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公器者说] 公器
 

[公器者说] 公器

发布时间:2019-04-02 03:54:01 影响了:

  梁启超在他的《欧游心踪录》中说:“学术者,天下公器也。”或许,作为体现个人权力话语的学术特质决定了它是一个时代文明进程中的参与者,而这种参与者就是一个具有公共意义的文明的怀疑者和建构者。换句话说,它扮演了一个公器者的文化角色。对于一个当代雕塑艺术家来说,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具有人文情结的个人化的艺术表达,同样可以成为一个公器者的文化角色。但是,作为一个雕塑家要担当起一个公器者的文化角色,让自己成为具有公共意义的文明的怀疑者和建构者,必须具有器与道的两种文化的整合能力。
  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籍中的《尔雅》,已经把器视为具有衣食住行意义物质形态。以至于《易经,系辞》中强调的“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的理念,试图把器的文化角色定位在非生命的可视、可触、可用的物质概念上。而道则相反,其文化角色被定位在了具有生命的理性意义的不可视、不可触的抽象概念上。与道相比,器的文化角色的历史地位不高。孔子的一句“君子不器”,道出了器的文化角色的尴尬。曾经生活在西北地区的雕塑家王志刚早在1980年,利用了非生命物质媒介的大漠沙砾,做了一组《沙器》的作品,旨探讨道和器的关系。显然,非生命物质媒介的沙砾,作为可塑的物质形态从属于器的范畴,但是从作品中呈现出的半抽象的生命体征和具有西北沙漠地区民宅特征可以看出,作者把大漠沙砾流动中的聚散特征,赋予了作品以生命意义的形而上的思考,恰恰体现出了作品中道的文化指向。当作者把大漠沙砾的非物质媒介赋予一种生命形态的肌理,实际上是扮演了一个“道”“器”融合的文化角色。这种道器融合的理念,展示了一个地域性的大漠文化中的生命的特质:既脆弱也顽强。
  在中国的历史上,道器融合的雕刻艺术生产的理念,一直贯穿着整个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为帝王服务的私器者的文化角色。中国封建社会私器者文化角色,实际上也是一种文明悖论的承担者。周代的青铜器,把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器的艺术生产,视为维护封建政治制度的仪式化的过程。秦代的兵马俑,把一个帝王的万乘之国的野心,变成守卫自己亡灵一个个威武雄壮的偶人。汉代的雕刻的艺术想象中的异兽,把儒家的谶言变成了一种守护帝王陵墓的辟邪物。唐代石刻艺术中的石狮塑造的饱满与雄浑,把一个异域文化变成一个大唐帝国皇权至上制造的辉煌盛世的历史,视为自我彰显与守望的文化符号。作为一种文明悖论的承担者的周秦汉唐的雕刻艺术,在成为中国古典雕刻的美学集大成者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个为死人(帝王)服务的私器者。与私器者使命不同的是公器者文化角色。
  最早出现公器概念是在庄子的文章里。庄子说:“名,公器也。”此时,器的概念已经由它的物质意义开始向精神意义过度。公器概念的出现,凸显了公共意义的特征。针对封建社会私器者为帝王专用的特征,一个公器者的出现,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公共意义的文明的怀疑者和建构者。处在诸侯混战的春秋时代的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理念,意思为事物的运动朝着它相反的方向发展。这个具有着强烈地思辨哲学意味的“反动”的理念,成为了老子的《道德经》的精髓,同时也让老子成为中国古典社会的一个文明的怀疑者和建构者。老子有一个著名论点“绝圣弃知”,就是针对他所处的封建统治一种反动。一个具有公共意义的文明的怀疑者和建构者,恰恰是面对并且服务于一个时代文明进程中的公器者的文化角色所具备的精神特质。对于一个处在工业信息化时代的中国雕塑家来说,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公器者的文化角色,就是要把一个文明进程中的社会政治文化遭遇的尴尬,变成自己的一种艺术的反动与发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的反动是艺术发现的开始,而艺术发现的确立也是艺术反动的结果。一个雕塑家的艺术的反动与发现,体现出在与传统的艺术经验的背离中,将文化资源植入当代社会的语境中,在器与道的文化整合之后,建构个性化艺术语言。雕塑家王志刚在他创作的《吾狮如是》系列作品中,利用大唐石狮的文化资源与精神资源,把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私器者的功能,转化为一个当代社会公器者的文化再造的资源,让自己成为一个艺术的反动与发现者。如果说把艺术的反动与发现视为一个公器者,那么,当代雕塑家的艺术使命,就是将当代文明切开一个口子,看到一个社会文明进程中精神被消解的根源。王志刚的作品《吾狮如是06》,来自唐乾陵的石材的蹲狮造像的资源借用,但是却被置换为具有工业文明特征的不锈钢材质的蹲狮造像。并且是一个正在融化的不锈钢材质的蹲狮造像。金属材质的不锈钢既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同时也是代表着工业文明中一种人际关系所呈现的生命状态:硬、冷。雕塑家王志刚说,“被抛光之后的不锈钢造型像眼泪”。在雕塑家王志刚身上,有一种浓重的人文情结的大悲剧意识。这种大悲剧意识转化为一个正在融化的不锈钢材质的蹲狮造像是别有意味的。用王志刚的话说:“这种‘融化’也可以说是东西文化的融合,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可奈何的,融会贯通或许是中国传统文化再创辉煌的前提,但是价值观的地域性和普世性已经是我们无法逾越的思考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不同文化的遭遇的结果,是一次又一次的文化的消解与整合的过程。特别是今天的中国当代社会,在强势的外来文化的介入下,还能保留自己文化价值观的自信么?自己是否成为了文化的弱势而被消解?所以,价值观的地域性和普世性两种文化的博弈,不仅是当今世界的文明冲突的根源,而且也是文明建构的基础。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建构始终是王志刚创作的母题,这种母题通过材料的转换或者对峙,传递出了当代社会一个公器者的文化质疑与再造的信息。王志刚的作品《吾狮01》和《吾狮02》,在同一空间置放了不锈钢材质的蹲狮造像的同时,还有沙砾材质的蹲狮造像。王志刚的作品中的沙砾材质的蹲狮造像,延续了早期的“沙器”作品的特质,赋予蹲狮造像以沙砾生命聚合的精神内涵。与此同时,沙砾材质相对的柔和与温暖和不锈钢材质的蹲狮造像的冷与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果说,沙砾材质的蹲狮造像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而不锈钢材质的蹲狮造像代表着当代社会的价值观,相同的资源借用的物象与不同的材质表现,不仅制造了材料物理特性的冲突,而且制造了材料政治特性冲突,然而,更是两种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但是,在王志刚的作品中,让两种文化的代码都具有一种浓重的人文情结的大悲剧意识。因为,无论是沙砾材质的蹲狮造像,还是不锈钢材质的蹲狮造像,都在“融化”。作品《吾狮——守望》,在自然环境中的融化的沙砾材质的蹲狮造像,只剩下一个头了。或者说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正在逐渐地远离我们。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