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香水试闻 [试论“闻起来”与“闻上去”]
 

香水试闻 [试论“闻起来”与“闻上去”]

发布时间:2019-02-05 04:11:18 影响了:

  摘 要:本文对特殊述补结构“闻起来、闻上去”在语义、句法、语用、认知、句式构造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探讨。两者在语法单位性质上都可视为短语。   关键词:闻起来;闻上去;单位性质
  
  “闻起来”与“闻上去”是现代汉语中动词加复合趋向补语组成的动补结构,关于动补结构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是专门涉及“闻起来”与“闻上去”这两个动趋式短语的研究基本没有。人们大多认为二者的句法功能与语义特点大致相同,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然而无论二者在多大的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既然它们同时在语言中存在并使用就说明它们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值得我们研究。
  关于这组结构,迄今还未见到其他有关的专门研究。本文拟从语义特点、句法功能、句式构造、语用差异、认知图示以及单位性质六个角度对二者的异同进行探讨。
  本文中的例句来自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及百度(baidu)搜索引擎,少数作了一定的删节,为行文方便,例句没有一一标明出处。
  “闻”在《现代汉语词典》\+①中的释义为:
  ① 听见:听而不~�耳不如目见
  ② 听见的事情;消息:见~�新~�奇~
  ③ 有名望的:~人
  ④ 名声:令~�秽~
  ⑤ 用鼻子嗅:你~~这是什么味儿?
  ⑥(wén)姓。
  由释义可以看出,“闻”的意义经历了由表听觉意义到表嗅觉意义的转变,而在“闻起来”与“闻上去”这组结构中,一般用的是“闻”的基本义即⑤用鼻子嗅,而“闻”在语言的实际表达中经常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这是需要在此说明的。
  
  一、 句法功能
  
  从整体的句法功能来看,“闻起来”与“闻上去”可以充当以下几种成分:谓语、兼谓语及插入语。由谓语到插入语体现了“闻起来”与“闻上去”语义逐步虚化的过程。
  1.作谓语
  作谓语即单独在句中充当谓语。
  如:
  (1) 巴黎的雨,空气闻起来很甜蜜。
  (2) 这花闻上去很香。
  从句法功能来说,“闻起来”与“闻上去”与其他的动词作谓语不同,两者之后都不能直接跟体词性宾语,而是接谓词性宾语,并且“闻”的对象一般都在前面出现。
  如:
  (3) ……太湖的“蟹黄豆腐”、西湖的“玉兰豆腐”,还有闻起来臭而吃起来香的“臭豆腐”。
  (4) 这酒,闻上去有点酸。
  主语承前或蒙后省略指主语在前述句中已经出现,在后述句中只出现谓语,或者前述句中只出现谓语,主语会在后述句中出现。这种情况下,主谓之间的句法关系仍然十分明确,不影响语义的表达。
  2.作兼谓语\+②
  作兼谓语指充当兼语结构中的第二个谓语,这种结构方式和语义表达方式已经趋于常见。如:
  (5) ……,女王“试图”把雄性卵子加以伪装,使其闻起来像雌性卵子。
  (6) ……,他身上浓烈的汗味儿使慧芳闻上去莫名感到一阵骚动和心痒,但是感觉舒服。
  在对语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闻起来”、“闻上去”而言,二者共同构成两种致使结构,即“……使人闻上去+人的主观感受”与“……使某物闻起来+人所感受到的物的气味”两种。两种结构中的“闻起来”与“闻上去”不能互换,这与“闻”后面附着的“起来”、“上去”有关,在后面的认知图示中会有详述。
  3.作插入语
  作插入语是“闻起来”与“闻上去”进一步词汇化的结果,由谓语发展为插入语,二者的语义更加凝固化,没有作谓语时的语义实在,通常表示说话者的推测或判断。作插入语的“闻起来”与“闻上去”与句中其他成分不发生结构上的联系,一般置于句中,并且很少用插入语的形式标记,即不用逗号与基本句隔开。表示说话人根据已知信息或现存语境对事件的发展或结果作出推断或估测,是一种归纳性的推测。如:
  (7)食物闻起来非常美味。
  (8)“六月鲜”牌的酱油闻上去有股酒味。
  “闻起来”与“闻上去”作为插入语,句子的说话者可以理解为说话人自己、其他人或任何人,其所指已经泛化了。
  插入语的本质是评注性的,即说话者对话语内容的态度和说明。“闻起来”与“闻上去”作插入语时在表达情态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大多是表示说话者的看法、态度或推测。但从结构上来说,它并不是句法成分。所以,二者可以省略但是毫不影响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一般来说,插入语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更接近于一个词,虚化程度很高,具体到“闻起来”与“闻上去”而言,还远没有完成从短语到词的虚化过程。
  
