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心得【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如何教学】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心得【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如何教学】

发布时间:2019-06-14 04:18:30 影响了: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  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抛弃"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
  就我们数学教师而言,应尽快地适应新旧课程的过渡,由传统型教师向新型教师转换。我们应充分考虑
  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人合作
  的良好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
  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广大教师关心的问题,新课程强调了探究式教学,那是否就意味着数学教学要
  以探究式为主呢?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数学新课程之所以强调探究式教学。那是因为过去我们太注重知
  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探究.但这绝不意味着要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一般来说,高中学生要探究出某个数学问
  题或者定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这绝不是能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就得到解决,高中学生的主要任务
  还是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方法,任何脱离知识基础的探究都是盲目的。应该承认,讲授式教学不利于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它不能和"填鸭式"教学简单地划上等号。讲授式教学也有其优越性,当代教育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关于讲授教学法的研究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
  式,其关键在于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探究意识。有些教学内容或问题适
  宜学生探究的,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去探究;开展一些课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
  程,体会到发现的乐趣与学习的魅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有些时候,教师适时地对某个数学问题或
  知识点作拓展。甚至是一句话,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2.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教师要有一堆数学情境,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经
  验。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
  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
  "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
  课始阶段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殿堂,展开思维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
  2.2准确定位新增加内容
  高中数学课程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对于这些新增内容,不少教师普遍感到难教。一方面,这些新增内
  容不像老教材内容那样轻车熟道,另一方面,对新增内容的标准把握不透。新增内容是课程改革的亮点
  ,它具有时代感,贴近社会生活,所以我们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把握标准进行教学。例如
  ,对导数内容,不应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几个求导公式,进行简单求导训练,而应首先通过实际背景和具
  体应用的实例了例如,通过研究增长率、膨胀率、效率、密度、速度、加速度、电流强度、切线的斜率
  等反映导数应用的实例少引入导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知道瞬时
  变化率就是导数。通过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导数思想及其内涵,帮助学
  生直观理解导数的背景和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变化率都可以用导数来描述,要避免过量的
  形式化的过程练习.又如,欧拉公式内容,应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欧拉公式的过程以及对欧拉公式证明的理
  解,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家的创造性工作,关注学生对拓扑变换的形象和直观的理解.例如,把拓扑变换理
  解为橡皮变换,不要引导学生追求拓扑变换形式化的定义应注重对拓扑思想方法的介绍。
  2.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努力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
  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
  如讲到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一册(上) "反函数"这一节内容时,学生思维往往容易出现"混乱",搞不清为
  什么有的函数有反函数,有的函数没有反函数。这时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知道映射是
  函数,反函数作为一种函数,也必须符合函数的定义,从而推导出在定义域和值域间只有一一映射的函
  数才有反函数。于是在习题 2.4 中求 y= (x≤0)反函数时能否把条件 x ≤0 去掉,结论当然是不能
  ,如果去掉,则给一个 y 值时,就不是一个 x 值与其对应,不是一一映射,就没有反函数。上课提问
  时,应要求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有条理性和完整性。我们要指出学生回答中的漏洞所在,不严密的回答可
  能会造成哪些不同结果。如有的学生在回答"三垂线定理"时说:"一条直线如果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在平面
  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就存在问题。因为他没有说这条直线是否在射影所在的那个平
  面α内,若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个结论就是错误的。正确的应是"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
  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通过以上这些训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慢慢地达到理解深刻和思维缜
  密。对于学生上黑板做的练习题,要及时地评讲,指出其基本知识以及思想方法上的欠缺,这不但对做
  题者,而且对全班同学都是一次提高。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