“还课”的基础,让学生在课程资源中生成“还课”内容。
  案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教学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前,我让学生调查各班学生进自己教室坐好位置与进公共教室(多媒体教室等)坐好位置的情况,并于上课时公布调查结果。
  ……
  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应使这个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首先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对知识自我建构,为“还课”作好充分准备。
  2、营造积极、接纳、理解、宽容的课堂氛围
  “还课”虽不限时间与空间,但绝大部分交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营造一个积极、接纳、理解、宽容的课堂气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通过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交流更加积极,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如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确定与不确定”一课。
  首先,教师告诉学生老师的一个发现:随意翻开数学书,一定出现这样的事情――左边的页码是偶数,右边的页码是奇数。这在学生心理马上造了一个“悬念”,急于动手实践,形成一个积极的、急欲想知的心理状态。
  其次,让学生猜想:将转盘自由转动,当转动停止后,指针会指向哪种颜色的区域?红色……黄色……蓝色……,这不仅会把学生引入随机现象之中,使学生感受到随机事件就在身边,而且大量存在,同时使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使课堂上有了可接纳的气氛。
  接着,通过学生分三组“摸球”的比赛:第一袋子内全是红球,第二袋子内全是白球,第三袋子内有红球也有白球,谁摸到红球多谁赢。游戏过后必定产生许多问题,到“真相大白”时,学生的认知、情感上必产生冲突,利用这种冲突构设了一个“说数学”的情景,营造了“还课”的有效氛围,学生的表达能力、讲述能力、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轻松地与同伴们沟通、交流,成功地掌握“确定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等概率问题。
  3、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
  “还课”的实施必须有充足的空间与时间作保障,这种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这种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
  下面以一节“试卷讲评课”说明。
  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间相互讲述所学知识,同伴间互相质疑、补充与完善,让学生对“还课”充满自信,激发他们“还课”的兴趣。
  课堂:(1)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试卷,结合本组实际,具体分析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能力点,失误原因,如何纠错。
  通过这一“还课”环节,可以充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接受经验教训,从错误中学会正确的数学思维方法。
  (2)要求小组讨论易错点、易混点、难点及其所在,总结解题窍门。这一途径提供给学生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
  程,在他们分析、建议、启发,同伴不仅懂得解此题,从而掌握了一类题,同组成员也受益匪浅,达到“还课”的目的。
  (3)综合性地总结学生在试卷的缺漏,失误情况及注意点。要求各小组讨论后,根据自己失误提出对策,说明将如何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弥补不足?争取在哪些方面进行自我完善等等。这里再次提供给学生“还课”的平台,可有效地促进数学交流的开展,逐步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清晰化、条理化,在这个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中的成功感、自豪感,继而培养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
  通过这种讲评方式,学生突破了原有试题的狭小范围,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认识了此类问题,促进了原有思维空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还课”培养学生会“说”的能力,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在学习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经历思维过程,如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等,逐步形成数学思维能力。
  “还课”的形式实际上是提供给学生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提供给学生相互学习、深入反思的时机。学生在考察学习活动的经历中探究其中的问题,通过“还课”,重构自己的理解,不断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并在活动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下,产生超越已有信息之外的信息,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实现从经验走向智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