  二、语义特点
  
  1.语义关系
  从动作与名词的关系来看,置于“闻起来”与“闻上去”之前的语义成分通常为受事主语,少数情况下,“闻起来”之前可以接“闻”这一动作的施事,而“闻上去”之前则不可以接施事主语。如:
  (9)你摸起来很像真的,我说实话,你甚至闻起来也像真的。
  (10)普洱茶闻上去什么味儿?
  此例中“你”是“闻”这一动作的实施者,而不是“闻”的受事,句中的受事成分是隐含成分,没有在句中出现。
  2.推测义
  表达推测义并不是“闻起来”与“闻上去”的主要功能,这与其他感官动词,如“看起来”、“看上去”和“听起来”、“听上去”等构成的类似结构不同。如:
  (11)一阵凉风吹了进来,闻起来有种大雨将至的味道。
  (12)闻上去这么难闻的东西一定更难喝。
  句中的“闻起来”、“闻上去”与整个句子协同表示推测义,即使没有“闻起来”、“闻上去”,整个句子仍然有推测义,只是加上之后,用“闻”表明了推测信息的来源,从而使推测义突显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闻起来”与“闻上去”而言,没有瞬间义与过程义的区别,这也是“闻”和其他感官动词构成的类似结构的不同之处。依据我们的生活常识,若是通过嗅觉对事物的性状进行判断,不是“闻”一下就能马上做出的,需要短暂的时间,而且无法比较“闻起来”和“闻上去”所用的时间的长短,因此,没有瞬间义与过程义之分。
  3.起始义
  与“闻上去”相比,“闻起来”具有起始义,这与后面的“起来”有关。此处的“起来”不再表示趋向义,而是表示起始义,即动作开始且继续下去会出现的情况。如:
  (13)……蒸熟后的番薯饼往往呈褐黄色,其洋溢出来的香气闻起来使人垂涎三尺。
  
  三、句式结构
  
  感官动词构成的“V起来”、“V上去”可以进入“NP+VP+AP”结构的“VP”位置,这种用法与英语的此种结构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
  (14) The chicken smells delicious.
  (15)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英语中的例(14) 是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而具体到汉语中“闻起来”与“闻上去”进入这种结构,它不仅表示受事动作又用来陈述性状。首先,句中的NP与VP是受事―动作关系,其次,句中的AP表示NP的性状。因此,汉语中的此种句式与一般的主动句和被动句不同。
  具体到“闻起来”与“闻上去”,VP已经固定,以下对NP与AP的情况做一些说明。
  1.NP的构成
  “闻起来”与“闻上去”之前一般由名词性成分作主语,在检索到的语料中还没有非名词性词语作主语的例子。
  另外,有少数的NP前附加了方位词或介词性成分。如:
  (16)……花儿的气味在鼻子里闻起来好香,而另外一句话走进了他的嘴唇……
  (17)从味道闻起来,他觉得自己好像被一整袋烂掉的垃圾给撞到了。
  还有一些NP在句中可以不出现即省略,而这个省略的成分可以从句前或句后找出来。另外有一些NP可以直接做致使结构的宾语。在前面已经有所说明,不再赘述。
  2.AP的构成
  “闻起来”与“闻上去”之后通常接形容词性成分,主要用来说明前面的NP。这里的形容词性成分通常为形容词的复杂形式,而不是光杆形容词。根据朱德熙(1956)指出,形容词的简单形式主要表性质,复杂形式主要表状态,并且含有评价意义。这和“闻起来”、“闻上去”做插入语时表评价的语义特点相符,一般情况下,形容词的简单形式不能进入该格式,除非是对举的情况。如:
  (18)知识分子好比臭豆腐干,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19)看上去是黄的,闻起来是臭的,喝起来是苦的。
  除了AP可以充当“闻起来”、“闻上去”的谓词性宾语之外,“像、如……(似的、一样)”、“是、有……味道”或使动结构也可以充当句中的谓词性宾语。如:
  (20)哈莉夫人闻起来则像金橘。
  (21)闻上去有忧郁的味道。
  述宾、偏正、主谓等谓词性结构也可以充当句中的谓词性宾语。如:
  (22)它闻起来带着血腥。
  (23)于是他怂恿我去喝豆汁,吃爆肚,乃至于嚼闻上去臭哄哄的雪霜肠;他细细地引我探讨。
  
  四、语用差异
  
  1.传信功能
  从语用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将句子中的NP看作句首的话题,通过感官的感受对它做出评论。“闻起来”与“闻上去”的语用功能我们可以从传信范畴的角度来进行说明,用以表达说话人做出评论的根据以及信息的来源,即是根据什么得来的。如:
  (24)里面的东西闻起来像是烤肉,还有一个水袋。
  (25)应该是香草,闻上去很香。
  上述例句中的信息来源是,通过鼻子去嗅而得出的主观感受,表明说话人对句中NP的某种主观感受与评价。例(24)是通过“闻”对“里面的东西”做出是烤肉的判断,而例(25)是说话人通过“闻”得出的主观感受。
  2.对举
  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为了表现对比义,人们通常将“闻起来”与其他感官动词构成的“V起来”组合共同使用,在句中对举,从而使得对事物性状的描述更加细致与全面。如:
  (26)……那喝起来甜滋滋,闻起来香喷喷的绍兴加饭酒看起来不醉人,……
  (27)放在锅里一煎,二面黄,闻起来喷香,吃起来又脆又鲜,称得上美味佳肴。
  “闻上去”同样可以与其他动词构成的“V上去”组合共同使用,在句中对举,只是这样使用的频率没有“闻起来”那么高。如:
  (28)看上去,闻上去还都不错。
  (29)蜜汁鸡块闻上去就是那种很特别的香味,吃上去是那种让人回味的辣味
  3.通感的使用
  在所搜集到的语料中,不难发现“闻起来”与“闻上去”所在句式中的AP在一些情况下并不是修饰嗅觉感受的形容词,有可能是修饰味觉、视觉或其他感官感觉的形容词。如
  (30)当你揉搓它的时候,它闻起来是否会有一种甜美的味道?
  (31)从瓶子里发出一股白黄的光,那气味闻起来有点甜……
  (32)什么化学制剂闻上去是咸咸的气味?
  (33)蜂蜜上层浮有气泡,闻上去发酸、发苦,……
  用描写甲类感官感觉的词语去描写乙类感官的感觉,使得乙类感官的感觉也具有了甲类感官的感觉。这种将听觉、视觉、味觉和触觉互相沟通的现象,就是通感。
  例(30)― 例(33)中的“甜”、“咸”、“酸”、“苦”都不是嗅觉所能感知的,只有味觉才能感知。这使得嗅觉与味觉相通,表达的效果增强,增加了感染力。与其他能后接动词性短语作宾语的感官动词不同的是,“闻起来”与“闻上去”通常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
  另外,对于“闻起来”与“闻上去”而言,有时AP中并不是修饰NP的表示气味的形容词,而是相关的事物名词。如:
  (34)……装上那些过水面包圈,这时候我的车子闻起来像个面包炉。
  (35)闻上去像牛皮,应该是皮制的。
  例(34)与(35)中闻到的气味不可能是“面包炉”或者“牛皮”,而是面包炉和牛皮散发出的味道,不是它们本身。人们可以进行相关联想,因而不影响句义的理解。
  
  
  五、认知图示
  
  从认知的角度,我们可以从意象图示来对“闻起来”与“闻上去”的区别作进一步的解释。
  
  从以上的两个图示,我们可以看到,“闻起来”以闻者自身为参照点,目标的位置不断移动,并不断接近闻者,突显的是目标即“闻”的受事。这与前述的使动结构“……使某物闻起来+人所感受到的物的气味”突出受事是相符的。而“闻上去”是以目标为参照点,闻者自身不断移动,突显的是闻者这一主体,这与前述的使动结构“……使人闻上去+人的主观感受”突出施事是相符的。
  
  六、单位性质
  
  与其他感官动词构成的类似结构不同,“闻起来”和“闻上去”的语义虚化的程度还不是很高,特别是“闻”的语义仍然实在,用的是其基本义即“用鼻子嗅”。而“闻”之后的“起来”、“上去”不再表示趋向意义,二者的语义虚化,它们的作用也不在于指明动作的方向,从而使得“闻起来”与“闻上去”与一般的动补结构仍然有区别,它们有表实在意义和表虚化意义两种用法:一是语义实在的动补短语,经常作谓语,如例(1);一是语义虚化的短语词,表示主观评价,经常做插入语置于中心动词之前,如例(11)。只是语义虚化的情况使用的比较少,因此,我们仍将“闻起来”与“闻上去”视为短语,二者还没有进一步凝固化,还是动词加补语的短语结构。
  注释:
  ①《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
  ② 张谊生(2006)提出兼谓语是充当致使结构中兼语后面的谓语,此处借用此概念。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6-17页。
  [2] 王迪: 试论听起来与听上去 [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增刊。
  [3] 王迪:试论看起来与看上去 [J],语言学研究与应用,2007

猜你想看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